中美经贸会谈前夜,美国突然出手制裁中国公司!中方反击:制裁没用,我们早有准备! 老铁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件国际大新闻。就在昨天,美国商务部突然宣布把多家中国公司列入"实体清单",准备对他们实施出口管制。这事儿有点意思,因为中美经贸会谈定在9月14日,就在西班牙举行,而美国偏偏在会谈前夜动手,这时间点选得也太"精准"了吧? 商务部发言人今天直接点破了美方的"小心思":美国商务部这是在"泛化国家安全、滥用出口管制"啊!他们对半导体、生物科技、航空航天、商贸物流这些关键领域的企业下手,表面说是为了"维护国际秩序和国家安全",实际上就是想打压中国发展。 说到具体案例,这次被制裁的有复旦微电等13家集成电路企业。复旦微电作为中国集成电路领域的佼佼者,被美国列入制裁名单,理由还是那个老掉牙的"国家安全"。但你知道吗?复旦微电在被制裁后,反而获得了更多国内资本市场的关注,国家政策支持也更加集中。更关键的是,复旦微电有在国际和国产供应链之间实现丝滑转换的能力,海外销售占比很低,对美国的出口几乎为零,原材料库存还有10亿元左右,应对风险能力超强。 再看看美国的"制裁清单",里面还有中微公司,这家企业曾成功把自己从制裁清单里弄出来,还向美国法院提起诉讼,最终胜诉。大疆也曾在2019年起诉美国国防部,成功驳回了对其的制裁。 数据说话更有说服力。数据显示,2025年4月2日,美国单方面启动"对等关税"政策,对华商品关税高达145%,导致美国港口货运量大幅下降:4月27日至5月4日这一周,美国总进口下降了26%,其中来自中国的进口下降了43%。而美国小企业承载了美国约三分之一的进口,数量约为23.5万家,这些小企业既无力切换供应链,也无法短期内在美国找到合适的供应商。 更绝的是,中国对美国的反制措施精准有力。2025年4月9日,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宣布对美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由34%提高至84%;4月11日,又宣布提高至125%。而美国对华关键品依赖度高达72%,包括药品、稀土、磁体等,这些关键进口品本土回迁需5-10年基建投入。 中国在农产品领域的反制也很到位。去年中国购买美国大豆960万吨,今年同期只有10万吨不到,暴跌了98%!中国采豆商几乎全线退出美国市场,转而从南美拿下超过740万吨的大豆订单,而且巴西大豆比美国大豆便宜不少。美国大豆农场主已经跑到农业部抗议去了。 朋友们,你觉得美国这次在经贸会谈前制裁中国企业,是真想谈,还是想施压?中美经贸关系未来会走向何方?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如果觉得这篇文章有道理,记得点赞关注,咱们下期继续聊。
中美经贸会谈前,美国想给中国来个下马威,中国一招回马枪直接挑中美国大动脉,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