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称欢迎赴美务工的外国人#一边驱逐非法移民,一边欢迎外国工人?特朗普这个矛盾的操作,其实一点也不“矛盾” 9月14日,他在自家平台“Truth Social”上发帖,语气一反常态,说美国欢迎外国工人来美工作,还强调自己“不想吓跑投资者”。他点名希望芯片、半导体、计算机、船舶这些行业的外企带着钱和技术来美国,最好还能派专家“驻留一段时间”,教美国工人掌握高端生产技术。理由也挺直白:“这些技术我们以前会,现在丢了,得重新学。” 这话听起来挺开放包容的吧?但有意思的是,就在不到两周前(9月4日),美国移民与海关执法局(ICE)刚刚突击了韩国现代和LG在佐治亚州合建的电池厂,抓了475名员工,理由是没合法证件,其中超过300人是韩国公民。一边是大规模抓人,一边是公开喊话“欢迎来美”,这种反差让人有点懵。 但仔细想想,其实特普朗的移民政策从来都不是“一刀切”,而是带着极强的功利色彩——他只欢迎那些“有用”的人。 在我看来,特朗普这次表态根本不是什么政策大转弯,而是他一直以来“精准功利主义”移民策略的延续。简单说就是:你能带来技术、投资或高端能力?欢迎光临!你只是来打工、抢低端岗位?那不好意思,请走人。这种思路其实挺现实的,甚至有点冷酷,但背后折射的是美国在经济需求和政治口号之间的挣扎。 其实特朗普早就流露过这种“两面态度”。今年1月他就提到,自己对H-1B工作签证(美国针对高技能外籍员工的签证类型)有复杂感情——既要保护美国工人,又需要那些“非常能干、伟大的人”进来。他甚至还举了个例子,说自己用过H-1B签证雇餐厅服务员、葡萄酒专家。你看,连服务员都得是“高质量的”,可见他对“有用”的定义有多严格。 所以我们再回头看佐治亚州抓人事件,就更容易理解了。那些被扣留的韩国员工大多属于生产线工人或承包商,虽然来自知名企业,但在特朗普的眼里,他们可能并不属于“值得欢迎”的技术专才。而他在帖子里点名期待的,是那些能指导美国工人、传授复杂生产技术的外国专家。说白了,他要的是“师父”,不是“劳工”。 这种区别对待背后,其实藏着特朗普的产业算盘。他希望外企来美国投钱、投技术、投人,帮美国重振制造业,尤其是在高科技领域。但他也不掩饰最终目的:“我们先学,然后再超越你们!” 这话听起来豪迈,但也透着一层“利用完就甩”的潜在风险。外国企业也不傻,如果担心技术被学走之后自己就被踢开,谁还愿意把最核心的团队和工艺带到美国?事实上,现代集团已经建议员工推迟赴美出差了,除非“绝对必要”。这说明信任已经受到了影响。 而从外资的角度来看,特朗普这种政策摇摆肯定会让人心里打鼓。一方面,他明确说“欢迎企业和员工”,甚至承诺会给高技术人才开快速合法的通道,这听起来是利好;但另一方面,ICE抓人、签证政策不稳定、整体移民氛围紧张,这些都在传递另一种信号:美国不真的欢迎外人。这种矛盾会让企业在做投资决策时更加犹豫——毕竟谁也不希望工厂建到一半,核心员工被扣了。 在我看来,特朗普如今在移民问题上的“平衡术”,本质是在经济现实和政治立场之间找一条窄路走。“美国优先”是他的核心口号,不能丢;但美国又确实在部分产业技术上落后了,需要借力发展。所以只能区别对待:高技能人才开门迎接,低技能劳动力严格限制。 但这种策略有个致命伤:现实中的移民群体很难被简单分成“有用”和“没用”。一家外企来美国投资建厂,既需要顶尖工程师,也需要产线操作员。如果只要专家、不要基层,谁来干活?如果政策执行层面拿捏不准,很可能寒了外资的心,甚至影响美国的技术引进和产业升级。 所以说,特朗普这次发言并不是他变了,而是更赤裸地展现了他的移民逻辑:一切以美国利益为上,人分三六九等,有用则用、无用则驱。这种思路短期或许能帮美国获取一些技术红利,但长期来看,可能会削弱国际社会对美国开放度和稳定性的信任。
#特朗普称欢迎赴美务工的外国人#一边驱逐非法移民,一边欢迎外国工人?特朗普这个矛
梦幻星辰绘梦图
2025-09-15 10:12:56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