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解释不清了!”广西一个男子闲的没事干,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个小玩意,竟然出现了

拾九观人间 2025-09-15 15:41:09

“彻底解释不清了!”广西一个男子闲的没事干,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个小玩意,竟然出现了不可思议的一幕,镜头一转,万里高空的蓝天白云3秒就到了他的手上!网友纷纷问这是啥原理?   深夜刷短视频时,一个画面让无视网友钉在屏幕前。   广西一位大哥举着个巴掌大的纸盒子,对着天上的云轻轻一转。   盒子里居然清清楚楚映着整片蓝天,连云絮的纹路都看得明明白白。   就像有人把万里高空的风景剪了一小块,硬生生塞进了这个小盒子里。   这个操作让无数网友以为是特效,直到看见大哥又对准远处的马路。   盒子里立刻出现了蜿蜒的车道和路边的梧桐树,连树叶被风吹动的样子都能看见。   评论区里满屏的“卧槽”,跟我一样懵的网友全在问:“这到底是咋做到的?”   后来翻了大哥的后续视频才知道,这玩意儿不是啥高科技产品,是他闲在家没事,用几样“破烂”拼出来的。   凸透镜是从孩子旧放大镜上拆下来的,菲涅尔透镜是网上花两块多买的便宜货。   纸盒是快递盒剪的,连镜子都是家里不用的小化妆镜。   就这四样东西,拼在一起成了个叫“腰平取景器”的小装置,效果却比我之前见过的千元相机取景器还惊艳。   大哥说,一开始做的时候也没少翻车。   第一次组装完,对着天空看,只看见一片模糊的光斑,别说蓝天白云了,连太阳的影子都看不清。   后来他才发现,是镜子的角度没调对,得刚好45度才能把外面的景色反射进透镜里,差一度都不行。   还有透镜的焦距,一开始他随便找了个旧镜片,焦距不对,画面要么缩成一点,要么拉得老长。   后来查了半个月的光学资料,才确定要选50MM焦距的凸透镜和菲涅尔透镜。   连菲涅尔透镜的厚度都得卡着2毫米,厚一点画面就发暗,薄一点又容易变形。   等参数都调对了,第一次成功看到蓝天白云的时候,大哥说他自己都愣了半天。   当时举着盒子,抬头看天是蓝的,低头看盒子里也是蓝的,那云好像就在我手心里飘。   转一下盒子,远处的大海就进来了,浪尖的反光都清清楚楚,感觉跟把整个世界都装进去了似的。   这段视频发上网后,不到一天就火了,评论区里吵翻了天:有人说“这才是真正的高手在民间”。   有人急着要教程,说想给孩子做一个当玩具;还有人纳闷“对着镜子不该照到自己吗?怎么会是风景?”。   甚至有光学专业的网友在评论区画示意图,跟大家解释原理。   其实这原理说透了也不复杂,镜子是“中转站”,把外面的风景反射到凸透镜里,凸透镜先把风景缩小。   菲涅尔透镜再把缩小的画面变清晰,最后在纸盒里形成一个正立的画面。   但想做好可没那么容易,除了焦距和角度,凸透镜的直径得是3厘米,大了塞不进盒子,小了画面太窄。   镜子和菲涅尔透镜得是5厘米的正方形,不然边缘会漏光,这些细节差一点,效果就天差地别。   网友们跟着学的时候,也闹出了不少笑话。   有人没注意镜片顺序,把菲涅尔透镜放反了,看到的画面是倒着的。   有人用了普通玻璃代替菲涅尔透镜,结果画面模糊得像蒙了层雾。   还有人嫌纸盒不结实,用塑料盒代替,没想到塑料反光,把画面都搅乱了。   大哥看到这些失败案例,还专门拍了个“避坑视频”,把图纸放大到能看清毫米刻度,连怎么固定镜片、怎么避免漏光都讲得明明白白。   甚至提醒大家“快递盒要选硬一点的,不然举着会晃”。   更有意思的是,不少人在大哥的启发下,还玩出了新花样。   有人用3D打印做了个更精致的外壳,还加了调焦旋钮。   有人把取景器装在手机支架上,拍出来的风景视频比直接用手机拍还清楚。   大哥说他一开始做这个,就是闲得没事想打发时间,没想到能带动这么多人动手。   很多人觉得“创作”是很难的事,得有专业知识、专业工具。   可这位大哥用几块钱的材料证明,创作其实就藏在“闲得没事干”的琢磨里。   藏在一次又一次的试错里,藏在愿意为了一个小想法去查资料、去学习的坚持里。    

0 阅读:467
拾九观人间

拾九观人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