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同意加入纽约宣言后,标志着哈马斯彻底没了翻身的希望? 最近国际社会对巴勒斯

念薇评娱乐八卦 2025-09-15 15:49:44

中国同意加入纽约宣言后,标志着哈马斯彻底没了翻身的希望? 最近国际社会对巴勒斯坦问题的关注焦点,都集中在联合国大会通过的《纽约宣言》上。这份由法国、沙特、中国等40多国共同推动的决议,以142票赞成的压倒性优势通过,美国和以色列罕见地站在了10个反对国阵营里。 中国外交部明确表示,加入宣言标志着中方立场从“政治包容”转向“权威重建”,这意味着未来巴勒斯坦建国将更强调中央政府统一,而非各派分权。消息一出,不少人断言哈马斯彻底失去翻身机会,但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 要弄明白这个问题,得先看看宣言里到底写了啥。根据法新社和新华社的报道,宣言核心内容有两点:一是推动“两国方案”,承认巴勒斯坦国的独立地位;二是明确要求解除哈马斯武装,并将其排除在加沙地带治理之外。这两条直接戳中哈马斯的命门。 哈马斯能在巴勒斯坦立足,靠的就是手里的枪杆子和对加沙的实际控制。自2007年通过武力赶走法塔赫后,哈马斯在365平方公里的加沙地带建立了“国中之国”,甚至被学者调侃为“哈马斯坦”。 宣言要求其缴械并退出治理,等于断了它的根基。更关键的是,142个国家的支持形成了国际共识:巴以问题必须通过政治谈判解决,而不是哈马斯主张的“武装抵抗”。这种共识一旦形成,哈马斯在国际上的合法性就会大打折扣。 中国的加入让这份宣言分量更重。过去中国在巴勒斯坦问题上一直倡导各派和解,支持“政治包容”,但这次明确转向支持中央政府权威重建,意味着中方更倾向于通过法塔赫主导的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推动建国进程。这种立场变化对哈马斯来说可不是好消息——毕竟法塔赫和哈马斯水火不容,中央政府权威越强,哈马斯的生存空间就越小。 但要说哈马斯从此翻不了身,那就太小看这个组织的韧性了。首先,哈马斯在加沙的民众基础还在。尽管以色列的军事打击导致加沙92%的民居受损,60%的建筑被毁,但哈马斯通过发放物资、组织救援,依然维持着对基层的控制。 很多巴勒斯坦人觉得,以色列的占领一天不结束,哈马斯的“抵抗旗号”就有存在的必要。今年3月加沙民众举行反战示威时,仍有不少人高呼“反对哈马斯”,但更多人喊的是“反对以色列占领”。这种复杂的民意让哈马斯有了生存土壤。 其次,哈马斯的国际支持网并没有完全断裂。虽然沙特、埃及等阿拉伯国家公开批评哈马斯,但卡塔尔、土耳其等国仍在暗中支持。就在宣言通过后,卡塔尔紧急召集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领导人开会,谴责以色列袭击哈马斯在多哈的办公室,并承诺继续提供援助。 伊朗更是哈马斯的“铁杆盟友”,通过黎巴嫩真主党等渠道源源不断输送武器和资金。这些支持让哈马斯即便失去加沙治理权,也能维持基本运作。 更值得注意的是哈马斯正在调整策略。根据埃及消息人士透露,哈马斯已同意未来不参与加沙民政管理,但拒绝完全解除武装。这种“战略收缩”可能是为了保存实力——放弃治理权可以避免成为以色列打击的靶子,同时通过地下活动维持影响力。就像埃及穆斯林兄弟会那样,哈马斯可能转入蛰伏期,等待国际局势变化再寻找机会。 宣言通过容易,落实起来却障碍重重。最大的阻力来自以色列和美国。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公开表示“永远不会有巴勒斯坦国”,并在约旦河西岸继续扩建定居点,试图通过实际控制土地掏空“两国方案”。 美国虽然没有完全放弃“两国方案”,但态度明显摇摆:一方面支持宣言,另一方面又默许以色列空袭卡塔尔境内的哈马斯目标,这种矛盾立场让宣言的权威性大打折扣。 中国的角色在这里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全球南方国家的代表,中国的立场变化不仅影响国际舆论,还能通过实际行动推动宣言落实。 哈马斯的命运,最终取决于多重博弈的结果。从短期看,《纽约宣言》的通过确实让它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国际合法性下降、治理权被削弱、军事资源受限。但从长期看,只要以色列的占领不结束,巴勒斯坦内部的分裂不解决,哈马斯就有存在的理由。 对中国来说,支持“权威重建”并不意味着放弃哈马斯。中方一贯主张巴勒斯坦各派和解,在宣言中也强调“巴人治巴”原则。未来中国可能会在法塔赫和哈马斯之间扮演调解者角色,推动双方在中央政府框架下实现权力分享。毕竟,一个分裂的巴勒斯坦无法真正实现建国,而哈马斯的参与,或许是达成持久和平的必要条件。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中东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哈马斯不会因为一份宣言就彻底消失,以色列也不可能通过军事手段根除抵抗。真正的出路,或许正如《纽约宣言》所说:结束占领,落实“两国方案”,让巴勒斯坦人民自己决定国家的未来。而中国的加入,正是为了推动这个目标早日实现。

0 阅读:4

猜你喜欢

念薇评娱乐八卦

念薇评娱乐八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