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光大权在握后,为什么不替三姨卫子夫平冤昭雪?什么原因? 霍光与卫子夫之间的亲

风城高山 2025-09-18 18:27:41

霍光大权在握后,为什么不替三姨卫子夫平冤昭雪?什么原因? 霍光与卫子夫之间的亲属关系,并不像表面看上去那么紧密。卫子夫是霍光同父异母兄长霍去病的亲三姨,而非霍光的直系血亲。   这种略显疏远的亲戚关系,在重视宗法但又现实冷酷的政治舞台上,所能提供的情感动力相当有限。   霍光的政治崛起,其权力根基完全来源于汉武帝的托孤遗命。这意味着他的一切权威都依附于汉武帝的合法性之上。   若公开为卫子夫平反,无异于直接挑战汉武帝的权威,否定其当年的决策。这对于霍光而言,不仅是政治上的冒险,更可能动摇其自身权力的根基。   从政治利害的角度看,为卫子夫平反对霍光而言缺乏实质性的收益。卫子夫及其代表的卫氏家族在巫蛊之祸后已势力凋零,政治影响力大为削弱。   平反此举既不能为霍光带来新的政治盟友,也无法显著增强其权柄,反而可能被政敌利用,成为攻击他的口实。   霍光以谨慎著称,史载其执政二十余年未曾有过失,这样一位注重风险控制的政治家,不太可能去推动一件明显弊大于利的事情。   卫子夫案件的复杂性也是霍光难以触碰的重要原因。在巫蛊之祸中,卫子夫曾为太子刘据打开武库,调动兵力。   这一行为在当时的法律框架下,已被视为具有反抗性质。尽管太子的起兵可能有被迫的成分,但形式上确实触碰了皇权最敏感的神经。   霍光若为卫子夫平反,就必须处理太子刘据的“谋逆”问题,这是一个难以解开的死结。即便后来霍光选择了卫子夫的曾孙、太子刘据的孙子刘询继承皇位,这可以被视为对卫家的一种间接补偿,但他依然没有在官方层面直接推翻汉武帝对卫子夫的处理决定。   甚至后来即位的汉宣帝刘询,作为卫子夫的亲曾孙、太子刘据的孙子,在彻底掌握大权后,也没有正式为卫子夫平反。   他只是为祖母史良娣追封了爵位,并为刘据的其他一些子孙进行了平反,但对卫子夫却始终未曾明确提及。   汉宣帝给祖父刘据上谥号为“戾”,这个略带批评意味的谥号也表明,他采取了更为审慎和平衡的策略,既没有完全否定祖父,也没有直接指责曾祖父汉武帝的过错。   霍光的沉默,并非源于对真相的无知或对亲情的漠视,而是基于其对政治现实的冷静计算。   他是一位现实的政治家,其决策首要考虑的是政治稳定和个人权位的巩固。在巨大的政治权力面前,血缘亲情往往需要让位于现实利益。   对霍光而言,卫子夫的冤屈固然存在,但远不及维护朝局稳定和自身权力重要。他选择了沉默,选择了维持现状,这或许冷酷,但或许也正是这种冷静乃至冷酷的现实主义,让他能够在复杂凶险的西汉中期政坛中掌握大权多年,并成功辅佐了汉昭帝和汉宣帝,实现了“昭宣中兴”的局面。

0 阅读:70

猜你喜欢

风城高山

风城高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