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九一八事变icon”的直接罪人,在抗战中创造了三个之最,少帅都甘拜下风,他

名城探寻 2025-09-18 23:46:31

他是“九一八事变icon”的直接罪人,在抗战中创造了三个之最,少帅都甘拜下风,他就是东北军中将参谋长荣臻。 我们来看看他创下了哪三个奇迹: 1931年9月18日夜,沈阳北大营的士兵们被紧急集合,军官们奉命收缴所有人的子弹。这道命令就来自荣臻,当时东北军主帅张学良正在北平看戏,代理司令张作相回乡奔丧,身为东北军参谋长的荣臻成了奉天城里唯一能拍板的军政长官。 这个从李景林部下转投奉军的将领,曾在南口战役里靠着猛攻冯玉祥部队获得张学良的信任,一路升到中将参谋长,可这一夜他下达的命令,让东北军彻底陷入被动。 荣臻在电话里给第七旅的命令说得明明白白:“不准抵抗,不准动,把枪放到库房里,挺着死,大家成仁,为国牺牲。”当时北大营有近8000名士兵,而进攻的日军还不到700人,可军火库被锁死,士兵们空有武器却没有弹药。 这种现场直接下达的不抵抗指令,在整个抗战史上都极为罕见。更让人痛心的是,这道命令并非临时起意,早在事变前九天,张学良曾电令北大营“无论受如何挑衅,俱应忍耐”,但荣臻把这种策略执行到了极致——他甚至要求军官们亲自监督士兵缴械,生怕有人“意气用事”。 一夜之间,沈阳城成了人间地狱。日军几乎没遇到像样的抵抗就占领了全城,仅财产损失就高达18亿元,边业银行的4万两黄金被洗劫一空,大帅府的六个金库全被打开。 13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就这么丢了,3000万同胞一夜之间成了亡国奴。这惊人的损失背后,是荣臻关闭军火库的指令让东北军失去了反击能力,是他“听其自便”的命令让日军轻松占领营房。 当时有记者记录,北大营的士兵们眼睁睁看着日军搬运武器,却只能徒手站在一旁,这种屈辱让许多老兵终身难忘。 更令人齿冷的是,作为东北军的核心将领,荣臻成了高级军官里最早投靠日军的人。 1933年张学良下野后,曾经在南口战役里悍不畏死的他开始动摇。等到日本全面侵华,荣臻彻底撕下了伪装,不仅接受伪职,还在1945年当上了伪河北省长兼保定绥靖公署主任。 这时候的他,早已忘了当年“为国牺牲”的训话,转而帮着日军镇压抗日力量。对比同时期马占山在江桥的浴血奋战,荣臻的投敌显得格外刺眼。 从下达致命命令到沦为汉奸,荣臻的轨迹折射出当时部分军政人员的致命弱点。 他早年在奉军步步高升,靠的是对张学良的绝对服从,可这种服从在民族大义面前变成了致命缺陷。事变当晚,如果他能灵活应变,哪怕组织有限抵抗,也不会让日军如此轻易得手; 如果在张学良下野后能坚守气节,至少能保住晚节。但历史没有如果,1945年日本投降后,荣臻在宴席上被军统当场逮捕,和其他汉奸一起接受审判,这成了他无法逃脱的结局。 荣臻的三个“之最”,本质上是失职、失责与失节的叠加。他的命令拉开了东北沦陷的序幕,他的投敌则寒了无数抗日军民的心。历史从来不会忘记那些关键时刻的决策者,尤其是当他们的选择给国家和民族带来深重灾难时。这种教训,直到今天依然值得深思。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5

猜你喜欢

名城探寻

名城探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