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各大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一批“艺术性纪录片”,配合当时的社会热潮,但到了

杨阜与过去 2025-09-19 17:55:14

1958年,各大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一批“艺术性纪录片”,配合当时的社会热潮,但到了1961年治理整顿时就几乎都被禁映了,因为刮“五风”,不实事求是。那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一部这样的影片《钢珠飞车》,就属此类。 人民公社粮食获得了大丰收,社员们扬鞭催马运粮忙。但是当时的运粮交通工具是木制的独轮车,车轮部分非常容易坏,所以不甚给力。为了提高运粮效率。青年演员杨洸饰演的二妞想学习天津、上海轴承厂的技术,给自己的独轮车上也装上钢珠轴轮。二妞的哥哥二楞对此不以为然,觉得运粮赶车还是小伙子们的活儿,有把子力气就行了。二妞和刘世龙、周文彬等饰演的铁匠的帮助下,开始研制轴承。 电影为了简化内容,把轴承技术的难点仅仅局限在钢珠上面。只要钢珠造成了,像自行车轴一样,那个玩意就算造成了。钢珠怎么造?只要能解决圆的问题就行了。圆的问题解决了,但钢珠的硬度又不够,一压一晒就碎裂了。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一开始以为是冶炼问题,于是在火候上做文章,实践了二十几次之后,老问题依旧,于是大家陷入一筹莫展的困境。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刘儒饰演的党委书记来了。他带来了别的公社的先进经验,新的配方,这就要求在材料上进行改革。 二妞她们按照新的配方实践,果然一次获得了成功,轴承装上了运粮车上。但是哥哥二楞还是迷信从前的经验,没有装新轴承。果然在之后的大跃进竞赛中,二妞队获得了胜利! 那么二妞在大跃进研制轴承,一共花了多长时间呢?一共两天!

0 阅读:0
杨阜与过去

杨阜与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