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美国突然宣布了 9月21日,美国国防部被曝出已悄悄暂停部分对欧洲的军售,连“爱国者”防空系统这样的订单也按下了暂停键。理由很直接:得优先补充自家库存,自家的枪炮子弹得先备足。 美军这次暂停军售暴露了深层次问题。前五角大楼顾问麦格雷戈曾警告,美军导弹库存仅够支撑8天的高强度作战。这种短缺不是偶然,而是美国全球军事战略与国内军工产能严重脱节的必然结果。 军工生产线跟不上消耗速度。雷神公司每年只能生产几百枚“标准”系列防空导弹,却要供应至少14个盟国。155毫米炮弹月产量要到2026年才能达到10万枚,而俄罗斯2024年就生产了450万枚大口径炮弹。 欧洲盟友彻底傻眼。丹麦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爱国者”订单说停就停,德国、法国等欧盟国家原本期待美国提供保护伞,现在不得不重新思考防务自主。欧盟2月召开的防务峰会就因各国分歧而“议而难决”,如今美国来这一出,欧洲更加手足无措。 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政策正在重塑联盟体系。从威胁北约盟国“不交钱就不保护”,到考虑撤走驻德美军,再到如今暂停军售,美国对欧洲的安全承诺正在快速蒸发。欧洲人该清醒了,安全不能永远指望别人。 俄乌冲突消耗了美军三分之一的“标枪”和“毒刺”导弹库存,中东地区每月又要消耗数十枚“标准”导弹。多线作战让世界最强军队也捉襟见肘。美军工产能恢复需要时间,但地缘政治危机却不等人。 波罗的海国家处境最危险。这些与俄罗斯接壤的小国经济规模小,国防能力弱,极度依赖美国军事援助。美国现在突然撒手,它们可能面临直接的安全威胁。 全球战略平衡正在悄然改变。当美国连欧洲订单都无法满足时,其在亚太地区对抗中国的实力难免令人怀疑。智库研究表明,中美高强度冲突中,美军关键弹药8天就会耗尽,而中国拥有完整的国防工业体系和区域优势。 欧洲防务自主之路困难重重。欧盟计划未来五年投入1500亿欧元增强防务,但在采购问题上分歧严重。法国坚持优先购买欧洲武器,德国则主张向非欧盟国家开放市场。内部分歧让欧洲防务自主步履蹒跚。 美国军售暂停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更久。欧洲国家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现实:在可预见的未来,它们可能需要更多依靠自己来保障安全。这或许是欧洲防务自主的契机,但转型阵痛不可避免。 世界正在见证美国全球军事霸权的松动。从阿富汗撤军的混乱,到对乌克兰军援的暂停,再到如今对欧洲军售的冻结,美国维护全球军事主导地位的决心和能力正在受到质疑。国际秩序可能因此进入新的调整期。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美媒称美国战争经验没用,如果和中国打,没有代差就不会打了美国《国家利益》最近那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