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刘备手下最适合镇守荆州的是谁?

如果问起刘备手下最适合镇守荆州的是谁,可能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关羽,这很正常,因为历史上就是关羽镇守的荆州。但这个问题之

如果问起刘备手下最适合镇守荆州的是谁,可能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关羽,这很正常,因为历史上就是关羽镇守的荆州。

但这个问题之所以被提出来,正是因为后来荆州丢了,关羽也兵败身死,所以这个问题才有讨论的空间。如果关羽镇守荆州的结果是圆满的,那这个问题就没有意义了。

丢荆州是一个结果,但我们不能唯结果论,因为有时候即使决策是正确的,也可能因为一些意外因素而导致失败。反过来,失败的决策也不代表一开始就是错的。

所以判断谁最适合镇守荆州,我们要看的是,在当时的条件下,谁镇守荆州能尽可能在完成目标的前提下,降低风险。说白了就是性价比最高。

那么刘备集团占据荆州的目标是什么呢?就是两个字:稳守。

为什么不是进取?因为按照诸葛亮《隆中对》的规划,荆州只需要“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就行了,真正的主力是“益州之众出于秦川”。换句话说,在《隆中对》里面,荆州军是一支偏师,起到的是牵制作用。

所以镇守荆州的人选,最重要的特质不是能打,而是稳重。因为荆州是四战之地,处在曹孙两家的夹击之下。荆州主帅最重要的任务是结交孙权,稳定局势,保证荆州不丢。

从这个角度来说,关羽其实并不适合。

关羽不能说不稳重,但他的稳重是对内的,对外则缺乏战略眼光,而且性格上有缺陷,就是“刚而自矜”。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刚愎自用,比较矜持傲慢。这导致他跟孙权的关系处得非常差。

孙权曾经想跟关羽联姻,为儿子求娶关羽的女儿,这当然是政治联姻,无关感情。但关羽怎么做的呢?他不但拒绝,还辱骂孙权的使者,说“犬子怎么能配虎女”。这话传到孙权耳朵里,孙权能不生气吗?所以后来吕蒙偷袭荆州,孙权是全力支持的,因为孙权对关羽已经非常不爽了。

那么除了关羽,还有谁适合镇守荆州呢?

很多人可能会想到诸葛亮。的确,诸葛亮是《隆中对》的提出者,对荆州的地位和作用认识最深,而且他跟孙权的关系处得比较好,联刘抗曹的外交战略就是诸葛亮奠定的。

但诸葛亮的长处是战略规划和内政管理,不是军事作战,荆州是四战之地,除了外交协调,还需要相当的军事能力,在这方面,诸葛亮并不是最合适的人选,刘备拿下益州之后,需要诸葛亮在身边辅佐,处理内政,不太可能让他长期镇守荆州。

那么还有谁呢?张飞?赵云?还是魏延、黄忠?

其实有一个人可能比关羽更适合,但常常被忽略,这个人就是赵云。

为什么是赵云呢?

赵云这个人非常稳重,而且有政治头脑。刘备拿下益州之后,曾经想把成都的房产田地分赐给诸将,但赵云站出来反对,说应该归还给百姓,让他们安居乐业,这样才能得到民心。这说明赵云不是一般的武将,他有政治眼光,懂得民心的重要性。

赵云并不骄矜,他能顾全大局,刘备和曹操争汉中时,赵云和黄忠一起劫曹军粮草。黄忠过期未还,赵云带几十骑出营查看,碰上曹军大军。赵云且战且退,回营后大开营门,偃旗息鼓。曹军疑有伏兵,退去。赵云趁机鼓弩齐发,曹军惊骇,自相蹂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刘备第二天来视察,称赞说“子龙一身都是胆也”。但赵云并没有因此居功自傲。

赵云有独立领兵的能力,赵云后来也曾独立领兵打仗,虽然不是大兵团作战,但至少说明他有这方面的能力。

最重要的赵云能够贯彻联孙抗曹的战略,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孙刘联盟的问题上,赵云一直是坚定的拥护者。当关羽、张飞等人对孙权有轻视之意时,赵云从来没有这种表现。后来刘备要伐吴为关羽报仇,赵云还站出来反对,说“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这说明赵云对三国的战略大局有清晰的认识。

赵云也有短板,就是他的军事能力可能不如关羽,但问题是,镇守荆州不需要特别突出的进攻能力,反而需要稳健的防守能力和外交协调能力,在这方面,赵云可能比关羽更合适。

如果赵云镇守荆州,至少不会像关羽那样把孙权推到对立面,荆州不丢的可能性就会大很多,只要荆州不丢,刘备集团就不至于那么被动,日后北伐的成功率也会大大提高。

当然,历史不能假设,我们永远无法知道如果换赵云守荆州,结果会怎样,但从事后的分析来看,赵云确实是比关羽更合适的人选。

评论列表

零下拾叁度
零下拾叁度 2
2025-10-31 17:45
赵云杀周善的时候,可曾想起周善是盟友? 赵范欲把嫂子嫁给赵云联姻时,赵云一拳打倒赵范,惹得赵范降而复叛。 说赵云比关羽稳重,然而云大怒的次数可比关羽大怒的次数还多。 其实赵云和关羽一样,冲阵杀敌没一点问题,但跟人虚与委蛇也是不行的。不然赵云早在袁绍和公孙瓒处都混开了。 诸葛亮屡屡说话不算数东吴还没撕破脸,是因为有诸葛瑾这层关系在。换其他任何人,也不可能不还荆州就能跟东吴和平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