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历史造假把神话当历史,联合国质问:你的祖先怎么全在中国? 2004 年苏州的联合国遗产评审大厅里,气氛突然从平和变得紧张。 韩国代表团的人 “拍案而起”,指着大屏幕上高句丽王城遗址的照片,嗓门一下子提了上来:“这些是我们祖先的遗迹!凭什么算在中国的申遗名单里?” 对面的联合国专家没急着反驳,只是慢悠悠摊开一张标注着考古遗址的地图,指尖落在中国吉林集安的位置:“我们查过了,你们口中‘祖先的坟墓’,大多在这儿 —— 集安的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光已发现的王陵就有 14 座,贵族墓葬 26 座。 出土的玉册、鎏金铜覆面这些文物上,全是清晰的汉字铭文,比如‘永乐太王’的碑文,写的都是高句丽和中原王朝的交往记录。 你说说,要是这是你们的祖先,怎么坟墓全在中国东北?” 这话一出口,韩国代表团瞬间没了声音。这场啼笑皆非的争执,没给韩国争来 “历史正统”,反而把他们几十年的 “历史造神运动” 扒掉了层遮羞布。 其实韩国搞历史造假,不是一天两天了,背后的心思也不难猜。二战后韩国独立,总想着摆脱过去受中国文化影响的痕迹,想构建一套 “独立又辉煌” 的历史叙事,增强民族自信。 可真实历史里,朝鲜半岛古代长期是中原王朝的藩属,文化、文字、制度都受中国影响极深,比如李氏朝鲜时期,官方文书全用汉字,科举考的也是儒家经典。 没那么多 “辉煌独立史” 怎么办?韩国就开始往历史里 “掺水”,甚至把神话当史实。 最典型的就是 2005 年那回,韩国把 “江陵端午祭” 申遗成功,本来这事儿没什么 —— 江陵端午祭主打祭祀、跳假面舞,和中国端午节的龙舟、粽子、纪念屈原完全是两码事。 可韩国媒体不这么宣传,不少报道故意模糊两者区别,甚至有节目说 “中国端午节源自韩国”,一下子把中国民间的火给点燃了。 更离谱的是活字印刷术的争议。2001 年韩国把 “金属活字印刷术” 申遗,还宣称 1377 年的《直指心体要节》是世界最早的金属活字印刷品。 可稍微懂点历史的都知道,中国北宋的毕昇早在 1041 到 1048 年就发明了泥活字,元代的王祯还改进了木活字,写出了《农书》里的活字印刷教程。 韩国的金属活字技术,其实是受中国活字技术影响才发展起来的,而且早期的金属活字印刷品里,满是汉字,这根本绕不开。 可韩国不管这些,照样拿着 “申遗成功” 的名头,在教科书里吹 “韩国是活字印刷的发源地”。 就连汉字,韩国也想 “抢”。前几年有个韩国明星在综艺节目里随口说 “汉字是韩国人发明的”,这话一出,不仅中国网友反驳,连韩国国内的有识之士都看不下去。 韩国延世大学历史系教授李基白直接发文批评:“汉字是中国先民创造的,这是国际学术界的共识,把汉字说成是韩国发明的,只会让外界觉得我们不懂历史。” 可这种理性的声音,在韩国的民族主义浪潮里,根本没多少人听。 韩国这么折腾,其实没捞到什么好处。反而因为频繁的 “历史造假”,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它的文化申遗项目审查得越来越严。 而且中韩作为邻居,2023 年的贸易额都超过 3600 亿美元,很多中国企业本来想跟韩国合作文化项目,可一想到韩国总在历史问题上 “搞事情”,怕合作出纠纷,最后都打了退堂鼓。 毕竟历史不是橡皮泥,不是想怎么捏就怎么捏。靠造假堆出来的 “辉煌历史”,早晚都会被事实戳破。
万幸中国没帮俄罗斯,因为美国早就布下了三个陷阱,一个比一个致命,那美国布下的陷阱
【1评论】【20点赞】
用户10xxx90
高丽棒子喂不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