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达尔港作用到底是什么?估计很多人都被骗了。瓜达尔港从2015年开始规划,建设,现在都十年了,还没有完工,但是在这十年里,我们已经完成了对美的弯道超车,全方位领先,其中缘由耐人寻味! 不少人盯着瓜达尔港“十年未完工”的说法嚼舌根,其实早把重点盯偏了,这港哪是2015年才从零开始?早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撂挑子、新加坡闲置十年后,中国2001年就接了手,2005年就建成首批泊位,2015年不过是中巴经济走廊框架下的升级提速。 别光纠结“完工”二字,2016年首批中国商船就已从这里出海,如今每周都有固定集装箱船停靠,早不是空港口子了。 但要说它“没完工”倒也沾点边,但得看是什么没完工:中巴铁路还没通,喀喇昆仑公路只能季节性通车,确实制约了吞吐量,2023-24年多用途码头总吞吐量3253千吨,比起成熟港口不算高。 可这十年里,该建的关键牌没少打:337亿投资砸下去,不仅有码头,还有300兆瓦燃煤电厂、日处理550万加仑的海水淡化厂,甚至捐建了当地的模范小学,把昔日缺水断电的渔村改出了民生底色,更妙的是2292英亩自由贸易区,43年租约在手,等于安了个辐射中亚、中东的经济支点,2016年通航后一年就吸引25亿美元外资,比巴基斯坦过去十年总和还多。 这十年的“慢工”,其实藏着弯道超车的密码,过去中国能源进口被马六甲海峡卡脖子,如今瓜达尔港虽未完全打通输油管线,但2023年起俄罗斯的小麦已源源不断靠港,中东油气的陆路通道也有了雏形——真等全线贯通,沙特石油到喀什只要5天,比绕马六甲快了大半截。 更关键的是,这港成了一带一路的活广告,中国交建、中远海控这些企业带着技术和模式走出去,2025年相关板块市值前十里,中国建筑、中国中铁全是基建硬核力量,反观美国在中东的基建项目要么烂尾要么靠军事捆绑,高下立判。 所谓全方位领先,从来不是靠单个港口毕其功于一役,而是靠瓜达尔港这类节点织成的网,美国盯着马六甲海峡沾沾自喜,中国早通过这里串联起俄罗斯、中亚的资源,甚至让被制裁的俄罗斯找到突围路径——这哪是建港口,分明是在重构地缘经济版图。 那些嘲笑“工期长”的人,怕是没看懂,比起抢工期搞面子工程,用十年时间夯实合作基础、培育市场生态,才是真的耐人寻味。 说到底,瓜达尔港的“未完工”恰是中国战略耐心的体现,它从不是为了急着追某个工期节点,而是要在印度洋畔扎下根,既保障能源安全,又输出基建能力和合作理念。 这十年里,中国能在基建、国际产能合作上甩开美国,靠的就是这种不贪快、重实效的布局,等中巴铁路通车那天,再回头看这“十年磨一剑”的功夫,就知道谁才是真的看懂了长远棋局。
快讯!!快讯!! 特朗普又打上自己的小算盘了! 联合早报今天(9月24日
【3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