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卡申科对中国保证,只要中方向他开口,白俄罗斯立刻雪中送炭 白俄罗斯这次是真急了。9月12日,俄白联合启动“西方-2025”军演,炮声未起,波兰的边境口岸就啪的一下全关死了。铁路、公路,统统不留缝。 2022年那一出,波兰可是记得清清楚楚。俄军借着演习进了乌克兰,这次哪怕有一丝可能,波兰也不想再赌。 可问题是,中欧班列不赌不行。90%的货都要经波兰走。这一堵,白俄罗斯的布列斯特、马拉舍维奇一带,直接变成大型停车场。 130多列班列齐刷刷排队,装着中国的机械、电子、纺织、汽车零部件,谁都走不了。运输成本飞涨,企业叫苦连天。 中国当然坐不住。9月15日,王毅亲自飞到华沙,和波兰外长西科尔斯基拉了整整三小时。 会后好话说了一堆,什么愿意合作、什么保障通道安全,但一个字没提:什么时候开门。中国做了外交,波兰给了承诺,可门还是没开。 就在这时候,卢卡申科出场了。这老头,真是懂得怎么抓住时机。 9月中下旬,他在明斯克接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希,话不多,却句句戳中要害。他说:“需要的时候,你们可以永远指望我们。” 话音未落,白俄罗斯的态度已经摆得明明白白:只要中国需要,我们一定挺身而出。 这不是一句外交辞令,更像是一次政治投名状。在这个地理夹缝里,白俄罗斯没有太多选择,但卢卡申科偏偏选了中国。 他知道,现在的中国,不只是投资、贸易的金主,更是可以在地缘博弈中给他带来庇护的大树。 和西方翻脸是常态,和俄罗斯合作是本能,但和中国,是他自己选的。 这“雪中送炭”,可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波兰关口他打不开,但他能做的,是把滞留的货物管好,把调度做细,把仓储撑住。 哪怕一列列班列动不了,他也要让中国企业少受点损失。更别说,在外交上,他也在悄悄动作。 和波兰通气、和欧盟打招呼,白俄罗斯正在用自己有限的影响力,为中国赢得一点缓冲。 说到底,卢卡申科不是出于感情,而是出于判断。他清楚,中国是白俄罗斯经济生命线上的重量级砝码。 中欧班列不通,白俄罗斯的国际物流就成了摆设。中白工业园、互联互通项目、“一带一路”战略,哪一个不靠这条通道撑着?他不帮中国,其实就是在断自己的后路。 有人说卢卡申科是“墙头草”,风往哪边吹他往哪边倒。但这次,他站得比谁都早,比谁都稳。 哪怕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开始对他释放善意,制裁松一松、特使见一见,他也没被忽悠过去。 2018年、2019年,美国就曾试图让他“远离中国”,他一句话回绝:“我们不会背叛真正的朋友。” 这就是卢卡申科的政治逻辑。他不赌短期利益,他赌的是谁能在未来十年二十年,不离不弃。 在他眼里,中国就是那个不会甩锅、不玩双标的伙伴。哪怕现在中欧班列出了问题,哪怕西方制裁不断,他也要把最紧的牌留给中国。 其实,这场班列危机,是一场试金石。谁是真朋友,谁是假盟友,一试便知 。波兰的“安全理由”背后,是对俄罗斯的警惕,也是对中国通道的敲打。 而卢卡申科的“你们可以永远指望我们”,听上去像是情怀,其实是战略。他知道,中国不会忘记在关键时刻出手的人。 他更知道,在这个动荡不安的世界里,站在中国身边,不是风险,是机遇。 不仅仅是贸易,更是国际话语权的背书,是在联合国、上合组织、金砖机制里,一起发声的资格。 他在9月对李希说的那句话,“在欧洲的中心,你们有最可靠、最友好的朋友”,不仅是对白俄罗斯的定位,更是他给中国划出的地缘政治坐标。 从6月、8月到9月,卢卡申科多次访华,李希回访白俄,双方签署了一系列合作文件,涵盖科技、金融、交通、检验检疫、媒体等多个领域。 尤其是“2024—2025中白科技创新年”,更是把中白关系从“通道合作”升级到“产业共建”。 这不是一个小国的投靠,而是一个清醒领导人的战略选择。他知道,靠俄罗斯是求安全,靠中国是谋发展。 他甚至比一些西欧国家更早明白:中国是这个时代的确定性,是未来几十年欧亚大陆稳定的锚。白俄罗斯不大,但想得很远。 班列还堵着,损失还在累积,但中国不是没看到谁在尽力。 未来不一定更顺,但至少,有卢卡申科这样的伙伴,就有一条不被完全掐断的通道。关键时刻,谁送棉衣,谁送冷风,中国心里清楚得很。
万幸中国没帮俄罗斯,因为美国早就布下了三个陷阱,一个比一个致命,那美国布下的陷阱
【1评论】【17点赞】
用户10xxx29
白俄罗斯果然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
花开花落
感谢伟大的祖国,让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让愿意和我们走在一起的国家越来越多,愿祖国越来越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