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普京手指悬于核按钮之上,核战争风险已处于最高水平。 丽贝卡・科夫勒这篇文章算是把西方对俄罗斯核威慑的担忧摆到了明面上。 这位美国国防部情报局前雇员、专门研究军事侦察战略的分析师,9 月 23 日直接在《每日电讯报》上撰文,说普京已经手指悬于核按钮之上,意外引发核战争的风险正一天比一天高。 能说出这种话的人可不是普通评论员,她常年跟军事战略打交道,对美俄核博弈的门道门儿清,这番言论说白了就是给西方乃至全世界敲警钟 —— 现在的局势已经危险到临界点了。 其实科夫勒这话不是空穴来风,最近几个月的局势早就埋下了伏笔。先看西方这边,7 月份美国刚把数枚 B61-12 型战术核弹部署到英国的拉肯希思空军基地,这可是 17 年来首次在英国部署核弹。 这种核弹特别难缠,威力能调,最小 300 吨 TNT 当量,最大能到 5 万吨,相当于 3 个广岛原子弹,还带精确制导,能让英军的 F-35A 战斗机带着快速打击。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 6 月还说,成员国在讨论让北约核弹头进入战备状态,等于把核威慑的架子直接搭到了俄罗斯家门口。 9 月底这节骨眼,泽连斯基跑到白宫见拜登,核心诉求就是要美国允许他用西方远程武器打俄罗斯领土纵深,这等于是要戳俄罗斯的痛处。 美方这一系列动作刚落地,俄罗斯那边就亮出了硬回应。 8 月 14 日普京刚签了新版《俄罗斯联邦国家核遏制政策原则》,把能用核武器的条件列得明明白白,一共四种情况:被核弹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打、常规打击威胁到俄罗斯生存、收到弹道导弹攻击的准确情报、核打击力量关键设施被瘫痪。 到了 9 月 25 日,普京又专门开了联邦安全会议核威慑问题会议,直接扩大了核威慑的范围,明确说要是无核国家在核国家支持下打俄罗斯,就算 “联合攻击”,白俄罗斯被打了俄罗斯也能掏核武。 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特意解释,这次公开核威慑会议内容,就是因为对抗太激烈了,得让西方清楚后果。 俄《国防》杂志主编科罗特琴科说得更直接,这就是被迫给北约划红线,回应他们允许乌克兰打俄纵深的威胁。 双方的摩擦已经出现了擦枪走火的苗头。9 月 17 日波兰刚出了无人机事件,20 多架无人机闯进境内,波兰没查清楚就说是俄罗斯的,直接启动北约紧急磋商,还把边境驻军增到 4 万人。 俄罗斯这边立马否认,说自家无人机飞不了那么远,怀疑是乌克兰故意放的,国防部还说愿意磋商但没收到回应。 这事儿看着小,其实特别危险 —— 北约已经启动东部哨兵行动强化东翼防御,俄罗斯也高度警惕,两边军队在边境对着干,万一哪次误判了。 把对方的侦察机当成攻击武器,或者无人机残骸引发更大冲突,局势很可能瞬间失控。俄政治学者特列宁都提醒,现在俄用核武的条件放宽了,这绝不是虚张声势,每句话都得认真听。 科夫勒强调的意外战争风险,恰恰就藏在这些细节里。俄罗斯反复说自己不会先用核武,核武器是最后手段,但新版核学说里收到弹道导弹攻击准确情报就可能回应的条款,意味着他们不会等导弹落地才反应。 而北约一边往欧洲堆核弹,一边帮乌克兰要远程武器,等于在不断试探俄罗斯的红线。就像当年古巴导弹危机,很多风险不是双方蓄意挑起的,而是误判和紧张情绪推着局势升级。 现在美国在比利时、德国等 6 个欧洲基地已经部署了上百枚核弹,俄罗斯的战略核力量也进入更高战备状态,两边的核按钮都离手指越来越近,任何一个小冲突都可能被放大。 国际社会已经察觉到了危险,中方发言人林剑特意呼吁各方冷静克制,说要通过对话缓和局势。连北约内部都有分歧,法国就没跟着硬怼,只是说要密切关注。 但眼下的问题是,对话空间越来越小。波兰无人机事件后,北约骂俄罗斯 “挑衅”,俄罗斯说北约 “炒作阻挠和谈”,两边互相指责,连坐下来谈的机会都少了。 科夫勒作为前情报官员,肯定清楚这种螺旋式升级的可怕。你部署核弹,我就放宽核使用条件;你援乌远程武器,我就扩大核威慑范围,最后谁也刹不住车。 科夫勒的判断不是危言耸听,普京的 “手指悬于核按钮之上”,更像是被西方步步紧逼后的无奈之举,而不是要主动发动核战争。 但恰恰是这种被动应对里藏着最大的风险,毕竟核武这东西一旦因为误判动用,后果根本无法挽回。 现在的局势已经比冷战时很多时候都紧张,能不能避免意外,就看美俄两边能不能按住 “加码” 的手,别让局势真的滑向不可控的深渊。
普京现在应该百感交集。中国引进S-400纯属补短板。2014年谈判时,俄罗斯报
【11评论】【1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