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红军总司令部总共六个人,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各占三人

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图,是长征时期红军总司令部的领导,总司令是朱德,总政委是张国焘,总参谋长是刘伯承,总政治部主任是陈昌浩,还有两位副主任是杨尚昆和周纯全。

您看出里面的规律了吗?总共六个人,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各占三人,平分秋色。

但是,可不要以为这是两大方面军和谐共处,而是双方不断博弈的结果。

在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本来是好事,但张国焘看到中央红军衣衫褴褛,人数也很少,就有了野心,想要夺权。

一开始,张国焘作了一个试探,通过李富春向中央提出,让徐向前担任红军副总司令,陈昌浩担任总政委,加强红军总司令部的力量。

几天后,张国焘又授意陈昌浩给中央发电报,请求让张国焘担任军委主席,代替朱德的位子。

面对张国焘的咄咄逼人,中央也不得不开始考虑这些问题,毕竟当时的红四方面军兵强马壮,实力远远超过中央红军,如果不给他们安排一些重要职务,恐怕就会起乱子。

经过双方的不断博弈,最后就形成了开头的那个格局,红军总司令部总共六个人,两大方面军各占其三,总司令朱德、总参谋长刘伯承是中央红军的,总政委张国焘、总政治部主任陈昌浩是红四方面军的,两位副主任杨尚昆和周纯全,也是一边一个。

这还只是军队的情况,在党的职务上,张国焘更是狮子大开口,直接要求增加九个红四方面军的人担任政治局委员。

要知道,当时的政治局委员总共才只有十一个人,要是真的增加九个红四方面军的人,再加上张国焘,在政治局委员中就有十个红四方面军的人,占到了一半!

而且,当时王明和康生在苏联,任弼时在湘鄂川黔根据地,项英在江西苏区,去掉这四人,红四方面军与中央红军的人数比例就成了10:6,彻底占了上风,到那时候,政治局就真的成了张国焘一手遮天了!

因此,中央是绝对不会同意的。

最后,经过双方的博弈,只增加了两个人成为政治局委员,就是陈昌浩和周纯全,没有让张国焘的野心得逞。

(参考资料:《北上:党中央与张国焘斗争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