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彭德怀
1951年,10万志愿军被美军包饺子,一向淡定自若的彭老总心急如焚连忙向毛主席求
1951年,10万志愿军被美军包饺子,一向淡定自若的彭老总心急如焚连忙向毛主席求助。毛主席苦思3小时,下达8字命令。众将一听都懵了,彭老总却直呼高明。毛泽东1893年生于湖南韶山,早年投身学生运动,1918年去北京大学图书馆任职,接触马克思主义。1921年他参加中国共产党成立大会,负责湖南地方组织。1927年秋收起义后,他带队上井冈山,建立农村根据地,发展红军。1930年代领导长征,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领导地位。抗日战争中指挥八路军在华北开辟根据地。1945年中共七大当选中央委员会主席。1949年领导人民解放军推翻国民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任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50年决定出兵朝鲜,担任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指挥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期间,他调整战略,从驱逐敌军转为恢复战前状态,推动谈判。彭德怀1898年生于湖南湘潭,早年务农,1916年入湘军,参加护法战争。1922年考入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毕业后升营长。1926年北伐中率部攻占长沙。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平江起义,建立红五军,任军长。1930年代参与长征,指挥陕北根据地保卫战。抗日战争担任八路军副总指挥,1940年发起百团大战,打击日军交通线。解放战争指挥西北野战军,解放大西北。1950年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军入朝。抗美援朝中,他多次回国汇报,指挥五次战役,1954年任国防部部长。李奇微1895年生于美国弗吉尼亚州,毕业于西点军校,1917年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1920年代在美国陆军服役,1930年代在菲律宾和本土任教官。二战中指挥第82空降师,参加诺曼底登陆和突出部战役,升任军长。战后任美国陆军副参谋长。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任第八集团军司令,1951年接替麦克阿瑟,任联合国军总司令,制定磁性战术和绞杀战计划,指挥第五次战役反击志愿军。1952年调回美国,任陆军参谋长,1955年退役,撰写回忆录。1951年4月22日,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打响,志愿军在彭德怀指挥下从三八线北侧进攻,第十九兵团和第三兵团西线推进,第九兵团东线牵制。联合国军在李奇微领导下采用磁性战术,佯退诱敌深入,志愿军追击拉长补给线,每人粮食弹药仅够一周。5月16日,李奇微反攻,用坦克从两翼迂回,飞机轰炸封锁道路,将第九兵团第二十军、第二十七军和配属部队约10万人围困春川以北山谷。包围圈炮火密集,志愿军阵地分割,补给中断。彭德怀在司令部查看战报,部队弹药只剩十几发,粮食耗尽,阵地难持久。他发电报北京,列出包围情况,请求指示。北京中南海,毛泽东查看地图三个小时,计算兵力地形。周围将领等待,有人建议集结突围,有人提后勤补给。毛泽东下达命令:放弃救援,以攻代守。命令传到志愿军司令部,将领读到八字指示时议论困惑。彭德怀称赞高明,解释美军包围诱敌深入,直接救援中计,不如被围部队反击,外围袭击敌后要地,迫使李奇微分兵。命令下达,被围部队调整反击,第十九兵团进攻包围外侧,第十五军夜间前进,直扑美军炮兵阵地。第六十三军收缩死守铁原通道,子弹尽用近身格斗,文工队员用炸药包阻坦克。第三十八军小分队绕敌后炸炮弹库,爆炸升起。李奇微命令抽调回援,包围圈裂口。磁性战术是李奇微针对志愿军后勤弱点设计的,先退后进,快速穿插。第四次战役中首次使用,第五次战役完善,结合坦克空降和地面推进。志愿军补给靠步行,美军机械化优势大。包围第九兵团后,美军以为能歼灭,但志愿军以攻代守破解。彭德怀发电报后,毛主席指示避免硬拼,转为分散打击。外围部队袭击炮兵和补给线,美军被迫调整部署。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志愿军推进三八线南,第二阶段美军反击包围东线部队。第九兵团宋时轮指挥,部队老兵多,经验丰富。包围中志愿军收缩阵地,等待外围配合。铁原阻击战中第六十三军死守要道,挡住美军增援。三十八军炸毁敌弹药库,削弱火力。美军抽兵回防,志愿军逐步撤出包围。战役到6月10日结束,志愿军损失5万人,歼灭联合国军8万余人,战线稳定三八线附近。李奇微转为防御,双方进入阵地战。6月23日苏联建议停火谈判,7月10日在开城开始,美方乔伊率团,朝中方南日领队。谈判焦点停火线和战俘,美方提自愿遣返,朝中坚持全部遣返。10月美方拒绝,无限期休会。1952年移板门店,继续争执战俘,上甘岭战役志愿军阻击,美方让步。1953年7月27日停战协定板门店签署,双方撤离非军事区,板门店谈判中,志愿军边打边谈,上甘岭战役重创美军,迫使谈判推进。停战后交换战俘,志愿军回国。抗美援朝结束,美军承认战术失败。李奇微书中承认志愿军韧性强。毛泽东于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彭德怀于1974年11月29日在北京逝世。李奇微于1993年7月26日在美国逝世。
彭德怀落难时,朱德说过一句公道话:“他打了最难打的仗,走了最难走的路,论艰苦卓绝
彭德怀落难时,朱德说过一句公道话:“他打了最难打的仗,走了最难走的路,论艰苦卓绝无人能比。”。这句朴实的评价,藏着的是穿越生死的信任,是对一个革命者最真诚的认可,比任何荣誉都更能抵得住岁月的考验。彭总铁骨铮铮,顶天立地,一身浩然正气,是中华民族的大功臣。人民永远怀念您!彭元帅为中国人得解放过上好日子,南征北战一生,保家卫国支援朝鲜打趴下了外国军人。一身正气,威严世界。人民永远怀念您!向您致敬!民族脊梁,刚直不阿,为民请命,历史英烈,彭大将军,永垂不朽!
抗美援朝打响前,为何没考虑让刘伯承挂帅?不能考虑,也不敢考虑! 1950年秋
抗美援朝打响前,为何没考虑让刘伯承挂帅?不能考虑,也不敢考虑!1950年秋,北京的会议桌上摆着一份份军中人选名单。朝鲜战局紧急,粟裕因病无法投入作战,林彪有顾虑,最终主席拍板,挂帅之人是彭德怀,这期间,刘伯承的名字从未出现过,这份缺席并非偶然。新中国刚成立,军力虽有实战底子,但现代化体系几乎是空白,最高层清楚,打一场仗最多能赢一时,但要建成一支有理论、有制度的集团军,必须先把人才培养体系立起来。南京军事学院因此诞生,任务是给未来十年军队输送骨干。刘伯承是唯一可以在起步阶段撑起整个框架的人,他在苏联系统学习过现代军校的模式,从课程到教材再到师资,几乎全靠他来布局,如果此刻抽走他去朝鲜,学院建设必然搁浅,而这在战略上是不可接受的。除了战略任务,现实条件也让这位老帅无缘挂帅,刘伯承早年右眼重伤,长征时腿部被弹片击中留下隐患,太原战役时因高烧抽搐被抬下阵地,苏联医生明确指出,极寒加上高强度行军可能让他旧伤复发甚至失明。当时朝鲜北部冬天可达零下三四十度,把总司令的职责交给一个身体可能随时垮掉的人,风险难以控制,这也是“不敢考虑”的直接原因。相比之下,彭德怀的身体已恢复,性格刚毅果决,能在复杂局势下快速拍板,志愿军急需这样的“旗帜”,于是他成了唯一人选。刘伯承则在南京继续他的“第二战场”——课堂上根据前线反馈调整教学重点,把空地协同和后勤运输的内容不断完善,他很清楚,没有制空权,部队只能依靠夜战和山地穿插求生;后勤一旦断裂,胜利也撑不久。清川江反击胜利的消息传来,课堂欢呼过后,刘伯承让学员冷静分析美军的火力劣势,并指出要结合地形和补给线去看问题,正是这种严谨的训练,让毕业生在前线能精确判断到一个山谷可部署多少迫击炮连,美军情报部门为此吃尽苦头。板门店谈判时,前线代表依然能收到来自南京的作战数据——包括伤亡统计、弹药消耗、天气对战局的影响,这背后是刘伯承团队日夜运算与验证的成果,把前线经验转化为可复制的理论,为全军做长远储备。1954年初夏,彭德怀结束朝鲜战事回到南京,与刘伯承相见,一个带回战场经验,一个守住理论阵地,前线与后方在这刻完成了闭环,新中国的军队正是在这种互补之下迅速成长起来。
开国十位元帅是没有争议的,十大将军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取代任何一位元帅。新中国成
开国十位元帅是没有争议的,十大将军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取代任何一位元帅。新中国成立后,军队开始实行军衔制,十位元帅和十大将军的名单成为焦点。朱德作为老一辈革命家,早年参加辛亥革命,1922年加入党,领导南昌起义,创建井冈山根据地,任红军总司令,长征中指挥部队突破重重封锁,抗日战争担任八路军总司令,解放战争统筹大局。彭德怀1928年入党,领导平江起义,建立湘鄂赣根据地,长征攻占娄山关,抗日组织百团大战,解放战争指挥西北野战军,青化砭战役设伏歼敌。林彪1925年入党,参加南昌起义,长征突破腊子口,抗日指挥平型关战役,解放战争领导辽沈战役,围困长春攻克沈阳。刘伯承1926年入党,早年护国战争,长征四渡赤水,抗日开辟太行根据地,解放战争上党战役山地设伏,领导淮海战役。贺龙1926年入党,参加护法战争,建立湘鄂西根据地,长征强渡大渡河,抗日贺家池战斗,解放战争参与辽沈战役攻占锦州。陈毅1923年入党,参加南昌起义,长征坚持南方游击,抗日领导新四军,孟良崮战役围歼国民党师,解放战争渡江战役解放南京。罗荣桓1927年入党,参加秋收起义,长征担任政委,抗日领导山东根据地反扫荡,解放战争领导辽东解放攻克鞍山。徐向前1927年入党,领导广州起义,建立鄂豫皖根据地,长征西征川康,抗日指挥淮海前期,领导西北解放。聂荣臻1923年入党,参加南昌起义,建立晋察冀根据地,长征掩护中央,解放战争指挥平津战役。叶剑英1927年入党,参加广州起义,任红军参谋长,长征协调行军,解放战争指挥渡江战役。十大将军的生平也各有亮点。粟裕1927年入党,参加南昌起义,抗日指挥苏中战役,解放战争领导淮海战役包围国民党军。徐海东1925年入党,建立鄂豫陕根据地,抗日劳山战役,参加平型关战役。黄克诚1925年入党,建立湘南根据地,解放战争塔山阻击战挖掘壕沟。陈赓1924年入党,参加南昌起义,建立鄂豫皖根据地,解放战争指挥淮海支队。谭政1927年入党,任红军政治部主任,抗日组织政治教育。萧劲光1922年入党,建立海军部队,任海军司令。张云逸1926年入党,建立百色根据地,解放战争指挥渡江部队。罗瑞卿1928年入党,任保安局局长,解放战争指挥平津警戒。王树声1926年入党,建立鄂豫陕根据地,解放战争指挥桐柏解放。许光达1925年入党,指挥陕甘根据地保卫,领导西北解放。军衔评定以干部级别、职务、资历和战绩为基础,中央军委多次讨论,十位元帅名单各方一致,没生分歧。十大将军名单敲定后,也确认无人够格进入元帅序列。上将中有些人资历能力强,如王震指挥新疆解放,如果调整进大将也合适。中将中徐立清组织后勤保障,詹才芳领导中原突围,都够上将标准。少将中解方指挥情报,钟伟突击作战,升中将说得通。级别越往下,标准越松,空间大,导致贺炳炎上将偏高,他率部攻克敌阵但与其他上将比贡献相对有限;贺晋年少将偏低,他在根据地坚持贡献被低估。部分将军不在乎军衔,觉得活到新中国成立已是运气好,比牺牲同志强多了。部分将军看重军衔,当作战争肯定。所有将军都为国家成立出力,值得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