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场辩论结束,郝龙斌声量落后,上演“无中生她”,或再弄巧成拙 每逢党内大选,台面下的博弈总比台面上的话多。蓝营这场内部改选走到终场辩论,气氛已经烧到锅盖都快掀了。 郝龙斌眼看自己民调一落千丈,竟然使出“无中生她”这一手,想靠拉帮结派扭转局势,结果弄巧成拙,反倒让自家分裂的老问题越发刺眼。 岛内媒体和外部评论都盯紧了这场好戏,谁也没想到,最后的高潮竟然是自曝“酱缸文化”的老毛病。 这次终场辩论,郝龙斌连续拒绝两次公开对话,外界顿时议论纷纷。 辩论一结束,民调就像过山车直冲下坡道:郝龙斌剩下6%的支持度,郑丽文硬生生拿下71%,这差距比台风刮过还要干净利落。 数据不会骗人,台湾“未来事件交易所”公布的民调显示,基层选民对郝龙斌的回避态度相当不满,甚至有人直言,“老派政治”那一套早就没人吃这一套了。 郑丽文顺势而上,国民党里的年轻派和改革派一拍即合,场面一下子成了新老交锋的缩影。 国际主流媒体也看得明明白白,蓝营如果继续窝里斗,不但选情堪忧,连整体竞争力都要被内部消耗殆尽。 郝龙斌眼见局势失控,开始上演“无中生她”的大戏。10月12日,他在社交平台发了一篇大文章,反复提到“她”,又不点名,明眼人一看都懂,他在暗示卢秀燕站队自己。 郝龙斌还不忘强调“老”的好处,说“她”鼓励自己出马,是为了避免2024年重演蓝营乱象。 可惜卢秀燕这边风平浪静,既没有公开支持,反而和郑丽文互动得热火朝天,饭桌上还当众喊“好姐妹”,郝龙斌的算盘显然打错了地方。 其实这种模糊表态、暗示站队的操作,台湾政坛见怪不怪。国际媒体早有评论,台湾党内派系斗争往往喜欢玩“暗示战”,一边拉人头一边假装无辜,结果往往是自家人先玩坏了气氛。 郝龙斌借用卢秀燕的声量,试图拉拢基层,可惜基层选民越来越精,大家都不是三岁小孩,谁真谁假一目了然。 党内“私相授受”的老把戏,反而把蓝营的“酱缸文化”暴露得彻彻底底。曾经吃香的权谋,如今只剩下尴尬和反感。 郝龙斌这招“无中生她”,最终还是把自己送进了死胡同。民调不升反降,基层怨声载道,许多人直言这就是“旧瓶装新酒”,关键时刻还想靠拉关系、造舆论来翻盘,结果适得其反。 卢秀燕和郑丽文的亲密互动,更是让郝龙斌的“小聪明”无处遁形,选民直接用脚投票,选边站得干脆利落。 台湾媒体民调显示,超过六成选民认为郝龙斌的举动“不走心”,蓝营的裂痕反而因此更明显,郑丽文顺势坐大。 放眼全球,政党内斗谁家没点套路,但蓝营这出“无中生她”,和国际上常见的“宫斗剧”比起来,更多了一点民主转型的阵痛。 台湾社会对“世代交替”的呼声越来越高,老一套人情世故那道墙,正被新派力量一点点推倒。过去靠关系、讲面子的政治逻辑,在选民手里变得一文不值。 专家分析,只有拥抱透明和真诚,抛掉小圈子的自我感动,蓝营才能走出“酱缸文化”的怪圈。不然,内部分歧越拖越久,外部竞争力越来越弱,蓝营想在2025年翻身就难上加难。 郝龙斌的“无中生她”策略,到头来成了自揭短板,蓝营改选的裂痕越撕越大。 岛内外媒体都看明白了,政治舞台上,谁还在玩老把戏,谁就注定被新潮流淘汰。真诚,比什么算计都更得人心,这才是每个政党都该学的作业。 参考资料:多名议长倒戈支持郑丽文?国民党主席改选添变数2025-10-13 09:16·台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