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舞大妈也能成“银龄榜样”? 北京朝阳这个社区真干了件实事。 张姨55岁,丈夫走了,儿子在深圳打拼,她没天天守着电话等孝顺,反倒把日子过成了样板——早上领舞,上午打牌,下午教新舞步,半年抑郁筛查阳性率从12%掉到4%。 过去邻居还嘀咕她“光玩不攒钱”,现在全社区抢着进“银龄乐活坊”。 街道把小广场翻新成带遮阳棚、防滑地胶的活动点,配音响、棋牌桌、血压计,连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心理咨询师都常驻。 张姨当上志愿队长,带30多个空巢老人动起来,每跳一小时舞,就存一小时“时间银行”——将来能换上门测血糖、代买米面,甚至居家照护。 这哪是打发时间? 分明是提前给自己铺路。 儿子不用操心妈的情绪和身体,她也不靠“牺牲式养老”绑架亲情。 官方推“积极老龄化”,说白了就是:老人先活明白,家庭才轻松,社区才稳当。 张姨那句“先把自己照顾好,再谈帮子女”,听着朴素,却是对“老有所乐”最实在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