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1988年,湖北一男子出于义气,借给朋友5万元做生意,谁知朋友亏得血本无归,二人

1988年,湖北一男子出于义气,借给朋友5万元做生意,谁知朋友亏得血本无归,二人也接近31年没再联系,谁知直到31年后,男子突然接到派出所的电话,朋友从美国回来了,想要见他一面....   “老张,我欠了你三十一年的债,今天终于能还上了。”   1988年的“万元户”还是令人羡慕的称呼,张道汉在十堰经营着小生意,日子比较宽裕。   那天下午,王明国找到他:“道汉,我想辞职做生意。”王明国当时在机关单位工作,铁饭碗让很多人羡慕,但他想闯一闯,张道汉也没多问。当王明国开口要借五万元时,他考虑了一会儿,最终只说了三个字:“没问题。”   没有欠条,没有担保,甚至没有约定利息和还款期限。在那个年代,朋友之间“信”字当头,“义”字当先。张道汉从柜子里取出存折,两人一起去银行办理了转账。一个说,“等我赚了钱,连本带利还你。”;一个说“不急,你先用着。”   谁也没想到,王明国第一次投资服装生意,就因为不懂行情,进的货品积压在仓库;第二次尝试开餐馆,又因选址不当没什么客人。屡战屡败中,五万元本金很快就没了。   最让王明国难受的,不是生意的失败,而是每次见面,张道汉总是摆摆手:“不着急,谁还没有个难处。”   那天晚上,王明国在张道汉家楼下徘徊了整整两个小时,最终还是没有勇气上楼。第二天,他收拾了简单的行李,踏上了南下的火车:“等我有钱了,一定回来。”   这一走,就是三十一年。在广州,王明国做过建筑工地的临时工,当过仓库守夜人,打过各种零工。   “我不能回去,没脸回去。”这是他对家人说得最多的话。   后来,女儿考上了大学,需要学费。王明国翻遍全身,连女儿第一学期的生活费都凑不齐。那个晚上,他蹲在出租屋外,一根接一根地抽烟。妻子说:“要不,找亲戚借点?”王明国想起还欠着张道汉的巨款,怎么还有脸向别人开口。   就这样,那些年,他在广州、深圳、东莞之间不断奔波,却始终找不到落脚的地方,是“一定要还钱”的信念支撑着他度过一个又一个难关。   2005年,女儿大学毕业去了美国,几年后定居下来。2015年,女儿接老两口去美国养老。踏上异国土地时,王明国已经六十六岁。美国的生活安逸舒适,女儿孝顺,外孙活泼可爱。然而,每当夜深人静,他总会想起三十多年前的那个承诺。   “爸爸总是睡不好,”女儿后来回忆,“经常半夜醒来,坐在窗前发呆。”   2019年,王明国七十岁了。可他还是让女儿取了十万元现金:“多出来的五万,算是这些年的利息,也是我的心意。”   派出所内,王明国从包里取出十万元现金哭着说:“这三十一年,我无时无刻不在想着还你钱。对不起,让你等了这么久。”但张道汉只是拍拍老友的背:“回来了就好,钱不钱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回来了。”   原来,张道汉早已看开此事,更多的是为老朋友友的诚信和重逢感到感动,毕竟,他当时也是出于信任,才会把钱借给王明国,而事实证明,朋友也值得他的信任。   信源:新华网——一笔30年债务的见证:友情可贵,知恩图报   文|一阳 编辑|史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