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为何金兵面对蒙古不反击?反而不断进攻南宋? 这事儿压根不是金兵胆小,全是被现实

为何金兵面对蒙古不反击?反而不断进攻南宋? 这事儿压根不是金兵胆小,全是被现实逼出来的昏招,更是决策层糊涂到家的恶果。 先得说说蒙古人把金国欺负成了什么样,这才是金兵不敢反击的根子。公元 1211 年的野狐岭之战,简直是金国的灭顶之灾,成吉思汗带着蒙古大军把金国四十万精锐按在地上打,女真族攒了几十年的家底彻底被打光了。 之后蒙古人跟砍瓜切菜似的,几年工夫就占了金国的中都,把河北、山东这些最富庶的地盘抢了个干净。 到金宣宗迁都汴京的时候,金国能控制的也就只剩河南一小块地方了,手里的兵要么是临时拼凑的农民,要么是早就养废了的女真贵族子弟,连军饷都欠了好几个月,哪还有底气跟蒙古人叫板? 蒙古太师木华黎带着兵慢慢啃金国剩下的地盘,金国守军别说反击,能守住城池就不错了,太原、平阳这些重镇接连失守,城里的粮食吃完了都没人敢出城抢粮,你说这仗还怎么打? 既然打不过蒙古,金国的日子还得过啊,可钱和粮从哪儿来?山东、河北那些财税重地全丢了,河南又闹了好几年饥荒,地里长不出庄稼,国库空得能跑老鼠。 金宣宗坐在汴京宫里,看着账本上的赤字直发愁,朝堂上术虎高琪那帮人就出了个馊主意。 “蒙古太硬啃不动,南宋不是一直软吗?以前年年给咱们岁币,现在断了,正好打过去抢点东西回来,北边丢的从南边补!” 这就是他们喊的 “取偿于宋”,说白了就是饿疯了抢邻居,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他们压根没琢磨,南宋再弱也是个大国,哪能那么容易被抢? 更要命的是,金国从上到下都犯了老糊涂,还拿几十年前的眼光看南宋。他们总觉得南宋君臣软弱,军队不堪一击,忘了当年岳飞的军队能把他们打回老家,也忘了自己早就不是当年的女真铁骑了。 1217 年,金宣宗真就倾全国之力,派完颜赛不带着十万大军扑向襄阳、枣阳,满以为能轻松抢一大笔。 可他们没想到,南宋京湖制置使赵方早就有防备,不仅没龟缩守城,反倒派孟宗政、扈再兴带着兵出城设伏。 完颜赛不还以为宋军是送死,一头撞进包围圈,结果死伤惨重,连随州都没打下来,几个千夫长级别的将领当场被斩,最后灰溜溜地撤了兵。 第一次南征惨败,但凡有点脑子的都该收手了,可金宣宗偏不,他觉得是运气不好,第二年又接着打。 1219 年那次三路攻宋更惨,东路军在化湖陂被李全截了后路,死伤无数;西路军好不容易打进陕西,又被张威的部队歼灭三千精锐,狼狈北逃。 最惨的是中路军,完颜讹可带着人围了枣阳八十多天,城里孟宗政拼死抵抗,城外赵方调兵夹击,最后三万金兵死在城下,完颜讹可自己骑着马单人独骑跑了回来。 就这战绩,金国不仅没抢到粮食钱财,反而把仅存的一点精锐赔了进去,真是越打越穷,越打越弱。 这时候蒙古那边其实给了金国喘息的机会,成吉思汗带着主力去西征了,把中原的事儿交给木华黎慢慢打理,要是金国能趁机跟南宋缓和关系,集中精力对付蒙古,说不定还能多撑几年。 可金宣宗偏偏一条道走到黑,从 1217 年到 1223 年,年年打南宋,次次都失败。南宋本来还没下定决心联蒙,结果被金国打急了,君臣百姓都恨透了金人,后来蒙古一抛橄榄枝,南宋立马就答应了,金国算是亲手把自己推向了两面受敌的死局。 更荒唐的是,金国还自毁长城。名将仆散安贞好不容易打败了起义的红袄军,就因为打南宋没立功,又被金宣宗猜忌,直接给杀了。 本来能打仗的将领就没几个,这么一折腾,谁还敢为金国卖命?到后来,金国军队里逃兵越来越多,甚至有人直接投降蒙古或者南宋,军队彻底散了架。 到金哀宗继位的时候,金国已经烂透了,河南饥荒更严重,士兵们连饭都吃不上,拿什么抵挡蒙古?这时候再想跟南宋议和,人家根本不搭理。 1234 年,蒙宋联军把蔡州围得水泄不通,金哀宗上吊自杀,金国就这么亡了。回头看看,金国当年要是不盯着南宋打,哪怕跟南宋联手抗蒙,也不至于落得这个下场。 可他们被恐惧和贪婪冲昏了头,以为捏软柿子能续命,没想到软柿子没捏动,反而把自己的命给送了,真是应了那句老话:自作孽,不可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