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泰国正式宣布了 2025年11月13日,泰国商务部国内贸易厅厅长维塔亚功·马尼内特12日向媒体表示,《大米贸易费用部级条例(第2号)》自11月7日起正式实施。(环球网) 曾经的 “大米王者” 泰国,如今会被逼得这么紧。2025 年前 8 个月,泰国大米出口量直接跌了 24%,出口额更是少了三成。 而隔壁越南却趁势超车,前 7 个月就出口了 550 万吨大米,硬生生抢走了全球第二的宝座。更狠的是越南还在拼低价,平均每吨才卖 514 美元,用性价比疯狂抢占东南亚和非洲市场,把泰国逼得没了退路。 屋漏偏逢连夜雨,美国的关税大棒又砸了过来。2025 年 4 月,美国宣布对泰国大米加征 36% 的关税,这简直是拦腰斩断泰国米业的财路。 要知道美国是泰国大米的重要市场,一旦关税落地,享誉世界的茉莉香米会因为价格暴涨失去竞争力,对美出口可能直接停滞。 泰国经济学家早就算过账,这一招可能让泰国 GDP 增速下滑 1.1 个百分点,出口直接萎缩 5%,经济都有陷入衰退的风险。 国内的情况更让人揪心。2025 年年初,泰国稻米价格从一年前的每吨 1 万多泰铢,直接跌到了 6000 多泰铢,腰斩的价格让农民哭都没地方哭。素可泰、彭世洛等多个府的农民,只能聚集到总理府前抗议,要求政府把米价提回到 1 万泰铢。 就在这内忧外患的节骨眼上,泰国的新规终于来了,每一条都精准戳中痛点。农民团体和合作社直接免交出口许可费,真正实现零门槛出口。 这意味着稻农不用再看中间商的脸色,能直接对接国际采购商,手里的茉莉香米能卖出真正的好价钱。东北部乌汶府的稻农合作社已经尝到了甜头,新规刚实施就接到了中国广东和马来西亚的订单,每吨售价比之前多了 120 美元,利润率一下子提升了近三成。 中小出口企业也迎来了救命福利。注册资本 1000 万泰铢以下的企业,出口许可费从 5 万泰铢降到 1 万泰铢,一下子省了 80% 的开支。 这笔钱对利润微薄的中小企业来说,可不是小数目,能直接投入到品质提升和渠道拓展上。曼谷周边已经有 37 家中小米企重启出口业务,专门做有机米、富硒米这些高端品类,避开和越南的低价战。 而注册资本 1000 万到 2000 万泰铢的企业,只需交 3 万泰铢,既没让政策红利失衡,又减轻了企业负担。 这场改革的深意远不止省钱。泰国是想通过激活农民和中小企业,重塑大米产业链。 以前泰国大米全靠大型贸易商主导,产品单一,还容易被市场波动牵着走。现在不一样了,农民能直接卖粮,中小企业能做特色产品,整个行业变得更灵活。 清莱府的 “高山有机米”、素叻他尼府的 “海边富硒米”,都开始通过跨境电商卖向全球,用差异化打造新品牌。 还有企业玩起了创新,用木刻艺术做包装,把农耕场景刻在米粒上,让泰国大米不仅好吃,还更有文化感。 对中国消费者来说,这也是个好消息。以后能买到更多正宗的泰国好米,而且品质更有保障。就像香纳兰这样的品牌,早就通过专属种植基地和严格筛选,把乌汶府的优质香米带到中国,还承诺 “假一赔百万”,让大家吃得放心。 随着新规落地,会有更多泰国优质大米直接进入中国市场,不管是日常煮饭还是做泰式炒饭,都能尝到地道的泰国风味。 泰国这次是真的想通了,不再固守老路子,用一场精准的政策改革,在越南的围堵和美国的关税压力下杀出一条血路。 当农民的积极性被调动,中小企业的创新力被激活,泰国大米不仅能守住市场份额,还能在高端市场重拾优势。 这场 “零费出口” 的破局之战,已经让全球看到了泰国大米的底气,未来的粮贸格局,注定要因这场改革而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