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1805年,河南宝丰知县谢兴峣跪在嘉庆帝面前,按照惯例报上家世。当他说出“家父谢

1805年,河南宝丰知县谢兴峣跪在嘉庆帝面前,按照惯例报上家世。当他说出“家父谢振定”五个字时,嘉庆帝突然笑了:“原来是烧车御史的后人!”这个反应让在场的官员都愣住了。 乾清宫里,38岁的河南宝丰知县谢兴峣跪在嘉庆帝面前。 此时,他刚从河南赶了半个月路进京述职。 当“家父谢振定”五个字从他嘴里吐出来,皇帝突然笑了:“原来是烧车御史的后人!” 谁都知道,“烧车御史”是四十年前得罪和珅的谢振定,没人想到他的儿子能活成今天的样子。 谢振定的“烧车”,是刻在乾隆晚年官场的一道疤。 1790年,时任监察御史的谢振定下班回家,路过前门大街时,被一阵刺耳的鞭声惊住。 和珅府上的管家刘全,正驾着一辆八抬绿呢大轿横冲直撞。 “闪开!瞎了眼的贱民!” 刘全挥着马鞭抽向躲闪的小贩,卖菜老头的竹筐被撞翻,青菜滚得满街都是。 站在一旁的谢振定攥紧朝珠,突然冲上去拦住轿子:“就算你是相府家人,也得守王法!” 刘全斜着眼笑:“你算哪根葱?敢管相府的事?” 谢振定没废话,让随从把刘全拖下来,当街打了几板子。 不是因为嚣张,是因为他“僭制”。 清代官员轿子有严格规制,四品以下不能用绿呢,刘全作为家奴,竟敢越级。 更狠的是,谢振定转身对衙役说:“把轿子烧了。” 点火时,围观的百姓拍手叫好,有人喊“烧车御史”! 消息传到和珅耳里,他气得摔了汝窑茶杯,却不敢公开治谢振定的罪。 谢振定后来被调去地方,再也没回京城。 但他烧的那把火,烧暖了百姓的心,也烧出了谢家的家风。 谢兴峣是在父亲的故事里长大的。 他三岁那年,谢振定抱着他在书房读《尚书》,指着“民惟邦本”四个字说:“你以后要是做官,得把百姓放在心尖上。” 十四岁,谢振定被调往湖南衡阳,临走前把儿子叫到跟前:“为官要清,要硬,清是不拿百姓的一针一线,硬是不向权贵低头。” 谢兴峣没让父亲失望。 三十岁中进士,进了翰林院当庶吉士。 这是清代文官的“精英班”,全国每年只录百余人,平均年龄四十岁以上。 他在翰林院修了五年《清高宗实录》,却主动申请外放:“我要去地方,做些实在事。” 1800年,谢兴峣到河南宝丰当知县。 上任那天,县衙的积案堆得像小山,最老的一件是五年前的一桩田产纠纷,原告被告都熬白了头。 他把铺盖卷搬到衙门厢房,天不亮就升堂,晚上举着油灯翻卷宗,八个月里把三十多件积案全审结了。 更奇的是,没有一人上诉,因为判决公道得连败诉方都服气。 宝丰靠汝河,每年雨季必闹水患。 谢兴峣带着衙役沿着河道走了三百里,把该修的堤坝标在地图上。 工程要钱,他把自己三年的俸禄全贴了进去,终于筑起三十里长的防洪堤。 完工那天,百姓给他立了生祠。 1805年的京察,河南巡抚吴熊光把谢兴峣列为“卓异”,全省只有三个名额。 谢兴峣带着“卓异”的考语进京,没想到会跪在嘉庆帝面前。 当他说出“家父谢振定”,皇帝的笑里有感慨,有欣慰。 嘉庆帝后来对军机大臣说:“谢振定当年烧车,是替我出了口气;现在他儿子在宝丰做的好事,才是替百姓办事。” 谢兴峣的提拔不是巧合。 清代官场讲究“论资排辈”,但更讲究“政绩说话”。 他从七品知县直接升为四川达州直隶州知州,连跳四级,靠的是宝丰的三十件积案、三十里河堤,靠的是百姓的口碑。 到四川后,谢兴峣依然保持着父亲的硬气。 达州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匪患猖獗,他带着乡勇剿匪,半年就平定了三股势力。 又兴办义学,让少数民族子弟读书识字。 三年后,他升任成都知府,再后来做到陕西按察使,主管一省司法,成了封疆大吏。 1833年,谢兴峣任裕州知州时,又一次面圣。 道光帝坐在御座上,听他说完家世,笑着说:“我小时候就听说谢御史烧车的事,心里佩服得很。” 此时的谢兴峣,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从翰林院外放的年轻知县。 道光帝的话,不是客套。 谢振定的“烧车”,早已成了清代官场的“廉政符号”。 而谢兴峣的政绩,是对这份符号的最好注解。 皇帝需要的不是只会拍马屁的官员,是能做事、敢做事的清官。 而谢氏父子,刚好符合这个标准。 这对父子,用两代人的坚守,写就了清代官场最动人的佳话。 谢振定的“烧车”,是对权贵的反抗,谢兴峣的“实干”,是对百姓的负责。 他们没留下万贯家财,却留下了最珍贵的家风。 做官先做人,做人要守心! 主要信源:(中华网热点新闻——历史上谢兴峣为何面见嘉庆后就被连升三级官职)

评论列表

再贱就再见
再贱就再见 9
2025-11-15 17:40
一个九品知县居然能见着皇帝,

火山 回复 11-15 19:58
是被举荐进京的

用户18xxx77 回复 11-15 22:49
知县是七品官,清朝定期考核官员,政绩优秀的会被推荐,有时候皇帝会见他们。

任逍遥
任逍遥 8
2025-11-15 19:27
因为他被河南巡抚定为卓易三人举荐进京
神经蛙
神经蛙 6
2025-11-15 18:44
没有一人上诉,是因为案件双方当事人已被拖的疲惫不堪了,盼望早日解脱,前任知县用拖字诀让难以调解的纠纷自生自灭,谢兴峣只是捡了现成。
潇逸
潇逸 3
2025-11-15 22:17
1833年怎么又降成知州了
肖华
肖华 2
2025-11-15 20:57
和珅府上的管家刘全,正驾着一辆八抬绿呢大轿横冲直撞。这个轿子是内燃机的吗?

用户12xxx98 回复 11-15 22:21
不是,装的是新能源电车

龙晓
龙晓 2
2025-11-15 23:44
请解释“和珅府上的管家刘全,正驾着一辆八抬绿呢大轿横冲直撞”
无名
无名 1
2025-11-15 22:43
AI仿古文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