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乾隆为什么不喜欢雍正这个父亲?乾隆在位期间, 处处都说自己的圣祖爷爷 ,大清第一

乾隆为什么不喜欢雍正这个父亲?乾隆在位期间, 处处都说自己的圣祖爷爷 ,大清第一巴图鲁, 对康熙是无比的崇拜, 甚至还立下誓言自己在位时间 绝不超过圣祖康熙爷, 但对于父亲雍正, 却很少提起 ,如果没有雍正, 哪来的康乾盛世没有雍正 ,清朝可能在康熙后面就要走向衰落, 雍正用13年还了老爸60年的账 ,给儿子存了一辈子钱, 可以说是真正为清朝延续了一百多年的辉煌。 这话一点不假!康熙晚年倦政,九子夺嫡闹得朝堂鸡飞狗跳,官员贪腐成风,国库空虚得只剩700多万两白银,民间土地兼并严重,百姓怨声载道。雍正接手的哪里是太平盛世,分明是个烂摊子!可这位皇帝硬是凭着一股子狠劲,宵衣旰食十三年,硬生生把清朝从崩溃边缘拉了回来。 他推行摊丁入亩,取消人头税,让无地农民不再流离失所;搞火耗归公,堵住官员贪腐的漏洞,还发明养廉银,既敲打了贪官,又给清官留了活路;设立军机处,把权力集中到中央,办事效率提得飞快。那些年,雍正每天只睡四个时辰,批阅奏折常常到深夜,朱批字数比奏折原文还多,连吃饭都在琢磨国事,活活把自己熬成了“工作狂皇帝”。 可就是这样一位劳苦功高的父亲,在乾隆眼里却处处“不讨喜”。雍正性情刚猛,手段凌厉,处理贪官污吏从不手软,连皇亲国戚都照办不误,朝堂上人人自危;而康熙晚年宽和,经常南巡体察民情,留下了“仁君”的美名。乾隆打小跟着康熙长大,耳濡目染的都是爷爷的宽仁与威严,自然觉得父亲的严苛太过“不近人情”。 更关键的是,乾隆想做的是“太平天子”,要的是风花雪月、万民称颂的盛世景象。雍正留下的充盈国库、清明吏治,成了他挥斥方遒的资本,可雍正的执政风格却成了他的“反面教材”。乾隆刚继位,就悄悄推翻了父亲的不少政策,赦免了被雍正打压的宗室大臣,还公开说“治天下之道,当以宽为本”,明里暗里都在和父亲划清界限。 有一次,乾隆和大臣闲聊,说起康熙南巡的盛况,满脸向往;可提到雍正,只淡淡一句“皇考在位日浅,勤于政事,未有南巡之举”,语气里的疏离藏都藏不住。他甚至不愿多提雍正的功绩,仿佛“康乾盛世”是爷爷和自己一手造就,父亲只是个可有可无的过渡。 可乾隆忘了,没有雍正十三年的“铁腕革新”,没有那存下的6000多万两白银,他哪来的钱修园林、办南巡、征西域?康熙留下的烂摊子,是雍正用血汗收拾干净的;他能安心做六十年太平天子,全靠父亲替他铺好了路。雍正就像个默默付出的“老黄牛”,把最苦最累的活都干了,却没能得到儿子一句真心的认可。 其实乾隆对雍正的“不喜欢”,本质上是对其执政风格的否定,更是一种年轻气盛的傲慢。他崇拜康熙的宽仁,却不懂雍正的严苛背后是无奈与担当;他享受着盛世的红利,却不愿承认这份红利的源头。直到晚年,乾隆回顾一生,才隐约意识到父亲的不易,可那份迟来的认可,终究没能说出口。 历史从不骗人,雍正的功绩或许被儿子刻意淡化,但他为清朝续命百年的事实,早已刻进了史书。没有雍正的“承上启下”,就没有真正的康乾盛世,这一点,无论乾隆是否愿意承认,都是无可辩驳的真相。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