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跳水冠军郭晶晶以2亿高价代言蓝月亮,谁知初期销量惨淡,公司亏损的一塌糊涂。然而,老板却表示:“亏得好,亏得越多我越高兴!” 蓝月亮这家公司起步于1992年,那时候罗秋平从化工研究所跳出来单干,先从洗手液和柔顺剂这类小众产品入手。市场当时被宝洁、联合利华这些外资巨头霸占着,本土品牌想分杯羹难上加难。 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闹得热火朝天,郭晶晶作为跳水界的顶流,风头正劲。蓝月亮瞅准机会,花2亿人民币签她代言洗衣液,这笔钱在当时可不是小数目,公司上一年总营收才4亿左右。代言费直接占了营收的一半,简直是下血本。 郭晶晶的形象清新、专业,配上奥运余热,广告一播出就铺天盖地。但问题来了,消费者对洗衣液这玩意儿还不熟,大家习惯用便宜的洗衣粉,觉得液体产品贵又不值。初期销售根本起不来,经销商库存堆积,资金链吃紧,公司报表上亏损数字直线上升。 外界看着都替他们捏把汗,有人说这企业怕是撑不过两年。罗秋平却不当回事,他公开表示这种亏是战略需要,越亏越能抢占先机。其实这背后有高瓴资本张磊的点拨,他劝罗秋平别纠结短期利润,先砸钱教育市场,让蓝月亮成为洗衣液的代名词。 蓝月亮当时在洗衣柔顺剂上有口碑,但要转型洗衣液,就得冒风险。张磊的逻辑是,国际巨头反应慢,你先冲进去占坑,等他们醒过神来,你已经站稳脚跟了。这套思路在当时挺前卫,很多企业老板还停留在稳扎稳打的阶段,不敢这么烧钱。 初期虽亏,但宣传没停,电视、超市堆头、社区活动到处可见。消费者慢慢接受新品类,从陌生到试用,再到习惯购买。两年后,市场风向变了,洗衣液渗透率从个位数蹿到20%以上。蓝月亮凭借前期铺垫,份额直接冲到40%,把宝洁和联合利华甩在身后。 这波操作让蓝月亮从边缘玩家变成行业老大。高瓴资本2010年正式投资,持股10%,张磊的投资眼力劲儿又一次得到验证。罗秋平夫妇也因此身家暴涨,蓝月亮2020年港股上市时,市值一度近千亿港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