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几百亿斤粮食说不要就不要了?数万名官兵和农民辛苦开垦半个世纪,能养活一亿人的中国

几百亿斤粮食说不要就不要了?数万名官兵和农民辛苦开垦半个世纪,能养活一亿人的中国粮仓 “北大仓”,为何要“退耕还荒”?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黑土地每形成一厘米土层,需要两三百年时间,可短短几十年开垦,就让它从半米厚瘦成了两三寸,有机质含量原本能达到10%,现在有些地方只剩3%,就像人体检报告上的指标一路下滑,怎么补都补不回来。   土壤变瘦不是唯一的麻烦,翻开表层黑土,以前能滚出半截蚯蚓,现在挖半天找不到一条,这些看不见的生物才是土地活力的真正标志,它们消失了,意味着整个地下生态系统都在崩溃,下一场雨,表层土就顺着垄沟往下淌,一年能冲掉半厘米,流失速度比生成快几百倍。   三江平原的沼泽地曾经连成片,像一块巨大的海绵,吸水蓄洪还能涵养水源,可为了多种地,不到四十年就挖掉了八成湿地,没了这层缓冲,雨季洪水直接冲毁农田,旱季地里干得裂开大口子,2021年五九七农场54天没有效降水,靠近湿地的管理区降水量明显更高,才知道湿地不只是风景。   丹顶鹤和东方白鹳本来常在沼泽筑巢,后来耕地扩张,这些鸟几乎绝迹,连带着水里的鱼也少了大半,整个生态链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下去,等到2021年挠力河湿地退耕还湿后,消失多年的震旦鸦雀开始营巢,2022年还发现了新昆虫物种,直接以地名命名。   产量下降后,农户开始大量使用化肥,这东西见效快,但治标不治本,用量越来越大,土壤利用率却越来越低,多余的化肥随雨水流进江河,不仅污染水源,还让土壤变酸变硬,形成恶性循环,有机质每下降1个百分点,作物产量就得降13%到20%,最后就是越瘦越喂,越喂越瘦。   这时候才明白,粮仓的根基是黑土和湿地,如果把这两样毁了,别说养活别人,将来可能连自己都喂不饱,退耕还荒不是放弃良田,而是给土地休养生息的机会,挠力河保护区从2014年开始试点,到2021年退了18万多亩,效果立竿见影,河水变清,芦苇又长起来。   退地也讲科学方法,轻度退化的湿地让它自己恢复,重度的就修水文廊道,种本土植物,红卫管理站种的芦苇和鸢尾,既能固土又能当药材,黑土地这边推广秸秆还田,连续16年能让严重退化土壤的有机碳从4.2g/kg涨到12.1g/kg,再过20年就能养回大半肥力。   八五三分公司搞起标准化种植,技术员带着土壤检测表上门,连播种深度都有专门的尺子,这不是瞎折腾,而是用数据说话,挠力河保护区表层土壤里存了1.6亿吨有机碳,碳汇价值能达到67亿到85亿元,生态账和经济账都能算过来。   野生动物救护站这几年救了200多只动物,光2023年就救了44只,以前得自费筹建的救治点,现在成了全省收容站,还专门建了模拟丹顶鹤栖息地的微湿地,这些变化都发生在退耕还湿之后,证明给大自然一个机会,它就能还你一份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