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安军营村通过农业碳汇交易平台实现生态价值转化,村民获得碳汇分红。图为军营村茶园。夏海滨摄
上个月在天津举办的全国农村产权交易市场规范发展交流会上,农村产权交易“厦门模式”入选全国典型经验。
加快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是为了规范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行为,提高农村要素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近年来,厦门市通过建立城乡统一的产权交易市场,推动城乡资产出让、出租公开交易,打破信息壁垒,让村民共享发展红利。
厦门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自运行以来,累计完成农村集体资产进场交易成交金额达12.5亿元,逐步构建起“全覆盖、全要素、全监管”的农村产权交易大市场。
破堵点
降费提速带动更多交易进场
2022年12月,厦门市入选福建省首批11个试点市、县,开展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试点。2023年11月,厦门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正式揭牌成立,依托覆盖发布交易信息、受理咨询申请、协助产权查询、组织交易、出具交易鉴证书,以及协助办理产权变更登记与资金结算等全流程服务的交易平台,为农村资产流转搭建坚实基础。
“2024年,厦门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共完成交易85宗,总成交金额3.16亿元;今年前10个月,累计通过交易中心成交256宗交易,金额达9.499亿元,平均溢价率11.15%。”在厦门市农业农村局经管站站长钟华看来,成交数量和金额双双实现增长,得益于找准交易痛点堵点,多管齐下打造高标准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的系列举措。
厦门市农业农村局以“降本、规范、提效、便民”为抓手,推进交易市场建设。以降本为例,厦门对照全国市场行情,全面降低农村产权交易入场收费标准。同时,新设特殊交易方式(公开协商交易定向磋商)。一系列降费让利的行动,增强了交易主体的信心,带动更多农村产权交易进场。
厦门还通过出台《农村集体资产流转交易工作指南》《中介服务机构入驻管理办法(试行)》,增加公开协商等交易方式,完善中介机构服务机制,规范交易全流程。同时,着力流程提速,一般交易流程和公开协商方式场内交易时间分别仅需9个工作日和3个工作日,较原来15个工作日大幅缩短。今年6月,厦门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升级为独立门户网站,新增的“政策查询”“服务指南”“项目推荐”等便民栏目,配合独立的“竞价大厅”,使网站功能布局更加清晰合理。
抓重点
数字赋能加速农村资源流转
建立完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有利于促进农村资源要素有效配置、合理利用,创新农业、农村投融资机制,实现农村产权流转交易阳光操作……这些,都离不开数字技术的应用赋能。
“我们把数字化应用作为农村产权交易的关键抓手,打造推行统一收件、统一挂牌、统一交易、统一结算、统一鉴证的交易市场,构建‘网络化交易、电子化监管、数字化成效’农村产权交易体系。”厦门市农业农村局经管站副站长何曼生告诉记者。
数字赋能,激活了集体资产“增值引擎”,加速助力乡村振兴。在湖里区金山街道金湖社区,社区股份经济联合社所属的金湖社区配套商业店面,通过交易市场公开挂牌交易,数字化网络竞价轮数达740轮,32处店面总成交金额1029万元,总增值率33.8%,通过“数字化阳光进场交易”实现了村集体经营性资产的保值增值。
湖里区禾山街道钟宅畲族社区新家园租赁农村产权交易项目通过公开数字化竞价,农村集体资产增值1900万元,成交总额达1.38亿元。
阳光交易不仅把好农村集体资产的“卖”关,还拓展到村集体资产的“买”关,海沧区后井村集体所属采购项目通过厦门产权交易中心数字化竞价,节约资金达40%。
以“智”提效的同时,厦门创新服务,成立以党支部书记为组长、党员业务骨干为成员的“党员农交先锋队”,深入农村一线,加大农村产权交易廉政制度宣传力度,并为村集体免费提供“上门安装招租宣传广告设施”专项服务,“上门服务、下沉交易”成为厦门市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的重要标签。
拓亮点
农业碳汇提升交易“含绿量”
今年5月,全国首创的“水行政执法+碳汇交易”模式迎来首单交易。厦门一名当事人向交易平台出具自愿认购碳汇委托书,自愿认购彭阳县李岔小流域治理所产生的483.88吨水土保持碳汇,以购买碳汇的方式履行赔偿义务。截至目前,彭阳县先后与交易平台完成了3笔水土保持碳汇交易,累计实现交易金额120.6万元。
宁夏固原市彭阳县水土保持工作站副站长杨晓彤对此感叹道:“这次交易实现碳票变钞票的转化,增加了村集体收入,通过碳汇收益,我们也针对性探索了‘水保+’流域治理新模式,推动水土保持与农文旅深度融合。”
在厦门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的创新版图上,农业碳汇交易是一抹亮眼的“生态绿”。“我们通过创新‘碳汇+农交’模式,把碳汇作为农村产权交易的标的,运用农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提升农民绿色收入。”交易平台负责人连炜介绍说,这一探索也在积极推动厦门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拓宽服务半径,实现“区域化交易、国际化交流”。
作为厦门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交易平台设立的全国首个农业碳汇交易平台目前已累计交易达35万吨,为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去年12月,全国首单土壤改良农业碳汇交易完成,本次泉州惠安县走马埭现代农业示范区土壤改良农业碳汇交易共5643吨;厦门港务集团通过购买厦门市同安区14369吨农业碳汇,抵销了“泽平轮(厦门—秘鲁)”海运航线产生的碳排放;中欧班列(中国—俄罗斯)运用农业碳汇抵销了产生的8965吨碳排放……
“碳”路先行,点绿成金,厦门还将依托厦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提升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的“含绿量”,释放农村要素资源的“含金量”,构建“立足厦门、服务两岸、对接全国”的农村产权交易要素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