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南昌起义的主要将领中,走出了多少开国将帅?可谓是群星璀璨! 一九五五年授衔那

南昌起义的主要将领中,走出了多少开国将帅?可谓是群星璀璨! 一九五五年授衔那天,七位元帅站在台前:朱德、贺龙、刘伯承、林彪、陈毅、聂荣臻、叶剑英。灯光一打在肩章上,很多人只看见军衔亮,却没往回想,这几个人的轨迹,有一处交汇点: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南昌城。 后来细细往档案里抠数,一场起义里走出二十九名开国将帅:七位元帅、四位大将、五位上将、八位中将、五位少将,这成色,任谁看都得感叹一句“将星一锅端”。 再把时间拨回一九二七年。 国民党“清党”,“七一二”“七一五”接连落锤,共产党人一批批倒下,中共中央只能从上海撤到武汉。武汉成了风口,也是兵力的汇集地。周恩来接过中央军事部的担子,心里明白,靠嘴上讲道理已经走不下去,只能盯紧军队,把手上还能调动的兵点清。 贺龙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就驻扎在这一带。蒋介石派人送来巨款和官帽,汉阳兵工厂、武汉卫戍司令的头衔都摆上了桌面,贺龙一句话顶回去,把路走死在共产党这边。 朱德早年当过滇军旅长、昆明警察厅长,在德国入党,回国后参加北伐,一九二七年初在南昌身兼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团长和公安局长,被“礼送出境”后,六月跑到汉口,参加秘密会议,提出在江西发展武装。没多久又按中央安排回到南昌,在江西大旅社落脚,一边“探亲访友”,一边摸清城里碉堡、火力点和街巷地形,亲手画出布防图。 刘伯承一九二六年入党,很快被任命为暂编第十五军军长,这是共产党人在国民革命军里拿到的第一个军长位子。 他绕一圈赶到武汉,同周恩来把形势捋完,就以“养病”为由告假,悄悄坐江轮顺水去南昌。 聂荣臻在法国勤工俭学时入党,回国后在黄埔军校当政治教官,北伐军打下武汉后,担任中共湖北省委军委书记,管着驻汉部队的秘密组织。 中央准备在南昌举事,他同贺昌、颜昌颐组建前敌军委,到九江向叶挺等人传达时,只反复叮嘱一句:什么时候动手,得听中央统一命令。 叶剑英在北伐里任第一军总预备队指挥部参谋长,打下南昌后升任新编第二师师长。 “清党”以后,他通电反蒋,到武汉任第四军参谋长,在白色恐怖里秘密入党,跟着第二方面军“东征讨蒋”到了九江。林彪刚从黄埔四期毕业,在第四军第二十五师七十三团当连长,参加“二次北伐”后又随军东下来到马回岭。 陈毅早年赴法勤工俭学,回国后在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负责党委工作,公开身份只是政治部准尉文书,所在教导团被编入第二方面军,也向九江靠拢。 那年夏天,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拍板:以贺龙第二十军、叶挺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朱德掌握的第三军军官教育团为骨干,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名义上挂“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牌子,由周恩来亲自去九江、南昌部署。汪精卫跑到庐山,打算借张发奎的手,把贺龙、叶挺调到德安“开会”,顺手摘掉军权。叶剑英闻到不对劲,在九江城外甘棠湖上约贺龙、叶挺划小船,三个人在水面上把话说死:不上庐山,不去德安,顺着南浔铁路,部队直接拉去南昌。这场后来被叫“小划子会议”的谈话,等于在暗处把起义主力从套子里拽出来。 南昌城里,江西大旅社成了前敌委员会的“临时司令部”。周恩来挂帅,贺龙当起义军总指挥,刘伯承担参谋长,叶挺、朱德各带一块兵。 贺龙听完计划,扔下一句“成功也干,失败也干,不行就上山”,算是把退路想明白了。 起义原定八月一日凌晨四点开火。七月三十一日晚,朱德按老习惯请滇军几个团长喝酒,本想再麻痹一下,结果第二十军一位云南籍副营长赵福生突然跑来透风,说共产党“明晨四点要暴动”。 朱德送走客人,当晚赶到第二十军军部,前敌委员会连夜商量,临时把起义时间提前到凌晨两点。 两点一到,南昌城里就像被同时捅破。 起义军大约两万人,主要来自国民革命军里的共产党力量和同情者。 第二十军第一、第二师扑向旧藩台衙门、大士院街、牛行车站,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攻打松柏巷天主教堂、新营房、百花洲,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几百人做辅助性战斗。打到拂晓,城里敌军基本被缴械,三千多守军丧失战斗力,南昌短时间握在起义军手里。 马回岭方向,聂荣臻在周士第等人配合下,争取到第二十五师两个团和一个重机枪连,大概三千人。听到南昌打响,他和周士第率队登车南下。 张发奎和李汉魂带卫队乘火车追赶,七十三团殿后打得很狠,两人被逼得跳车逃走,卫队被缴械,火车被夺,林彪在这场阻击战里露了锋芒。 起义只在城里站稳了一小会儿,很快就面临围攻。 汪精卫急令各路人马进攻南昌,起义军不得不撤出。叶剑英劝张发奎,别一头扎在“剿共”上,不如跟着起义军南下广东,打“援师讨逆”的旗号,顺手争广东地盘。 张发奎算账以后,真把兵锋转了方向,这一松一紧,为起义军撤离赢下了宝贵时间。 撤出南昌后,部队整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 这支小队伍后来走过湘南、井冈山、中央苏区,慢慢成了人民解放军的一块硬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