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纽约新任印裔市长誓言终结特朗普式的亿万富豪腐败

11月4日,纽约沸腾了。一位32岁的印度裔年轻人站在胜利台上,对着镜头直呼特朗普的名字:“唐纳德·特朗普,我知道你在看电

11月4日,纽约沸腾了。

一位32岁的印度裔年轻人站在胜利台上,对着镜头直呼特朗普的名字:“唐纳德·特朗普,我知道你在看电视——送你四个字:开大声量!”

全场欢呼雷动。他叫佐赫兰·马姆达尼,一个自称“民主社会主义者”的印度移民之子,以50.4%的得票率,成为纽约新任市长。

他誓言:终结“特朗普式的亿万富豪腐败”。要追责黑心房东,要堵住富豪逃税漏洞,要让纽约“由移民领导、为移民服务”。

听起来热血沸腾,对吧?

但别急着鼓掌——在美国的政治棋盘上,“反腐”从来不是动真格的游戏,而是身份政治的新包装。

“反腐”口号很响,可谁敢动真正的金主?

马姆达尼口中的“特朗普们”,真的是指特朗普吗?不,他指的是整个华尔街—硅谷—地产寡头联盟——那个连拜登都不敢轻易招惹的资本集团。

可讽刺的是,就在他高喊“终结富豪腐败”的同时,他的竞选资金里,不乏来自金融圈和科技新贵的匿名捐赠。而纽约市议会过去十年推动的“房产税改革”“空置豪宅征税”等提案,无一例外被地产利益集团轻松瓦解。

更别说——美国联邦税法本身就是为富豪量身定制的。巴菲特曾自嘲:“我交的税率比我秘书还低。”这不是漏洞,这是制度。

所以,马姆达尼的“反腐”,更像是用道德修辞掩盖结构性无力。他能罚几个小房东,但动不了贝索斯、布隆伯格,更动不了掌控美联储和财政部的那群人。

移民身份成“政治资产”,却难改系统性排外

“从今晚开始,由一个移民来领导这座城市!”——这句话赢得满堂彩。

但别忘了:在美国,移民可以当市长,却永远进不了权力核心圈。奥巴马是黑人,但华尔街还是白人的;哈里斯是印度裔,但五角大楼的作战室依然由西点军校校友把控。

马姆达尼的胜利,与其说是“移民崛起”,不如说是民主党在身份政治赛道上的又一次精准投放:用少数族裔面孔,安抚底层选民;用“反特朗普”口号,凝聚自由派基本盘。

可现实呢?纽约的贫富差距仍在扩大,流浪汉数量创历史新高。

美国的问题,从来不是换谁当市长、谁当总统,而是整个系统早已被资本绑架。无论是特朗普的民粹,还是马姆达尼的“社会主义”,最终都只能在资本划定的红线内跳舞。

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