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聊点不正经的黑料儿。主菜上桌前,先给象友们上点正经开胃汤。
嘉靖三十二年,海瑞二次殿试落榜。心灰意冷之下,于次年闰三月,申请去福建南平县当教谕。在当教谕期间,海瑞教导当地学生要秉持文人风骨,不要对上级轻易下跪。
有一回,朝廷派御史到南平县视察教学工作。海瑞一行三人陪同,左右副手见到御史后,双膝“噗通”跪地,唯独海瑞杵在中间站着作揖。御史见海瑞如此“傲慢”,调侃说“你们仨站成一排,像极了一个山字型笔架”。
“海笔架”三个字,从此火遍大明。
毕竟,明朝276年就出了海瑞一副“笔架”。很多明朝历史人物的绰号,说出来能让人“瞳孔地震”。
成化皇帝是一位醉心于“床笫之乐”的帝王。他好色倒不是“妻妾成群,荒淫无道”,而是太爱比自己大十七岁的万贵妃。
年龄方面,万贵妃“正当时”。面对心爱女人的“无理索取”,纵使成化皇帝拼尽全力也难以“应酬”,可他不想辜负心爱之人的一片深情。
很快,成化的难言之隐被文渊阁大学士万安洞悉。万安动用了所有关系,替成化皇帝搜集到了一副“妙药奇方”。成化试过之后,深表满意。作为回报,名臣商辂辞官后,万安成功接任首辅大位。
当上首辅后,万安品尝到了“抄小路,走捷径”的甜头,再也无心打理朝政,一门心思用在逢迎成化帝身上。
按照明朝规制,如果有重要事情发生,皇帝要与阁臣对面“召对”,相互提问对答,共同商议对策。
朱见深的首辅是商辂、彭时,二位都是有真才实学的牛人,朱见深跟他们交流感觉压力太大,一旁列席的万安,总是时刻盯着朱见深的状态,察觉到朱见深扛不住阁臣追问时,就跳出来山呼“万岁”带头“退朝”。
一回两回就罢了,万安老是这样干。久而久之,大伙就给他起了一个“万岁阁老”的绰号。意思是,除了山呼“万岁”,啥用没有。

俗话说,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万安给成化皇帝进献“妙药奇方”,可能是惹怒了朱家先帝们,从而遭了报应。六十岁时,万安跟成化帝得了一样的“疑难杂症”,遍寻神医,束手无策。
这事真把万阁老急坏了。拼命巴结一辈子,赚得钵满盆满和妻妾成群,计划退休后好好享受一下。还没等退下来,就无缘“齐人之福”了,这该如何是好。
老万的门生兼师爷倪进贤心疼主子的遭遇,就给万安送上了一剂秘方。没想到,药方奇效无比,万安“洗之,复起”。倪进贤因进献神药有功,被万安举荐成为庶吉士,后晋升御史。
类似故事还有很多。嘉靖一朝,无锡出了一位奇人,叫顾可学。老顾考中进士后,由于朝中没人,被下放浙江当了一名参议。此人奇贪无比,仕途第一站就栽了,刚上任就将黑手伸向了仓库,被人揭发弹劾,遭罢官居家二十年。
老顾被革职后,心想这辈子可能就完了,反正居家无事可做,机缘巧合迷上了玄学,整天神神叨叨冒充得道高人,一门心思钻研炼丹修仙。
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状元。连顾可学自己做梦也没想到,远在庙堂顶尖的嘉靖皇帝也遁入了道门,追求长生不老。顾可学得知这个情报后,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样,炼起丹来更加疯狂。
过去是爱好,后来纯粹是为了咸鱼翻身。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无数次实验,顾可学终于从童子尿中练出了一种长生不老之药。
实际上,哪是什么长生不老之药,就是中医上讲的“秋石”。顾可学花重金买通严嵩,将“秋石”进献给嘉靖帝。嘉靖服用后,顿感神清气爽。一高兴,给顾可学封了一个礼部尚书。
合该顾可学走大运,“秋石”这东西就是祛火润肺消肿的药材。嘉靖帝整天服用丹药,体内火气不大才怪呢。顾可学研究的“秋石”,正好给嘉靖“对症下药”了。
顾可学凭借“童子尿提纯技术”平步青云,但坊间从此多了一位“炼尿尚书”。
万安、倪进贤、顾可学好歹跟古典科学沾点边,下一位登场的神人就更离谱了。

京师宛平县有一位太学生,叫宋一鹤。崇祯三年,宋一鹤鸿运当头,参加顺天府乡试,一下考中举人,因粗通兵事,花钱运作去了汝南担任兵备一职,主要负责镇压信阳一带的流寇作乱。靠镇压流寇有功,一路干到湖广巡抚。
崇祯十二年,张献忠在湖广一带闹事儿。杨嗣昌以“督师辅臣”身份,到湖广征饷平寇。宋一鹤刚好是湖广一哥。二人见面,宋一鹤向杨嗣昌问好,开口便是“卑职宋一鸟见过督师大人”。
开口即王炸,把杨嗣昌整得一愣一愣。见杨嗣昌没有反应过来,宋一鹤补充说到:卑职这是避“总督大人”名讳。
杨嗣昌之父叫杨鹤,十年前当过陕西三边总督,因平寇不力被崇祯革职流放江西。“宋一鹤避讳之事”在湖广传开后,坊间就把“宋一鸟”当中的“一”字给省了,改成了“宋鸟”,因鸟(niǎo)还有另一个“d”开头的发音。
宋一鹤,喜提“送鸟巡抚”外号。
无耻归无耻。马屁能拍到这种程度,也不失为“登峰造极”之造诣。由于宋大人让杨嗣昌心情极度舒畅,在杨嗣昌保举下,“宋一鸟”连升三级。
外界怎么笑话,宋大人根本不会往心里去,“鸟”就“鸟”呗,跟荣华富贵、升官发财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在物比起来,一个外号算个“鸟”啊。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