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泊牛渚怀古
【唐】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诗人李白,在一年的秋天乘船在长江游览,到了安徽当涂西北的牛渚山时,天色黑了下来,他只好停泊下来在此过夜。
夜色斑斓,长江水面上五光十色。李白来到了船上眺望夜空,眼前一片碧水蓝天,万里无云,脚下长江水浩浩东流。
此时李白思绪万千,这里不是当年“谢尚闻袁宏咏史”的地方吗?
据史料记载:
二百多年前的东晋时期,有一位叫谢尚的镇西将军镇守在牛渚山一带。这一天傍晚,谢将军酒后来到牛渚山下的江岸,登上船迎着秋风赏月。
这时,远处来了一队运粮的船队,船上的灯像点点繁星飘散在江面。船队慢慢地漂泊过来,忽然谢将军耳边传来了朗朗的读书声,咏颂的是西汉初年陆贾劝陈平、周勃和睦相处,团结一致,从而平定吕氏叛乱的史事。
谢将军感到很奇怪,运粮的船上都是些靠出苦力吃饭的穷人,怎么会有人能吟出这样的好文章?于是他忙令侍卫去问个明白。
侍卫回来报告说:“读书人是船上的小搬运工,名字叫袁宏,因为父母双亡,家境贫寒,只好靠在船上运送粮食生活。”谢尚马上令侍卫把他叫来。
不多时,一个衣衫破旧,但非常英俊的少年郎来到了谢尚面前,谢将军问他方才读的什么书,他回答说:“是自己写的《咏史》诗。”
谢将军非常吃惊,一个贫穷的无依无靠的少年,能这样刻苦读书,而且能写出这样的好文章,真是难能可贵。
于是两人谈论诗文,说古道今,很高兴地促膝长谈。谢尚发现袁宏知识渊博,很欣赏他的才华,两个人一直谈到第二天天明。
谢尚这个朝廷大将,不嫌袁宏是个贫苦的农家孩子,很愿意同他交往,袁宏也很钦佩谢将军为人的坦诚,两个人此后便经常到一起谈古论今,成了好朋友。谢尚经常帮助袁宏,并到处推荐宣传这个有志青年的才华,使他声名大振,后来成了东晋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
李白触景生情,心潮翻滚,思绪万千。从眼前的牛渚山秋夜景色联想到往古,又从往古回到现实的今天,然后回房提笔写下了这首《夜泊牛渚怀古》诗。
这是一首抒发不遇知音之伤感的沉郁悲愤的诗作。首联开门见山点明“牛渚夜泊”及其夜景:秋天月夜,舟泊牛渚,自然而然地想起同样秋月舟中,袁宏见知于谢尚的故事。诗人将寥廓空明的天宇和浩渺苍茫的西江在夜色中融为一体,渲染环境气氛。颔联由望月过渡到怀古,揭示主题。同是牛渚之地,同样是这轮明月之下,袁宏因吟诵自己作的咏史诗而遇到谢尚时来运转,但自己游西江,秋月依旧,那位奖掖人才的谢尚却再也见不到了,所以只能“空忆谢将军”。颈联由怀古回到现实,发出感慨:自己虽然亦能高咏,却不能像袁宏一样遇到知音,政治理想也只能是像这西江之水,付诸东流了。尾联宕开写景,想象明朝挂帆远去时秋风萧瑟,两岸枫叶纷纷飘落的情景,烘托不遇知音之凄凉寂寞。惆怅之情,不可名状。
本诗写景清新隽永而不粉饰,即景生情,景中寓情,江上枫叶纷纷飘落的萧瑟画面,溶进了诗人多少的辛酸和感慨。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唐】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大诗人李白不论在什么处境下,都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高兴时借酒助兴,失意时借酒浇愁。
李白在长安时,留下了不少轶事。他被唐玄宗封为翰林供奉后,无非是写写文告,以文学词章为君王点缀点缀,平时没有什么公务,为了排愁解闷,他经常与贺知章等一些朋友出去饮酒吟诗。
有一天,宫中牡丹盛开,唐玄宗和杨贵妃在沉香亭前赏花,并命李龟年带领十六名水平最高的梨园弟子奏乐唱歌。乐师们各执乐器,正准备演奏,唐玄宗说:“对着美丽的牡丹,漂亮的贵妃,怎么能唱旧歌词呢?还是把李白请来,让他填新词吧!”
李龟年不敢怠慢,带了几个内侍,匆匆赶到翰林院,可翰林院人说:“李白一大早就出去喝酒了!”李龟年找遍了长安街上有名的酒楼,终于找到了李白。这时,李白已喝得酩酊大醉。
李龟年走上前去,大声宣诵:“奉皇上旨意,宣李学士立刻去沉香亭见驾!”
李白微睁醉眼,半理不睬,口中念念有词:“我醉欲眠卿且去!”说完,便睡着了。
李龟年无奈,只好叫随从们七手八脚把李白抬下楼,扶上马背,送到沉香亭前。
唐玄宗看到李白醉得像一堆烂泥,便命人在地上铺了一块毛毯,让李白睡在上面,并亲自用袖子擦去李白口角的涎水,又吩咐端来醒酒汤,让李白喝下。杨贵妃说:“我听说冷水喷面可以解酒。”于是,当时著名的歌唱家念奴含了一口水,喷到李白脸上,李白才从醉梦中惊醒。
唐玄宗、杨贵妃、李白等人来到牡丹花前,李白脸露笑容,一挥而就,写下了三首著名的《清平调》。
唐玄宗看歌词美丽流畅,称赞不已,立即叫李龟年配曲演唱。唐玄宗也情不自禁,拿起玉笛,倚声伴奏。
后来,高力士以这三首《清平调》诬陷李白,李白终于得不到重用,被放归山。
诗人从自己被放归山的遭遇中,看到了唐王朝的日益腐败,自己的抱负不能施展,理想难以实现,心中十分苦闷。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秋,李白游宣城,饯别族叔李云,在《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中一吐郁闷。
全诗以唱叹起调,感慨去日苦多,今日愁闷。因饯别友人,他秋日登上高楼,望长风飞雁,俯仰身世,感慨万端,于是对酒放歌。在这里,诗人的烦忧不是惜别,而是怀才不遇。接下来“蓬莱”二句,从谢朓楼联想到汉魏六朝的著名诗人,用以暗喻叔云和自己以及在座诸人的才学和抱负。他称赞校书叔文章老成,得两汉蓬莱之风,切建安风骨;又说自己则如建此楼的谢朓,诗文清新秀发,两人都有壮志逸兴,可共上青天揽取明月。至此,先前的烦忧在这想象中似已烟消云散。但是,这逸兴来去皆匆匆,愁思又猛然袭来,诗人以“抽刀断水水更流”起兴,抒写自己“举杯销愁愁更愁”的情怀,说明“酣高楼”反而让心中的烦愁更加深重了,不禁发出了“人生在世不称意”的感慨。这个“不称意”又对应了起首句的去日之苦和今日之烦忧,由此诗人便自自然然地有了解冠泛舟,欲与世决绝,从此浪迹江湖归隐江湖的慨叹。
古风(其十五)
【唐】李白
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
剧辛方赵至,邹衍复齐来。
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
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
方知黄鹤举,千里独徘徊。
据说李白的母亲梦见太白金星后生下他,所以取名太白,李白自幼天资聪颖,而且刻苦读书,年轻时他的诗文便为人们所称颂。他性情高傲,嗜酒如命,但诗才却很惊人,他自号青莲居士,人们称之李谪仙。一次他在湖州(今浙江境内)的一家酒楼饮酒,喝醉后旁若无人大声歌唱,引来不少围观者。湖州司马经过这里,寻着歌声来到了酒楼问道:“酒后高歌的是何人?”李白不屑一顾地说出了自己的名字。
李白性情豪爽,诗才闻名天下,但他怀才不遇,不能为朝廷重用,因此感到烦恼,这种心情在他的这首诗中充分地表现出来。
战国时期,燕国遭到齐国侵袭,由于群臣和带兵的大将无能,屡战屡败。燕昭王决心以重礼招纳天下贤才。一天,他将唯一受到信任的大臣郭隗召来问:“我想以重礼将天下贤明之士请到我身边来,为我出谋献策,使燕国无敌于天下。”
郭隗回答说:“皇上所言极是。”
燕昭王又说:“你能向我推荐几个贤才吗?”
郭隗思忖了一下说:“可以,不过他们不一定能来!”
燕昭王不解地问:“我以重礼招纳,他们为何不肯来?”
郭隗说:“他们对陛下不了解,如果要招贤,那就先从尊重我开始。天下的贤才,见到国王对我很尊重,才肯不远千里而来。”
于是燕昭王便礼敬郭隗,消息传出,当时著名的游士剧辛、邹衍等人都从各国纷纷涌来燕国,燕国从此兴旺发达,作战中也多次获胜,成为当时名副其实的“战国七雄”之一。
诗的后几句,李白用了春秋时代田饶的故事,含蓄地抒发了他在这种处境下不尽的惆怅。田饶是位难得的贤才,但在鲁国长久未得到重用,他决心离开鲁国去寻求发展,于是他对鲁哀公说:“臣将去君,黄鹄举矣!”
鲁哀公忙问:“你说的是什么意思?”
田饶解释说:“鸡忠心为主人效劳,但主人却天天想把它煮了吃掉,这是因为鸡天天都在主人身边,随时可得;而黄鹄一举千里,来到君主这里,吃君主的粮食,也不像鸡那样忠心效劳,而且还受到珍惜,这是因为黄鹄来自远方之故。所以我要离开君主,学黄鹄远走高飞去了。”
鲁哀公听罢,忙请田饶留下来,还表示把这些话记下来。
田饶却说:“有臣不用,何书其言!”
田饶从此真的离开了鲁国投奔了燕国。燕王立他为相,他励精图治,治燕三年,国家太平兴旺,鲁哀公得知后追悔莫及。
秋浦歌(其十五)
【唐】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秋浦,现今的安徽省贵池县西郊,是当时唐代银和铜的主要产地之一。
诗人李白在公元753年到南陵(今在安徽)一带漫游。
南陵的西面有个风景优美的秋浦湖。湖边是山峦叠起,山路曲折的群峰。在茂林深处是座山民村庄。群鸟在蓝天上展翅翱翔,俯瞰下面碧波荡漾的湖面,水边上小船悠悠,伴随姑娘们的歌声漫漫飘游。
由于这里盛产矿石,官吏们在这附近山村招来了许多民工采矿炼铜,并在秋浦湖边架起了不少高炉。炭火日日夜夜把湖面映得一片红光。
这天晚上,月朗星稀,52岁的李白随朋友们来到炼炉前,观看民工们冶炼。
炉火熊熊燃烧,红星四溅,映照着天空和大地。四周弥漫着一团团紫色的烟云,同远处黑夜相映,景色十分壮观。那些炼铜的劳工们,一个个被炉火烤得满脸通红,他们身体健壮,挥动着有力的双臂在紧张劳动。他们一边劳动,一边唱歌,高昂激荡,粗犷奔放,震颤夜空,荡起了湖上的层层涟漪。
李白在秋浦观赏景色,体验劳动人民的生活,可见他老当益壮,壮志未酬,他多么想回到年轻时,实现远大的抱负,可岁月无情流逝,而长时间积郁在他心里的痛苦始终没有消退。
前一年,李白在幽燕地区看到了安禄山在那里招兵买马,造兵器囤军粮,感到国难临头。他又想到了宫廷里皇帝寻欢作乐,饱食终日,不关心国家大事,不问百姓疾苦,那些忠心耿耿,报效国家的忠良备受排挤,一个个被贬在外不能为国分忧。他今日也已年过半百,事业上却无所成就,至今还身居在外,这怎能不令人百感交集?于是,李白写了《秋浦歌十七首(之十五)》,来寄托哀愁。
诗人一开始,就用夸张的手法,如惊空劈雷,似大海奔涌、火山爆发地写下了诗的开端,使多年的忧郁一吐为快,塑造了“自我”的形象,发挥了强烈感人的艺术力量。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劈空而来,骇人心目。单看“白发三千丈”一句,真叫人无法理解,白发怎么能有“三千丈”呢?读到下句“缘愁似个长”,豁然明白,原来“三千丈”的白发是因愁而生,因愁而长!愁生白发,人所共晓,而长达三千丈,该有多少深重的愁思?十个字的千钧重量落在一个“愁”字上。以此写愁,匪夷所思!奇想出奇句,不能不使人惊叹诗人的气魄和笔力,人们不但不会因“三千丈”的无理而责怪诗人,相反会由衷赞赏这出乎常情而又入于人心的奇句,而且感到诗人的长叹疾呼实堪同情。
人能够看到自己头上生了白发以及白发的长短,是因为照镜。首二句暗藏照镜,三四句就明白写出:“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秋霜色白,以代指白发,似重复又非重复,它并具忧伤憔悴的感情色彩,不是白发的“白”字所能兼的。上句的“不知”,不是真不知,不是因“不知”而发出“何处”之问,而是愤激语,痛切语。诗眼就在下句的一个“得”字上。如此浓愁,从何而“得”?“得”字直贯到诗人半生中所受到的排挤压抑;所志不遂,因此而愁生白发,鬓染秋霜,亲历亲感,何由不知!写这首诗时,他已经五十多岁了,壮志未酬,人已衰老,怎能不倍加痛苦!所以揽镜自照,触目惊心,发出“白发三千丈”的孤吟,使天下后世识其悲愤,并以此奇想奇句流传千古,可谓善作不平鸣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