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俄罗斯“生三孩”提案,是拯救,还是最后的赌局?

俄罗斯“生三孩”提案:是拯救,还是最后的赌局?你有没有想过,一个国家如果连生育率都撑不住,它还能撑起国家未来吗?最近,弗

俄罗斯“生三孩”提案:是拯救,还是最后的赌局?

你有没有想过,一个国家如果连生育率都撑不住,它还能撑起国家未来吗?最近,弗拉基米尔·普京在俄“人口政策委员会”会议上明确提出:家庭生三个以上孩子应成为“俄罗斯的常态”。听起来雄心勃勃,但请注意这不仅是政策号角,更像是一场战略忐忑的自白。

俄罗斯不是没努力,而是局限深嵌

普京说俄不走“靠移民”路线,也“不鼓励盲生”。但现实数字刺眼:俄总和生育率徘徊约1.4–1.5,远低于替代水平2.1。去年出生数创25年低点。

简而言之:生的少 + 死的多 +移不进人=国家在倒数计时。所以,鼓吹“家庭生三孩”不是主动,而是被迫——被国家层面逼到了“生育救国”的十字路口。

给钱+福利+文化号召,三步好像齐了,真实效果却未见

俄政策三层:给钱:第一个孩子补贴约70万卢布,第二孩或以上91万卢布。福利:多孩家庭住房、税收、产假优惠等。文化号召:比如“英雄母亲”称号、生10个以上孩子奖励制度。

但有两个关键反差:补贴虽丰,但年轻人是否“愿意生”?经济不稳、未来不明,这钱只是“补贴”,不是“信心”。号召虽大,但社会结构不变:高房价、高生活成本、战争拖累。观念回不到50年代那样简单。

换句话说,这三步像“补丁”,而不是“体系重构”。

俄罗斯模式的优与缺:我们既要点赞,也要提问

优点:直面人口危机,把生育率从边缘议题拉至国家战略层面。制度工具齐备:现金、福利、文化激励都有配套。

但缺点更关键:若仅靠“生孩子”救国家,而不提升育养环境、女性职场保障、青年预期,那么“愿意生”根本抓不住。与中国相比,中国虽也在“人口负增长”路上,但更强调少生优生+结构优化,而不是仅“多生孩子”。这说明生育政策不能只看数量,还要看质量与结构。对俄罗斯而言,战争、经济制裁、移民外流是系统性拖累。生三孩的政策如果仍在战争阴影下,就像在裂缝地基上盖楼。

从地区差异看深层病灶:不是都有孩子愿意生

普京指出:圣彼得堡地区生育率仅0.88,而车臣高达2.67。这种极端差别折射出:民族地区、传统宗教区、生育文化强劲;而城市、现代化地区,生育意愿几乎为零。也就是说:问题不是“政策不够”,而是“文化环境不对”。

政策只能补贴、号召却改变不了“年轻人觉得未来怎样”的大格局。

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也是与现实较量

俄罗斯要的不只是“多生一个孩子”,而是“让人愿意生且敢生”。如果未来10年,出生数继续低于百万、移民继续流失、劳动力缺口成现实(预计2030年将缺1000万人以上),那生三个的提案就算成功,也只不过是延缓崩溃,而非逆转命运。

你怎么看?当一个国家把“生孩子”当成国家战略,就意味着什么?是希望,是焦虑,还是无奈?欢迎评论区互动,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