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俄罗斯人
全球都在看!俄罗斯人形机器人首秀摔倒,曾经的太空英雄怎么了?
“完了,这下全世界都看到了。”11月12日消息,俄罗斯首款国产AI人形机器人“艾多尔”(Aidol)日前正式亮相。就在它向观众挥手的瞬间,意外发生了——机器人突然失去平衡,重重摔在地上。零件散落,工作人员慌忙上前遮挡,场面一度混乱。视频迅速在全球社交媒体上疯传,调侃声一片:“是不是喝了伏特加?”“这一摔还挺像人的。”从视频中可以看出,该机器人走路的样子确实一言难尽。据开发团队称,“艾多尔”基本采用俄罗斯国产零部件打造,是拟人机器人的先进范例。这款机器人具备对话、情绪识别及并能够离线工作。所有语音处理均在设备端独立完成。Aidol开发商、俄罗斯机器人公司Idol将摔倒事故归因于校准问题,并强调Aidol当时仍处于测试阶段。这次摔倒事故无疑引发了外界对俄罗斯机器人产业技术成熟度和国际竞争力的广泛关注。▍从太空英雄到舞台新秀:俄罗斯机器人的荣光与落寞事实上,作为欧洲传统的重工业大国,俄罗斯是全球最早研发人形机器人的国家之一,还曾开发出全球首个进入国际空间站的人形机器人——费多尔。身高1.8米,重约160公斤,造价超过3000万人民币的“费多尔”,展现了俄罗斯在机器人领域的深厚积累。2019年,在国际空间站的3天里,它完成了6项测试任务,包括在失重环境下拧螺丝、连接电缆等精密操作。2000年,俄罗斯国防工业高级研究基金会与紧急情况部委托安卓技术公司开发用于灾难救援的机器人,并在2014年前后推出了“SAR-40L”。这款人形机器人在加加林宇航员培训中心进行了多年测试,能完成50多种太空作业。“费多尔”机器人具备双手持枪射击、自主学习、自主行动等功能,可执行火力支援任务。“费多尔”可以站立,四处走动,爬行,做俯卧撑,跌倒后站起来,使用工具和通过头部的摄像头“查看”四周情况。早在20世纪40年代末,俄罗斯就开始了相关探索。2013年俄罗斯先期研究基金会(H)启动“费多尔”(FEDOR)项目。2014年,时任副总理德米特里·罗戈津亲自推动FEDOR项目。2015年1月,“费奥多尔”方案呈交普京总统,展示的持枪射击和车辆驾驶能力引起高度重视。当年12月,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第749号总统令,成立国家机器人技术发展中心,专门统筹军用与特种机器人研发。从能在太空工作的“费多尔”,到在舞台上摔倒的“艾多尔”,这种巨大反差让人不禁要问:这些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国家战略与制裁枷锁:一场“跛脚”
俄罗斯推出首款国产人形机器人,亮相时失去平衡摔倒
当地时间11月11日,总台记者 获悉,俄罗斯发布了首款国产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这款名为“艾多尔”(Aidol)的机器人具备对话、情绪识别并能够离线工作。所有语音处理均在设备端独立完成。有网友表示,看视频,这款人形机器人...
俄罗斯首款国产人形机器人 Aidol 亮相,“走秀”中意外摔倒
IT之家11月12日消息,当地时间10月11日,俄罗斯“新技术联盟”发布并展示了其首款国产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艾多尔”(Aidol)。不过IT之家注意到,多个媒体放出的视频显示,Aidol在上台展示过程中意外摔倒,引发网友关注;而...
俄罗斯传来噩耗普京又要头疼了11月11日,俄罗斯驻欧盟使团公开发表声明,谴责
俄罗斯传来噩耗普京又要头疼了11月11日,俄罗斯驻欧盟使团公开发表声明,谴责欧盟委员会收紧对俄公民签证的规定,称其“充满歧视”,“毫无依据”。欧盟此前宣布,取消了俄罗斯人的多次入境签证,这使得普通俄罗斯人出行困难重重——想探亲、留学、商务出行的人,更是受到了影响。这种政策的出台无疑给俄罗斯民众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尤其是对于那些和家人亲友在欧盟国家有联系的人来说,原本便捷的出行方式如今变得遥不可及。签证政策一收紧,很多人的计划被打乱,原本能够顺利处理的一些事务,如今也因签证问题而悬而未决。然而,这项措施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呢?欧盟为什么要这么做?有人认为这是出于对俄罗斯政府在某些国际事务中立场的不满,希望通过限制普通民众的自由来施加压力。可问题是,普通民众与政府的立场并不完全重合,很多人甚至对当前的局势感到无力和困惑。将一个国家的政策责任归咎到普通公民身上,这样的做法到底能否真正达到预期的政治效果呢?欧盟的这一举措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有观点认为,这样的制裁并不能有效改变俄罗斯的政治走向,反而可能会加剧民众对西方的不信任,甚至可能让更多人对政府的立场产生同情。普通民众出行受到限制,带来的不仅仅是生活的不便,还是国际关系进一步恶化的一个信号。这种方式,真的能达到“惩罚”俄罗斯政府的目的,还是只会让无辜的百姓承担更多后果?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这一事件揭示出全球化背景下的一个矛盾。现代社会的很多问题,已经不仅仅是政府之间的博弈,它更多的是牵扯到普通民众的切身利益。国际政治的波动和大国博弈,常常让最普通的人为此付出代价。俄罗斯人能感受到这一点,欧盟的民众是否也能体会到他们的困境呢?然而,在这种背景下,我们不禁要问:外交政策是不是可以更加精细?欧盟是否能够找到更加精准的制裁手段,而不让普通百姓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如果所有的制裁都只是对大国政府施加压力,而不考虑到普通民众的生活,会不会造成某种形式的“群体化惩罚”?这种做法是否值得效仿?诚然,欧盟国家有其自身的政治和外交考量,也有其捍卫自身利益的责任,但是否真的要让普通民众承受这种代价呢?他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本应不受这种复杂政治局势的影响,难道他们就应该为国家的外交决策付出沉重的代价吗?我们看到,这一政策出台的时机,似乎并非偶然。它是在全球局势紧张之际,俄罗斯和西方的对立加剧之时做出的决策。在这种背景下,欧盟显然希望通过这类措施来向俄罗斯施压。然而,问题在于,这种“对普通人施压”的方式是否能够实现目标,抑或只是让无辜的普通民众更加疏远和对立?这种方式是不是过于简单化,忽略了复杂的国际关系和不同国家人民之间的情感与理解?这也引发了另一个问题,制裁是否应该走得更远,还是应该找到更加巧妙和精细的方式,来避免让无辜的民众承担过多的责任。对俄罗斯公民的签证政策收紧,是否能解决问题,还是只会让矛盾更为激化?这些看似细小的措施,背后却可能蕴藏着大规模的外交影响,而普通民众的困境,可能成为政治决策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俄罗斯人很困惑,这么贵的东西,为何中国家家有,还把它当水喝?
俄罗斯,这个战斗民族的国家,与我们中国有着截然不同的饮食文化,尤其是对待“酒”的态度上,更是让俄罗斯人感到困惑不已。他们纳闷:为啥中国人能把那玩意儿当水喝?俄罗斯,领土面积大,横跨了欧亚大陆,大部分地区常年气候...
俄解密文件:俄罗斯人曾遭日本731部队残害
据原日本731部队成员供述,为检验各种细菌的作用和感染方式,731部队不停实施人体实验,为此关押中国人、俄罗斯人等,实验受害者在3000人以上。1945年至1948年,苏联国家安全机关对被俘和被扣押日方人员中参与过研制细菌武器的...
11月4日俄乌:俄罗斯领导人的新命令
过去一周,乌克兰对俄罗斯本土能源设施、军事目标、发电厂、变电站的打击越来越猛烈,让俄罗斯冬天处于黑暗之中不是诳语,随着战争持续,俄罗斯人将承受越来越多的代价。2、【欧盟向乌克兰提供19.51亿欧元援助资金】11月4日,...
特朗普鼓吹中美G2,俄罗斯向中国连喊两句话,强调中俄才是一家人
中美会晤当天,俄罗斯对华连喊两句话,希望中国不会被特朗普蛊惑了,强调中俄才是“一家人”。就在韩国举办APEC峰会之际,中美会晤也在釜山登场了,受到全球瞩目,特朗普不忘添油加醋,鼓吹这是一场“G2”会议,故意给俄罗斯上...
俄罗斯与朝鲜关系突飞猛进,美国人挑拨离间失败!
最近,朝鲜外相崔善姬访问俄罗斯,并直接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晤。同时,俄罗斯与朝鲜边境第二座图们江大桥开工,并且工期进展非常迅速。此前,俄罗斯与朝鲜之间有一座图们江铁路大桥。此次兴建朝鲜与俄罗斯之间的图们江公路大桥...
普京身边人一语道破:一旦中美“贸易战”开打,俄罗斯也不能幸免
中美两大经济体交锋,为何身处亚欧大陆的俄罗斯,会率先发出“不能幸免”的感叹?根据俄媒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接受采访时直言“美国正在与中国进行贸易战”。紧接着,克宫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在回应记者提问时,就发出警示,...
叙利亚政权领导人首访俄罗斯,普京会交出阿萨德吗?
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主任孙德刚向澎湃新闻表示,俄罗斯和叙利亚沙拉政权其实是各有所需,俄罗斯需要“及时止损”、保留在叙利亚的军事基地,而叙利亚政权则在多个关键问题上需要俄罗斯支持。双方在“友好氛围”中谈了什么?...
就在刚刚塞尔维亚宣布了10月12日,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宣布:我不会把俄罗斯人
就在刚刚塞尔维亚宣布了10月12日,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宣布:我不会把俄罗斯人控股的NIS公司抢过来,美国人让我干,我做不到!这话听得人一愣,随即又觉得在意料之中。毕竟这位总统从来不是会随便低头的人,先前欧盟警告他别去莫斯科,他一句“天塌了我也要去”就怼了回去。NIS可不是家小公司,塞尔维亚唯一的炼油厂攥在它手里,全国300多座加油站里八成的生意都归它。贝尔格莱德街头跑的车,十辆里有八辆烧的是它的油,这可是实打实的民生根基。美国人早盯上它了,年初就喊着要制裁,理由是俄罗斯资本控股。他们给武契奇指了条“明路”:把公司国有化,这不就绕开制裁了?可这跟抢有什么区别?武契奇看得透亮,真这么干了,首先对不起的是商业规则——“我们不喜欢侵占他人资金和财产”,这话掷地有声。再者,国内13500名NIS员工怎么办?能源价格一旦波动,普通家庭的生活成本立马就得涨。更关键的是,塞尔维亚根本经不起能源动荡。NIS在国内燃料市场占了八成份额,没了它的稳定供应,工业生产都得停摆。先前政府反复申请制裁豁免,就是怕这根命脉出问题。有人说他夹在美俄之间两头为难,这话没说错。俄罗斯那边也放了话,要是动NIS,年底就可能断天然气。可武契奇的选择里,藏着小国的生存骨气。不跟着美国的指挥棒转,未必是要跟谁结盟,而是不愿用国家根本换所谓的“安全”。比起依附大国,守住自己的能源安全和商业信誉,才是更实在的底气。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俄国人一直都想融入西方世界,可惜了,欧洲人对俄罗斯人有刻在骨子里的恐惧。普京称,
俄国人一直都想融入西方世界,可惜了,欧洲人对俄罗斯人有刻在骨子里的恐惧。普京称,我们两次提出加入北约当场被拒绝。北约的存在,是以苏联和俄罗斯为假想敌的,怎么可能吸纳苏联和俄罗斯加入!这不是很荒谬吗!
这个故事既真实又残酷:英国雇佣兵爱德华·斯科特怀揣着杀光俄罗斯人的理想来到乌克兰
这个故事既真实又残酷:英国雇佣兵爱德华·斯科特怀揣着杀光俄罗斯人的理想来到乌克兰。但很遗憾的是,他被编入红军城的乌克兰守军队伍,直到俄军无人机带走他的一只胳膊一条腿时,他从未与任何一名俄军战士面对面,也没有机会...
泽连斯基就美国停止军事援助发表评论,并宣布拒绝俄罗斯的和平条件。“俄罗斯人没
“俄罗斯人没有改变他们对乌克兰的立场和要求。他们会要求削减我们的军队,他们会要求放弃我们合法的领土,以及要求削弱乌克兰宪法并导致乌克兰出现重大的政治变故。“今天很多人都有一个问题,美国暂停帮助后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美副总统威胁出兵乌克兰,俄罗斯人想起,中俄75年前还有一个约定
面对美国的威逼利诱,俄罗斯人打了一手非常有意思的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本周五,俄塔斯社记者在中国外交部举行的记者会上,提到了这一条约。尽管2月14日是这一条约签署七十五周年纪念日,但是这一条约毕竟已经失效...
普京还有一场硬仗要打,俄罗斯人的不满,给莫斯科敲响了警钟
俄乌战场之外,还有另一场硬仗等着普京去打,这一次他将直面俄罗斯人的不满。俄罗斯塔斯社近日拿出了一份调查数据,三分之二的俄罗斯受访者承认,自己对2024年感到不满。至于原因,他们普遍将之归咎于经济困难和物价上涨两个...
假如你是俄罗斯人,你一定会打乌克兰,假如你是乌克兰人,你一定会加入北约。站在俄
假如你是俄罗斯人,你一定会打乌克兰,假如你是乌克兰人,你一定会加入北约。站在俄罗斯的立场上,如果没有乌克兰,他往西进的脚步就会就此终止,就只能向东看齐,而他实在不相信东边这个邻居。布热津斯基就说过,俄罗斯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