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医保比自费贵十几元?国家重拳出击,药店的「阴阳把戏」到头了

上次给老铁们写完吃的,就有老铁留言让我写个《肉联厂猪肝粉肠购买攻略》,不过这次我想说说药,眼瞅着咱都快要成「不正经」号了

上次给老铁们写完吃的,就有老铁留言让我写个《肉联厂猪肝粉肠购买攻略》,不过这次我想说说药,眼瞅着咱都快要成「不正经」号了。

一说到药我就恼火,现在一进药店不花个上百块根本没法出门,小小一盒感冒药动辄三四十,贵得要命,搁十几年前哪有这样。

贵就算了,同样的药还出现了不同的价格,有些药店自费、医保、线上价格完全不一样,太坑了。

咱今天就来聊聊这事。

医保比自费多花钱

药店里藏的「猫腻」

关于「一药多价」,近期网络社交平台上对这事讨论的声音很大。

▲来自网友买药的吐槽 图源小红书

「同样一盒感冒药,现金付28元,刷医保却要35元,这差价也太不合理了!」成都某网友的购药经历让她感到困惑又无奈。

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网友发现,在医保定点药店买药,同一盒感冒药,现金支付18元,医保结算35元;一瓶维生素,现金价25元,刷医保48元……医保卡买药比付现金贵太多。

另一网友在某药房购买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医保刷卡支付了22.5元,回家后却发现同店线上自费价仅6.9元,差价超过2倍。

也就是说同一款药,医保、自费和线上是三种价格。

那么,南宁情况如何?

为此我专门跑了几个医保定点药房一探究竟。

在金洲路某药房,一盒养胃舒颗粒标价是非会员价26元,会员价25元,医保结算价25元。自费会不会比刷医保便宜?店员回答是一样价。

▲南宁某药房养胃舒颗粒价格

另一个药房,慢严舒柠清喉利咽颗粒,医保/自费都是63元,而该店该药线上平台才28元,可以买两盒了。

▲南宁某药房清咽利喉颗粒线下价63元

▲南宁某药房清咽利喉颗粒线上价28元

问到为啥线上便宜那么多,店员告诉我是因为平台有平台券能抵扣掉一部分钱。她还说之前有个顾客来让她按线上价格结算,她表示操作不了。

就我走访的几个药房来看,目前还没发现南宁有医保和自费不同价的情况,但线上平台部分药品价格不一样真实存在。

说实话,药品属于特殊民生商品,咱老百姓对定价真没啥概念,但也不能你想卖多少就卖多少。

药店的「阴阳把戏」

从何而来?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会出现一药多价的情况?

关于医保的阴阳价。

1.药店成本转嫁。医保结算周期长达1-3个月,且药店需支付2%-3%手续费。部分药店为缓解资金压力,将垫资成本加在医保药价上。

2.医保买药价格敏感度低。反正医保卡里的钱每个月都有,大家用对医保资金买药不敏感,助长了药店医保支付各种抬价。

3.药店故意套取医保账户资金。药店数量庞大,监控难度高,尤其是乡镇药店。

官方数据显示,我国医保定点零售药店已近50万家,每天庞大的交易数据,对监管的要求更高,使得很多药店抬价套取医保账户资金风险极小。靠虚假处方骗保更是猖獗,这个咱这次就不展开说了。

这简直就是一场对国家医保基金的集体抢劫。

线上线下差价大方面。

一般来说,医疗机构销售的药品都是药企在国家组织的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中通过竞价或谈判成功中标的,也就是常说的药品集采中选。

那些集采中没有中选的品种操作空间就很大了,想卖多少钱药企就自己说了算,就可能出现线上低于线下、阴阳价格等问题。

还有线上平台的补贴、满减,药企直供线上的成本便利等,都有可能造成线上价格低于线下。有些药店为了吸引顾客,也会采取各种优惠方式。

▲某线上平台满减活动

一药多价的情况涉及到方方面面,也有不少网友表示,已经习惯了。

国家终于出手了

守护老百姓救命钱!

关于医保阴阳价这事,最近有了转机。

10月11日,国家医保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定点零售药店药品「阴阳价格」监测处置的通知》。并首次清晰界定了「阴阳价格」的概念。

▲图源国家医保局

还明确要求各地医保部门以「定点药店药品结算金额排名靠前」或「价格差异大」的药品为重点筛查品种。

▲图源国家医保局

同时明确了一系列监管措施和处罚标准。

约谈主要负责人、暂停医保结算、不予支付或追回已支付医保基金、暂停或解除医保服务协议、移交相关部门处理等措施严肃处理。涉及药品金额较大、情节严重的定点药店,纳入飞行检查范围。

「阴阳价格」属于明确违法违规,处理相对容易,但线上线下差价大,就比较麻烦了。

不过,去年6月,国家医保局下发了《关于开展「上网店,查药价,比数据,抓治理」专项行动的函》,明确在药品价格信息监测中引入网络售药平台「即送价」和其他渠道药价进行对比。

国家医保局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上线定点药店比价小程序,可实现药品价格在手机上一键查询、实时比对和位置导航等。

药价治理关注的重点是药店自身的行为,而非价格本身,行业是时候需要一次合理定价下的重塑了。

门店数量堪比奶茶店

药品行业有多暴利?

要我说,现在的药店哪还有治病救人的样子,各种海报堆头、促销活动满减,送纸巾送鸡蛋,巴不得你成吨搬回家。

▲某药店促销满减活动

且药店数量在不断增长,我楼下300米就开了4家,南宁街头几乎100米一家,奶茶店自愧不如。甚至旁边的商铺都换了一遍,药店却依然坚挺。

根据国家药监局发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共有《药品经营许可证》持证企业 70.5万家,全国药店数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达到68.37万家。而截至2024年11月,全国奶茶饮品门店总数才约为41.26万家。

▲南宁街头的药店

就这疯狂扩张的势态,开药店那么赚钱吗?

我了解到,零售药店利润率一般在15%到60%之间,平均毛利率约为38.7%,远高于其他零售业态。

盈利方式主要靠高利润商品。

如OTC和保健品占总利润超80%。其中非处方药(OTC)平均毛利率在25%-35%,保健品平均毛利率达45%-60%,医疗器械则为35%-50%,部分品类利润率甚至高达60%-80%。

例如卖一款单价200元的保健品,毛利可到100元。有没有发现平时去药店买药,店员总会给你推荐各种各样的保健品搭配服用,好得快!

有一部分老年人退休金和医保比较高,乐意去药店买保健品。药店就顺势推出诸如送鸡蛋、送大米、或者免费体检这样的噱头来吸引他们。

除此之外,药店产生利润的另一大杀手锏叫做「越贵药效越好」。

一般来说,同一款药品而言,不同的生产商定价会不同,打比方同是玻璃酸钠滴眼液,海露生产的售价53一盒,而珍视明的才18元一盒。。

去药店买药,店员在你眼前随手一拿,就是一盒30多40的药。明明六块钱就能消炎的牛黄解毒片,她给你塞盒售价30多的某牌消炎胶囊,还会告诉你这个牌子效果更好,头脑一热你就掉坑了。本质就跟推销员推销产品差不多。

货架陈列也有门道,最贵的药摆在靠上显眼的位置,最便宜的只配待在最底下的角落。为的就是方便你第一眼看到。

不仅如此,药店为了提高销量,还隔三差五搞搞促销活动,满减、买一送一,第二盒半价等等来,本来一盒药品就能治好的病,却因促销活动而购买两盒或以上,正中商家下怀,买回家的药一直放到过期........

▲药店里的各种促销标签

这桩桩件件堪比超市卖场的药店,你说赚不赚钱?

本是治病救人的行业,却沾染上满身的铜臭气,早该好好整治整治了。伸向医保基金的黑手也要早日斩断,那边说国家没钱了养老保险缺口大,这边医保基金又被不法分子吞噬。

难道国家的钱不是钱?不是咱老百姓的钱?这样下去到我们老那天还能享受到国家保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