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孝庄秘史背后血腥真相:多尔衮暴毙那晚,她撕的密诏藏多少血债?

文|老达子本文共2557字,阅读时长大约6分钟前言明代文人杨慎写过一句词:“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每次读的时候都

文|老达子

本文共2557字,阅读时长大约6分钟

前言

明代文人杨慎写过一句词:“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每次读的时候都会让人想起那些被戏文裹上情情爱爱外衣的朝堂秘事:明明是刀光剑影的权力博弈,到最后却成了茶馆里的说书段子。比如清初那桩多尔衮暴毙当晚,孝庄撕毁密诏的谜案,三百年来被传得神乎其神。

有人说密诏是多尔衮要带孝庄私奔的约定,有人说孝庄怕旧日私情曝光才烧了它。今天老达子也准备八卦一下这个密诏的背后孝庄夺权的经过,今天的文章大部分都是演义和推理重现,情节纯属虚构~~~

多尔衮坠亡

顺治七年,多尔衮的身体已经垮得厉害了,《清世祖实录》卷五十三写他近日体中不快,其实是常年征战落下的病根。当年松锦大战时他劳心焦思、披坚执锐,加上摄政几年劳心,早成了药罐子。他跟大臣说要出去打猎散散心。

出发前,他还留了个心眼,随行人员选的是正白旗核心班底。将领谭泰、冷僧机(这俩是他一手提拔的自己人),还有胞兄阿济格的儿子劳亲。阿济格一直想借多尔衮的势力再上一层,所以让儿子盯着多尔衮的动向,生怕错过遗命的机会。

后来,多尔衮在猎场追一只鹿时,直接从马背上甩出去了,后脑咚地撞在一块青石板上。医官后来查伤,说颅骨裂寸许,血浸满肩。

随行的人慌了,赶紧用金疮药敷伤口,但多尔衮很快陷入昏迷,偶尔醒过来,只攥着劳亲的手,指了指怀里的绸布包。那是他出发前写的密诏,封口盖着摄政王之印的火漆,里面的内容谁都没见过。

孝庄撕密诏

消息很快传到了北京,孝庄当时正和索尼商量顺治的读书进度(索尼虽被多尔衮打压,但孝庄一直悄悄联络他,当作后手)。她听见摄政王坠马薨了,立马意识到大事不好了,因为她太清楚了:多尔衮一死,八旗会立刻陷入权力真空,而那封密诏就是导火索。

她当场下了三道令:先传索尼、苏克萨哈带20名侍卫,连夜赶往喀喇城,务必把多尔衮的密诏带回来;然后,叫顺治帝立刻进宫;最后让宫女封了摄政王府的门,任何人不得私自拿取多尔衮的遗物。

索尼赶到喀喇城掏出孝庄的懿旨:“太后有令,摄政王的一切遗物,先呈慈宁宫过目。劳亲不敢抗旨(孝庄的懿旨在八旗里还有分量),只好把密诏交出来。”

就这样,索尼带着密诏回到了北京,交给了孝庄,而孝庄随后便撕了它。

孝庄为什么非撕那封密诏不可呢

要弄明白孝庄为什么非撕那封密诏不可,得先掰扯清楚:多尔衮的皇父摄政王,到底是个什么级别的权力怪兽?

多尔衮把自己的称号从叔父摄政王改成皇父摄政王,这不是简单的升级称谓,而是从辅佐者变成了半个皇帝。说白了,当时的大清,皇帝是个虚名,皇父摄政王才是真当家的。

更狠的是多尔衮对顺治的系统性压制,比如顺治的亲舅舅吴克善(孝庄的哥哥)从蒙古来北京,多尔衮不让他见顺治,还借口吴克善礼数不周,把他的爵位从和硕亲王降成贝勒。

最戳顺治心窝子的是豪格之死了。豪格是顺治的亲大哥,两黄旗的首领(两黄旗是皇帝的嫡系部队),当年和多尔衮争夺皇位差点赢了。顺治元年,多尔衮找了个冒功领赏的罪名,把豪格下了大狱。后来,豪格刚平定四川回来,多尔衮又罗织纵容部下的罪名,活活把他折磨死在牢里。

更过分的是,豪格刚死,多尔衮就把他的福晋娶进了门。这不是简单的抢女人,是彻底摧毁两黄旗对顺治的向心力:连皇帝的亲大哥都能随便杀,你们两黄旗还敢站在皇帝那边?

你看多尔衮的权力,早已经突破了摄政王的边界,变成了太上皇级别的独裁者。而他的遗命密诏,必然是这权力的延续炸弹,要么是废顺治自立,要么是清算孝庄母子。

所以这封密诏,也许不是什么情史证据,是多尔衮给八旗埋的分裂火种。他知道自己一死,权力会散,但只要密诏在,他的旧部就能借着遗命继续掌控朝局,要么废了顺治,要么搞死孝庄母子。

而孝庄撕毁它,本质上是把分裂的借口直接掐灭。因为没有密诏,两白旗的人就算想造反,也没了名正言顺的由头;没有密诏,顺治就能以皇帝的身份,名正言顺地接收多尔衮的权力。

孝庄的权力重组

密诏这一毁,等于给多尔衮留下的权力乱局焊死了复辟的接口。接下来孝庄要做的,是把散落的权力碎片,顺着密诏无存的逻辑,一点点拼回顺治的皇权框架里——而索尼、苏克萨哈这些早就在她棋盘上的棋子,刚好成了推动重组的杠杆。

索尼第一个上疏,开篇就戳中了要害:“摄政王薨逝,密诏焚于慈宁宫,今八旗无‘遗命’可依,当奉皇上亲政,以定天下之心。”

索尼作为两黄旗的老臣代表,他的发声像一颗定海神针两黄旗是顺治的嫡系,连他们都支持亲政,其他旗根本不敢唱反调。

阿济格本来也想过来争一争,可苏克萨哈在站在了孝庄这一边,递上《劾英王阿济格谋逆疏》,里面抖出两个铁证:一是多尔衮薨时,阿济格令劳亲私藏密诏,欲待己至,立劳亲为摄政王;二是阿济格在大同平叛,私藏甲胄三千副,欲回京作乱。

这道弹劾太狠了,阿济格本来想靠胞兄身份沾多尔衮的光,结果被苏克萨哈扣上谋反的帽子,瞬间成了乱臣贼子。孝庄立刻让刑部审理,不到一个月,阿济格被削爵幽禁,儿子劳亲也被削去王爵,党羽要么被杀要么被贬。阿济格的势力,就这么被连根拔了。

苏克萨哈的作用,在于用多尔衮旧部的身份反咬,让所有想搞事的旧部都明白:跟着阿济格搞事,就是谋反,没好下场。

现在就剩下正白旗了,正白旗是多尔衮的嫡系精锐,手里握着最能打的骑兵,孝庄早就想把这支部队拿到顺治手里。她让顺治下了一道软中带硬的旨意:

摄政王所领正白旗,今摄政王薨,密诏未留遗命,其旗当归皇帝统辖,列为上三旗。

这道旨意太讲理了,密诏没了,正白旗没有继续效忠多尔衮后代的理由。顺治是皇帝,收编旗队是天经地义。正白旗的将领比如谭泰、冷僧机,本来还想反抗,但一看阿济格的下场,只好乖乖交出军权。毕竟,反抗皇帝就是谋反,没人敢拿脑袋赌。

到此,正白旗正式成为上三旗(与镶黄、正黄并列),直接归皇帝控制,顺治手里终于有了最精锐的部队,皇权才算真正落地。

短短三个月,孝庄用密诏销毁拿到了解释权,再用索尼、苏克萨哈的奏折把每一步都合法化了。

老达子说

上面的长篇大论,只有开头的多尔衮暴毙是真的,后面孝庄撕密诏以及权力重组的情节都是虚构的,历史写久了,突然写一篇演义也挺爽的。

茶余饭后的人们都图一乐,就有人把很多真实的故事进行艺术加工,情节跌宕起伏,其实这样的创作在我们现在看来叫做二创。

正史虽然有些很枯燥,但确实记录了真实的人性与权力博弈,能让我们看清兴衰成败的深层逻辑。

假假真真的,都挺好的~

评论列表

a名
a名 2
2025-10-08 09:32
没有孝庄跟多尔衮上床,顺冶这小屁猴能当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