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最让读者感到“双标”的,莫过于唐三对女儿唐舞桐(王冬儿)近乎偏执的保护欲,以及由此延伸出的对女婿霍雨浩近乎苛刻的考验。
作为父亲,珍视女儿、保护女儿无可厚非,但唐三的“保护”尺度,常常突破常理,带有强烈的掌控意味。他不仅封印了唐舞桐的记忆和部分能力,将其“下放”到斗罗大陆历练,更是全程监控,化身“岳父考官”,对霍雨浩设下重重障碍。

这其中的双标在于:唐三自己当年追求小舞时,可从未经历过如此漫长、艰难且充满上位者审视的“考验”过程。他与小舞的感情,更多是青梅竹马、水到渠成,虽有波折,但更多是共同面对外部敌人。
反观霍雨浩,不仅要面对大陆上的强敌、史莱克学院的竞争,还要时刻提防来自“神界”的“天降正义”——岳父大人的各种考验。唐三要求霍雨浩证明自己配得上唐舞桐,证明他能为唐舞桐付出一切(甚至包括生命),这本身似乎合理。

但当霍雨浩历经千辛万苦,甚至为唐舞桐献祭了半个灵魂、承受了巨大痛苦后,唐三依然能轻描淡写地出手干预,甚至一度强行拆散他们(灵魂分离),美其名曰“最后的考验”。
这种以“爱”为名施加的痛苦,与他自身经历的自由恋爱形成鲜明对比。他把自己当年未曾承受的“岳父压力”,加倍施加在了霍雨浩身上,这难道不是一种基于身份和力量优势的双重标准?

其次,唐三在处理规则与私情时,也常常表现出令人侧目的双标。作为神界执法者,他本应是最公正、最维护规则的存在。然而,当规则与他个人情感(尤其是对小舞和女儿的情感)冲突时,规则往往会被灵活变通,甚至被直接踩在脚下。

典型例子一:对待“干扰下界”的态度。
神界有铁律,严禁神祇随意干涉下界事务。唐三对此心知肚明,也多次以此为由约束其他神祇(比如情绪之神融念冰)。
然而,轮到他自己时呢?为了女儿唐舞桐,他多次亲自出手干预斗罗大陆的进程:封印记忆、设置考验、关键时刻现身(如乾坤问情谷),甚至直接插手霍雨浩的成长轨迹(如提供亡灵半位面钥匙)。这些行为,哪一项不是赤裸裸地干涉下界?他用“为了女儿好”、“这是历练的一部分”等理由为自己开脱,本质上就是将个人情感凌驾于神界规则之上。他可以“执法”,但自己却可以“情有可原”,这不是双标是什么?

典型例子二:对待“敌人”与“自己人”的宽容度。
唐三对待敌人,尤其是威胁到他或他珍视之人的敌人,手段往往极其酷烈,斩草除根是常态。然而,当类似的事情发生在“自己人”身上,特别是涉及到小舞时,他的态度就会发生微妙变化。
唐三的“护短”也常常双标得让旁观者无语。他对史莱克学院、唐门以及与他亲近的人(如戴沐白的后代)有着天然的袒护倾向。在乾坤问情谷的考验中,他对戴沐白的后代、朱竹清的后代(戴华斌、朱露)明显有偏袒,在涉及他们的考验中明显放水,这与他对霍雨浩的严苛形成了天壤之别。

他可以为唐门、为史莱克争取利益不遗余力,甚至不惜动用神界资源(如提供神力支持永恒之域),但当其他势力或个人(哪怕是正义一方)试图争取自身利益或发展时,他未必会给予同等的支持,甚至可能因为立场不同而成为阻碍。这种“我的亲友团就是正义,别人争取就是私心”的潜在逻辑,也是一种基于亲疏关系的双标。

那么,唐三真的如此“讨人厌”吗?这需要辩证看待。
一方面,他的双标行为确实存在,且常常给读者(尤其是代入霍雨浩视角的读者)带来强烈的憋屈感和不公平感。他高高在上的神王姿态、对女婿的刁难、对规则的灵活运用,都容易招致反感。另一方面,这种复杂性恰恰是角色塑造的一部分。

他的双标根源在于他极端重视家人(小舞、女儿),这种情感强烈到足以扭曲他作为执法者应有的绝对公正。他并非纯粹的“恶”,而是被“爱”与“责任”撕裂的复杂个体。他的“岳父考验”虽然严苛,某种程度上也促使了霍雨浩的飞速成长(尽管过程痛苦)。他的护短,也是基于对过往战友、对建立基业的深厚情感。

因此,与其简单地说唐三“讨人厌”,不如说他的双标行为极大地丰富了这个角色的层次,展现了一个强大神祇身上无法摆脱的人性弱点(或曰“神性弱点”)。
这种矛盾性,让他在保持“伟光正”主角光环的同时,也具有了真实人物般的缺陷和争议,成为《绝世唐门》乃至整个斗罗系列中一个充满讨论度的人物。读者对他的评价,往往就取决于是否能理解(或忍受)他这份因爱而生的、毫不掩饰的双重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