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也被称为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或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病主要是因为身体的免疫系统出了点岔子,错误地把甲状腺组织当成了攻击目标,导致甲状腺功能逐渐下降。据统计,桥本甲状腺炎占甲状腺炎病例的80%左右,在我国的患病率超过2%,而且女性的发病率大约是男性的10倍。

沉默期:在疾病早期,免疫系统已经开始对甲状腺发动攻击,血清中的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会升高,但患者通常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很难察觉到自己已经生病了。
甲亢期:随着甲状腺滤泡被破坏,甲状腺激素释放增多,血清中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水平升高,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降低,这个阶段通常会持续1-6周。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慌、食欲大增但人却感觉很累、出汗多等症状,这时候建议患者注意忌碘饮食。
亚临床甲减期:甲状腺激素分泌开始减少,血清TSH水平升高,但患者可能还是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很容易被忽视。
甲减期:当甲状腺滤泡受到严重损害时,T3、T4水平下降,TSH升高,患者就会出现典型的甲减症状,比如感觉特别疲劳、情绪低落、体重增加、便秘、皮肤干燥以及怕冷等。
目前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用甲状腺激素替代疗法,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症状,但没办法阻止免疫系统对甲状腺的攻击,也不能修复已经受损的甲状腺组织。
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与组织修复的双重机制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细胞,它具有低免疫原性、多向分化潜能以及强大的旁分泌功能,可以通过多种机制来干预桥本甲状腺炎的进程。

抑制过度免疫反应:MSCs能够分泌像TGF-β、IL-10这样的抗炎因子,这些因子可以抑制促炎性Th17细胞的分化,同时促进调节性T细胞(Treg)的增殖,从而帮助重建免疫耐受。它还能阻断B细胞的异常增殖,减少TPOAb、TgAb等自身抗体的产生,减轻对甲状腺滤泡的破坏。此外,MSCs还可以调控巨噬细胞的极化,让促炎的M1型巨噬细胞向抗炎的M2型转化,缓解甲状腺局部的炎症。
多途径抗炎作用:MSCs会释放前列腺素E2(PGE2)、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等抗炎介质,直接抑制自然杀伤(NK)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活化。而且,它还能通过表面分子如PD-L1、HLA-G与免疫细胞直接作用,诱导免疫失能。

定向分化为甲状腺细胞:在甲状腺微环境的诱导下,MSCs可以分化为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补充那些受损的组织。
旁分泌促进修复:MSCs会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等营养因子,这些因子能够促进血管新生和滤泡细胞的增殖。它还能通过降低TGF-β1信号通路的活性,抑制甲状腺组织的纤维化进程。同时,MSCs可以减轻氧化应激和线粒体损伤,抑制甲状腺细胞的凋亡,比如下调Bax/caspase-3通路的表达,从而保护残余的甲状腺细胞。
临床进展一项发表在《Autoimmunity》杂志上的研究《Therapeutic effect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 on Hashimoto's thyroiditis in a rat model by modulating Th17/Treg cell balance(干细胞通过调节Th17/Treg细胞平衡改善大鼠桥本甲状腺炎的治疗效果)》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好消息。研究人员利用雌性SD大鼠构建了HT模型,来评估MSCs对Th17/Treg平衡的调节作用。

MSCs治疗减轻甲状腺病理损伤:HT模型组的甲状腺滤泡明显萎缩,而经过MSCs治疗的组,甲状腺病变明显减轻,组织结构也更加完整。
血浆细胞因子与激素水平变化:HT模型组血清中的TgAb与TPOAb水平显著升高,而MSCs治疗组的自身抗体水平降低了,同时血浆中的IL-6、TSH、FT3与FT4水平也显著下降。
Th17与Treg细胞变化:与对照组相比,HT模型组的Th17细胞频率升高,Treg细胞频率下降,FoxP3表达降低,RORγt表达升高。而MSCs治疗组的Treg细胞频率升高,Th17细胞频率下降,Treg/Th17比例升高,FoxP3表达上升,RORγt与Caspase-3表达下降。
体外实验中MSCs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MSCs可以在体外降低Th17细胞的比例,提高Treg细胞的比例,FoxP3表达上升,RORγt表达下降,这说明MSCs在体外也能调节CD4⁺T细胞亚群的平衡。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MSCs能够降低HT模型鼠的自身抗体水平,减轻甲状腺组织损伤,通过调节Treg/Th17平衡抑制甲状腺细胞凋亡,并且在体外实验中对T细胞亚群有很好的调控作用。
结语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免疫调节—组织修复”的双重机制来干预桥本甲状腺炎,它在免疫层面重塑Th17/Treg平衡,抑制自身抗体的产生;在组织层面促进甲状腺细胞分化和旁分泌修复,逆转纤维化和功能障碍。虽然干细胞疗法看起来很有前景,但要实现大规模的临床应用,还需要更多的临床试验来验证。不过,随着再生医学和免疫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融合,相信在未来十年里,我们有望实现桥本甲状腺炎治疗从“控制病程”到“逆转损伤”的重大转变。让我们一起期待这一天的到来吧!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