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5年10月上旬的多篇财经报道,澳大利亚铁矿石巨头必和必拓(BHP)已同意自2025年第四季度起,在对华铁矿石现货交易中接受人民币结算。这一事件被国内外媒体和网友广泛关注,视为中国在国际大宗商品贸易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取得的关键突破。
印度网友:袋鼠也就这样,我感觉我们也可以要求以卢比结算铁矿山交易,毕竟印度也是铁矿进口大国
美国网友:试试就知道,谁会把印度放眼里!还真以为自己又行了
美国网友:袋鼠太不靠谱了!东大才停止进口几天铁矿就着急的服软,真有那么可怕吗
巴西网友:袋鼠的动作也太快了他们就应该坚持自己的立场,这样订单全都是我们的了
西班牙网友:袋鼠还以为自己掌握资源就硬气,铁矿石并不仅仅澳洲才有
澳洲网友:为什么服软呢!这一年要损失多少,坚持不买他们连铁都造不出了
美国网友:失去东大这样的大客户会像我们的豆农一样,濒临破产,必和拓必可不是傻子
日本网友:计谋这一块,还是没人玩得过东大,东大也不会打没有准备的仗,一定是找到了替代品
澳洲网友:好好的服务东大这样的客户吧!别让巴西给挖走了
俄罗斯网友:澳洲好好的做自己的生意吧!没必要听美国人的话,以人民币结算也不亏,要认清形势
长期以来,国际铁矿石贸易被锁定在美元结算体系中,中国作为最大买家不仅要承担汇率风险和额外手续费,更在定价上缺乏话语权。此次突破是人民币在关键大宗商品领域对美元结算体系的一次重大挑战。
此举标志着中国从被动的“大买家”转变为能够“定规矩的老板”。通过整合国内钢企形成统一谈判力量(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并利用多元化的进口来源(如巴西淡水河谷、非洲西芒杜铁矿)作为后盾,中国成功夺回了部分议价权和支付方式的选择权。
不过,从事件的全球性影响可以推断,这一消息在国际上引起了震动。外国观察者普遍认为,这不仅仅是中澳之间的贸易调整,更是全球贸易和金融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的标志性事件,体现了中国经济实力和战略定力的提升。必和必拓的“服软”并非出于善意,而是现实压力下的必然选择,印证了“现实教会了他们尊重”这一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