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这首诗突出了一个“静”字。诗人在山中独坐,感到非常悠闲自在,夜静静地能听到桂花悄然自落,整座山仿佛静得什么也没有。这时月亮升起来了,明净清澈。这神奇的光辉,惊醒了夜栖的山鸟,山鸟飞了起来,飞入更幽深的山涧之中,偶尔还传来几声清脆的鸣叫。而这深夜的大山,此时显得更加幽静了。
人默然闲坐,是静;花悄然自落,是静;山空无一切,是静;月空明朗照,是静;鸟安然而眠,是静;就连被月光惊醒、飞入深涧中的鸟的鸣叫,也反衬出山的静。然而这首诗,还不仅仅是写静,它要表达的是一种心境。王维是一个笃信佛教的诗人,他正是要通过写静,写出自己在静观默念中的禅的心境。
简单地说,“禅”就是觉悟,“禅的心境”就是觉悟到世界本空,因而要有自然适意、清静超脱的精神境界。关于禅的心境,不是几句话能说明白的,有一个故事,可以从中领悟到一些。
有一次,禅宗五祖弘忍想考考他的弟子,从中选拔接班人,让弟子们各作一偈。神秀反复思考写了一个偈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有一个挑水不识字的和尚叫惠能,听了后随着也念了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结果,弘忍把衣钵传给了惠能,惠能成了禅宗六祖。王维这首诗正是写诗人在无言静寂的心灵观照中,参悟到了世界的虚无,体会到人生的真谛。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这首《寻隐者不遇》,信笔所至,句句如白话,字字平淡无奇,似乎没有什么字值得挑出来推敲、玩味一番的。但仔细分析起来,却又让人感到诗句表达的意象有点“含糊其辞”。用明白如话的诗句,表达含糊其辞的意象,正是诗人在这首诗中苦心孤诣的追求。
全诗二十个字,写了三个人物:寻者、童子、隐者。从诗题可以看出,诗中主角应是隐者,因为他是“寻”的对象。可前两句诗写诗人与童子的一问一答,后两句寓问于答中,四句诗对主角没有一丝明确的交代,身份、气质、品格,这些都深深隐在画面的背后。
诗中的松、云、山、童子、药,都与主角有密切的关系。他身居云山,远离尘世,与青松做伴,以采药为生,济世活人。其超凡的隐者身份,高古脱俗的气质,闲适高雅的品格,在模模糊糊的画境深处飘然显现。写人不见人,却又在字里行间飘忽闪现,这是本诗的“含糊其辞”之处。
除此之外,诗中作者的自我感情也是“含糊其辞”的。这不是说诗人没有感情,而是如何表达感情的问题。按常人的心理,“寻”与“不遇”,多多少少都会激起心灵上的波澜:或渴望,或失望,或激动,或怅惘。但这首诗淡淡而入,淡淡而出,仿佛一切与自己无关。诗人的情绪隐藏在诗句中,并不是没有,而是不外露。“松下问童子”,一个“问”字,就透露出诗人是满怀希望而来;“言师采药去”,答非所想,一下坠为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又萌生一线希望。一问一答,一起一伏,写得含糊,却有余韵。
诗至最后,诗人设置了一个迷蒙的境界:“云深不知处。”云海漫漫,朦朦胧胧,深远缥缈。让那一丝寻而不遇的惘然若失之感,任读者在茫茫云海中去眺望,去探求,去咀嚼,去猜测……从游移不定的图画中得出自己的感受。这岂不是含糊之极,又清楚之至?
辞简意长,含糊才有余味。贾岛的这首《寻隐者不遇》能成为千古传诵的绝唱,这也是一条重要的原因。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写这首诗时,李白因事获罪,被流放到贵州西部的夜郎。正当他走到四川奉节县,就是古代的白帝城时,遇到大赦,可以回家。对于李白来说,简直是死里逃生,他当时归心如箭,真想马上回到亲人的身边,所以整首诗是十分轻快的。
轻快的心情再加上乘舟而下时独特的地形,李白写下了这首有名的诗篇。郦道元的《水经注》中说:“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早晚之间船能飞驰一千二百里,比风还要快。李白从这句里得到启发,所以说“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水经注》中还引了这么两句民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可见三峡中到处都有猿鸣之声。猿鸣声凄厉,那时远离故乡的游子,听了都会落眼泪。李白这时心情轻快得很,听到两岸的猿声,他非但不会落泪,而且发现“轻舟已过万重山”了。可见即使是相同的情境,心情不同,感受也不同。
赠花卿
【唐】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锦城丝管日纷纷”,“锦城”就是四川成都;“丝管”又叫丝竹,指管弦乐器;“纷纷”形容多,“日纷纷”就是说每天在演奏。“纷纷”通常指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东西,这儿用来形容音乐,把听觉转化为了视觉。这是一个中性词,可以说多而乱,也可以说音乐声错杂而又和谐。作者妙就妙在用了这个既可这样理解、又可那样理解的词。
这首诗的题目叫《赠花卿》。“花卿”名叫花敬定,是成都的一个将领,因为平叛有功,便居功自傲,骄横跋扈,放纵士兵,掠夺百姓财物,还整天纸醉金迷,请人演奏皇宫里才能演奏的音乐。当时社会哪一级奏什么音乐是有规定的,他却请人演奏皇家音乐,所以说杜甫这“纷纷”两字,包含着批评讽喻劝谏的意思。按这个思路推理,“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这两句更是明显的规劝了:这曲子只能是皇上听的,你怎么能这样整日地欣赏呢?
抛开这段背景,或者说即使在这个背景下,当人们包括花卿本人不从这方面去想时,就是在赞美这音乐了。“半入江风半入云”把悠扬动听的乐曲随风荡漾在锦江上,飘入蓝天白云间的情景写得多么形象生动,真可以说是“行云流水”之妙。接着两句就更绝了:“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这天上的音乐,人间是难得听到的,现在不但听到了,而且有机会反复欣赏,自然是对这音乐的高度赞美了。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是一首千古传唱的诗歌。知道这首诗好的人很多,但诗具体好在哪里,很多人又都觉得难以言说了。先来看第一句,“月落乌啼霜满天”——这里有三个意象,月亮落山了,乌鸦在啼叫,满天是寒霜。这是写天亮前的景象和感觉。
“江枫渔火对愁眠”——这里又有两个意象,江边的枫树,江上的渔火。这句诗很朦胧,可以解释为船上的旅客面对着霜夜的江枫、渔火怀愁而眠为好。
下一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只写了两个地点,中间加了一个方位词“外”。分开来看毫不出彩,但这两个地点却包含着万种风情。如果写成“上海滩外静安寺”,那这首诗就兴味索然了。这涉及一个文化地理学的问题,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时形成一方文化。反过来一方文化又赋予一方水土和地名以特定的风味情调。这“姑苏城”与“寒山寺”,往往使人联想到山水幽静的江南名城和烟雨迷蒙中的山房寺院。这种特定的意象,就把人带到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中了。
“夜半钟声到客船”这一句是全诗最精彩的。今人流沙河曾说:“张继的名诗《枫桥夜泊》老实说,全靠最后一句到客船的‘夜半钟声’在那里悠悠地回荡着一缕余韵,从而使千百年的读者入迷。”作者为什么会听到夜半钟声?因为睡不着。为什么睡不着?因为“有旅愁”“在思念”,所以这首诗归根到底是在写诗人的愁绪。
诗人创造了这样一个诗中有画,画中有声,朦胧多义的愁境,借助“枫桥夜泊”的典型境象,表现了他“夜泊枫桥”时特有的感受和情怀。人们之所以为这钟声所沉迷,因为这是“姑苏城外寒山寺”的“夜半钟声”,这钟声渗透着宗教的情思,回荡着历史的回声,制造了庄严古雅的气氛,使每个读者自觉不自觉地联想到人生。因为每个人都有所思,都有愁绪,都能从钟声中有所得。人生苦短,人生如过客,来去匆匆,谁没有愁绪呢。好的作品,就是这样震撼人的灵魂,最高的艺术境界也正是最高的哲理境界。
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我国古典诗词中描写“秋色”、抒发“秋思”的作品很多,常常给人一种凄凉寂寞的感觉。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悲秋”的传统和主题。植物开始由盛变衰,漫长的一年也快到尽头了。受到这种客观环境的影响,人们很容易产生一种寂寞悲凉的情怀。
尽管有“悲秋”的传统,但是写秋天的诗作中也不全是凄凉悲伤的。要知道,诗作中的景物不是纯客观的描写,它是客观景物和诗人主观情思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的艺术结晶,所以不同处境和不同个性的诗人,就有可能捕捉不同的景物,表现和一般人不同的思想感情,这首《秋词》就是这样。
从诗的主旨来说,不妨称它为一首对“悲秋”的传统主题进行“翻案”的作品。诗人分两层进行“翻案”,诗的第一、二句是第一层,用的是议论手法,直抒己意。“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自古都说秋天寂寥,令人悲伤,我却说秋天比春天还好。这两句之中,前一句指前人,指“自古”以来的流行观念;后一句说自己,表明自己的独特情怀。光看前一句,语气似乎很平淡,再读第二句,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会在我们头脑中产生强烈的悬念:秋天明明是万物萧疏的季节,怎么比得上万紫千红的春天?诗人“秋日胜春朝”的结论是如何得出来的呢?
这个悬念会使人们赶快读下去,看看诗人说得有没有理。妙在诗人此时停止议论,改换角度,展现了一幅美好的画面——“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鹤的形态美,动作矫健,向来是我国诗人喜欢的动物,人们在它身上寄托了诸如清高、纯洁、远大等象征意味,何况此时刘禹锡笔下的鹤并未在地面上来回觅食,而是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凌空飞翔,直冲云霄,这是何等豪迈远大,令人心旷神怡,难怪诗人要说看着这只高高飞翔的鹤,自己的诗情也源源涌出,弥漫于碧霄宇宙之间了。诗人写鹤也就是在写自己,写鹤之飞翔也就是在抒发自己豪迈的诗情和远大的抱负。
可见诗人所以能够翻“悲秋”的案,超越自古以来“悲秋”的主题,关键在于诗人具有不同一般的胸襟和情操。
集灵台
【唐】张祜
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
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
七绝这种体裁,因总共只有二十八个字,很不容易写好。作者只有选择最富有代表性的事件或最精彩的片断,用最精练的语言表达出来,才能取得篇幅短小、容量很大、发人深思、耐人寻味的效果。这首诗就是七绝中的代表作。
诗中所写的虢国夫人是杨贵妃的姐姐。由于杨贵妃受到玄宗宠爱,她的三个姐姐也都成了显赫一时的人物。大姐被封为韩国夫人,三姐被封为虢国夫人,八姐被封为秦国夫人。从第一句“承主恩”可以看出,虢国夫人不是妃子,却受到如此宠爱,此中暧昧尽在不言之中了。下一句“平明骑马入宫门”,就是虢国夫人受到宠爱的表现。天刚亮,应是皇帝亲理朝政的时候,可玄宗却抛却国事,与虢国夫人会面,可见她的地位非同寻常。何况,虢国夫人还可自由自在地骑马进入宫门,其气焰可谓“炙手可热势绝伦”了。
前两句是叙事,后两句陡然一转,好似一个特写,重点描绘了虢国夫人的容貌。照理说,朝见皇上,更应梳妆打扮以示敬重,可她反而嫌擦脂抹粉会弄污自己,只是淡淡地描一下眉毛就去朝见“至尊”了。表面上,好像是炫耀她的美貌,无须化妆,照样姿色照人。实际上,作者话中有刺,如果虢国夫人不是恃宠而骄,就不可能这样随意轻佻。
她朝见皇上的地点是在“集灵台”。“灵”是仙人,“集”是聚集,每年皇帝都要到集灵台去祭祀神仙,可这么神圣庄严的祭神场所,她却可以这样随心所欲,不施脂粉,这就是话中有刺了。唐太宗说过:“治安则骄侈易生,骄侈则危亡立至。”这不正是唐王朝从治安转向危亡的一个凶兆吗?
然而诗人怎敢直言其事呢?只能说得含蓄一点,看似赞美,实为讽刺。这首诗的耐人寻味之处也就在此。
赠项斯
【唐】杨敬之
几度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说项”就是替人说好话、讲情,这个词出自杨敬之的《赠项斯》。杨敬之是中唐时和白居易差不多同时的名人,元和年间进士,唐文宗时曾做到国子祭酒,是个很有地位的人。项斯则是一个无名后辈,到后来才中进士。唐朝有年轻未考中科举的文人向做官的前辈呈送自己诗文的风气,叫作“行卷”“温卷”“求知己”,从诗里可以看出项斯也把自己的诗文送给杨敬之看了,杨敬之看罢就写了这首诗。
“几度见诗诗总好”,说明他早已认识项斯,项斯也不止一次投诗给他,他赏识项斯是从诗开始的,这句明白如话。“及观标格过于诗”,这是见了本人以后,发现其外貌气度才学都很好,“标格”就是指人的外美与内修,这些都超过了项斯本人的诗,所以杨敬之很欣赏他。根据唐朝法律,唐代选拔官吏除考试外还要讲“身、言、书、判”,也就是“体貌丰伟,言辞辩正,楷法遒美,文理优长”,简单地说要外貌英俊,能言善辩,写一手好字,熟悉法律又善于判断。所以那些推荐人对上门的“门生”的相貌很重视。可见这个项斯一定相貌不错。
后面两句是杨敬之说自己:“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有很多人,见人善则缄口不言,见人有恶则到处张扬,所谓文人相轻,就是这样。杨敬之则说:“我一辈子不懂得把别人的优点藏起来,以后遇到什么人我都要推荐你项斯。”这是杨敬之胸襟开阔的表现。他这样做是很不容易的:一方面要有气度,一方面又不怕别人攻击。推荐别人是要负责的,这一点古今中外都是一样,否则别人会说你们互相标榜吹捧,遇到被推荐人不争气时还会连累自己。好在项斯果然来年考中进士,才算不辜负杨敬之的一番美意。
《全唐诗》只收了杨敬之两首诗,收了项斯一首诗。但因为有了一首《赠项斯》,两个人的名字流传了千年,“说项”也就一直成为人们常用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