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都去哪儿了?》
——当企业在“借钱冲锋”,居民在“存钱蓄力”,中国经济正在酝酿一场“结构性反弹”
你有没有发现,今年的钱有点“分裂”:企业在拼命借,居民却默默存。
这不是冷笑话,而是中国经济正在进行的一场深度调整。
央行最新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4.75万亿元,其中企事业单位拿走了13.44万亿元,中长期贷款更是暴增8.29万亿元。这意味着企业不再“借钱续命”,而是借钱投资未来——建新厂、搞研发、抢订单。资本支出活跃,正是信心回升的最好注脚。
反观居民,贷款仅增1.1万亿元,但存款却飙升12.73万亿元。有人说是“消费降级”,其实更像是“理性蓄力”——等市场更稳、就业更安,人们的钱包自然会重新打开。
与此同时,M2同比增长8.4%,社会融资规模增量高达30.09万亿元,创历史新高。金融“活水”正精准流向制造业、绿色能源和新质生产力,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这不是“冰火两重天”,而是经济修复的双向奔赴:企业在冲锋,居民在蓄力,政策在托底。
“信心回暖、结构在变、势能在积”——这不是口号,而是数据在说话。
(唐加文,笔名金观平;本文成稿后,经AI审阅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