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再夺命!两男子在邻居家食用酸汤子后1死1伤,剧毒藏身传统美食!

一、事件回顾:一顿邻里聚餐的致命代价10月12日晚,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某村,村民张先生与亲戚刘先生帮邻居收割玉米后
一、事件回顾:一顿邻里聚餐的致命代价

10月12日晚,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某村,村民张先生与亲戚刘先生帮邻居收割玉米后留餐。餐桌上六七人中,仅两人食用了东北传统食物“酸汤子”。几小时后,两人突感不适,紧急送医。因村庄距医院30多公里,张先生在途中失去生命体征,刘先生被送入ICU抢救,生命垂危。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具体中毒原因待官方通报。

这已是近年来第二起重大酸汤子中毒事件。2020年10月,黑龙江鸡东县一家族聚餐食用自制酸汤子,导致9人全部死亡,震惊全国。调查显示,食材在冰箱冷冻近一年,室温放置后滋生致命毒素。

二、幕后元凶:米酵菌酸的三大致命特性

毒性极强,无药可解米酵菌酸由椰毒假单胞菌产生,主要损害肝、脑、肾等器官。1毫克即可致命,且无特效解药,临床仅能采取透析等支持治疗。中毒后潜伏期短至30分钟,症状包括呕吐、腹泻、昏迷,病死率高达40%-100%。

耐高温,烹饪无法灭活该毒素稳定性极强,100℃煮沸或120℃高压蒸煮均无法破坏其毒性。即使食物彻底加热,毒素仍可残留。

隐蔽性高,易污染发酵食品椰毒假单胞菌在高温潮湿环境中(22-30℃)繁殖迅猛。酸汤子制作需将玉米浸泡发酵数日,若环境不洁或储存不当(如冷冻后常温放置),极易滋生毒素。类似高风险食物还包括:

发酵米面制品:北方的臭碴子、格格豆,南方的吊浆粑、河粉;

泡发菌类:木耳、银耳(泡发超4小时风险剧增)。

三、安全防线:预防米酵菌酸中毒的三大关键

1.避免家庭自制高风险发酵食品国家卫健委多次警示:酵米面类食品(酸汤子等)因自制环境难控卫生,不建议家庭制作。若食用,务必选择正规渠道产品,并核对保质期、储存条件(如湿米粉需冷藏,当天食用)。

2.科学处理食材,严控泡发时间

木耳、银耳:冷水泡发≤2小时,热水≤1小时,禁用隔夜泡发品;

发现食材黏滑、异味或霉斑,立即丢弃;

玉米、米粉等原料储存需阴凉通风,避免潮湿。

3.中毒急救:抢时间就是抢生命出现恶心、头晕等症状时:① 立即停止进食,催吐以减少毒素吸收;② 保留可疑食物及呕吐物样本;③ 紧急送医并明确告知食用史,争分夺秒救治。

评论列表

你说我是谁吧
你说我是谁吧 2
2025-10-14 10:20
这玩意儿是非吃不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