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林徽因病逝前的一张留影,那年49岁,瘦到脱相,容貌大变

没有心的史书 2024-11-01 01:49:09

1953年,林徽因病逝前的一张留影,那年49岁,瘦到脱相,容貌大变

1953年9月,一张令人心碎的照片悄然问世。照片中的女子面容憔悴,瘦骨嶙峋,与人们记忆中那个才华横溢、风华绝代的民国才女判若两人。她就是林徽因,那年她49岁,却已经站在了生命的尽头。

这张照片被张贴在《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在京代表报道表》上,成为了林徽因生平最后一张工作照。谁能想到,这位为中国古建筑保护做出巨大贡献的才女,会以如此憔悴的面容告别人世?

照片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是什么让这位才华横溢的建筑师、诗人在49岁就已经如此衰老?她的一生又经历了怎样的跌宕起伏?让我们一起揭开这张照片背后的秘密,重新认识这位被误解已久的民国才女。

世人常说"才女"二字,可若论起真正配得上这个称号的人物,林徽因当属其中翘楚。她不仅是一位出色的建筑学家,更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和作家。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林徽因的才华远不止于此。

1904年,林徽因出生于杭州的一个书香门第。她的父亲林长民是清末状元,后来成为中华民国的高级外交官。也许正是这样的家庭背景,为林徽因日后的成就奠定了基础。

说起林徽因在建筑学上的成就,不得不提她的一段"意外"经历。1924年,年仅20岁的林徽因随父亲前往欧洲游学。原本她打算学习文学,却在参观了巴黎圣母院后,被哥特式建筑的魅力深深吸引。就这样,她毅然改变了专业方向,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

回国后,林徽因与丈夫梁思成携手开启了对中国古建筑的研究之路。他们足迹遍布全国,用现代科学方法对古建筑进行测绘和研究。有趣的是,在一次考察中,林徽因竟然发现了一座被遗忘已久的唐代建筑——佛光寺东大殿。这一发现轰动了建筑界,也为中国建筑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林徽因的才华不仅体现在建筑学上,她的文学创作同样令人叹服。1923年,年仅19岁的林徽因就发表了她的第一首新诗《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首诗以清新脱俗的意象和独特的抒情方式,在当时的文坛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后来,她又创作了《我们停止了的情感》、《夜》等诗作,每一首都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然而,林徽因的文学才华并不局限于诗歌创作。她还是一位出色的散文家和小说家。她的散文《你知道西湖的美吗》,以优美的文笔描绘了西湖的四季风光,读来令人如临其境。而她的小说《九十九度中》,则以独特的视角探讨了爱情和婚姻的本质,在当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林徽因对中国古建筑文化保护的贡献,更是不可磨灭的。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许多古建筑正面临着被破坏或拆除的危险。林徽因和梁思成夫妇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他们开始了一场艰辛而漫长的古建筑保护之旅。

在这段时间里,林徽因和梁思成走遍了全国15个省、200多个县,实地勘察了2000余处古建筑。他们不顾艰难险阻,深入偏远山区,只为寻找那些被遗忘的古建筑瑰宝。有一次,他们在山西五台山发现了一座古塔,为了详细记录这座塔的结构,林徽因不顾自己身体虚弱,坚持爬上塔顶进行测绘。这种执着和热情,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努力没有白费。通过他们的考察和记录,许多珍贵的古建筑得到了保护。比如,我们今天还能欣赏到的赵州大石桥、应县木塔,就是在他们的努力下才得以保存下来的。可以说,没有林徽因和梁思成的付出,我们今天可能就无法看到这些中国古代建筑的瑰宝了。

林徽因与梁思成的相识,堪称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段佳话。1924年,年仅20岁的林徽因前往英国留学,在船上偶遇了同样赴英求学的梁思成。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为日后的感情埋下了种子。

然而,命运似乎总是喜欢捉弄人。当时的林徽因已经与徐志摩相识,两人之间萌生了情愫。梁思成得知后,选择了默默退出。但是,缘分终究不可阻挡。1928年,林徽因与徐志摩分手后,与梁思成在美国重逢。两人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共同学习建筑,朝夕相处中,感情逐渐升温。

1928年4月21日,林徽因与梁思成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了简单而温馨的婚礼。从此,这对才子佳人携手踏上了共同的人生旅程,也开启了他们在建筑研究领域的合作之路。

回国后,林徽因和梁思成立即投入到中国古建筑的研究工作中。1930年,他们参与创立了中国营造学社,这是中国第一个专门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学术机构。在这里,他们开始了艰辛而充实的研究生涯。

林徽因和梁思成的研究方法颇具创新性。他们不满足于仅仅阅读古籍,而是坚持实地考察。从1931年开始,他们踏上了漫长的考察之路。这对夫妇的足迹遍布全国15个省、200多个县,实地勘察了2000余处古建筑。

在考察过程中,林徽因和梁思成遇到了不少困难。有一次,他们在山西五台山考察佛光寺时,遇到了严重的交通问题。当时的山路崎岖难行,他们不得不骑驴上山。林徽因虽然身体虚弱,但她坚持与梁思成一同骑行,不愿落后。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在他们的整个研究生涯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1933年,林徽因和梁思成在山西省五台山发现了佛光寺东大殿。这座建于唐代的木构建筑,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建筑之一。这一发现震惊了建筑界,也为中国建筑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在考察过程中,林徽因和梁思成不仅仅是合作伙伴,更是彼此的支持者和鼓励者。梁思成因为早年的车祸导致左腿微跛,脊柱重伤,行动不便。而林徽因虽然身体虚弱,却总是在丈夫疲惫时给予鼓励和支持。他们互相扶持,共同克服困难,完成了许多艰巨的考察任务。

林徽因和梁思成的研究成果丰硕。他们合作发表了《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平郊建筑杂录》、《晋汾古建筑调查纪略》等多篇重要论文和调查报告。这些论文不仅详细记录了他们的考察发现,还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除了学术研究,林徽因和梁思成还致力于古建筑的保护工作。在他们的努力下,许多濒临毁坏的古建筑得到了修复和保护。比如,他们参与了北京故宫的修缮工作,为这座古老的宫殿注入了新的生命。

然而,时局动荡给他们的研究带来了巨大挑战。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林徽因和梁思成不得不离开北平,辗转来到四川李庄。即使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他们仍然没有放弃研究。在李庄,梁思成开始着手《中国建筑史》的写作,而林徽因则在病榻上继续协助丈夫的工作。

林徽因和梁思成的携手同心,不仅体现在学术研究上,更体现在生活中的相互扶持。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他们也从未放弃对彼此的支持和鼓励。这种坚韧的爱情和深厚的学术情怀,成就了他们在中国建筑史上的不朽贡献。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正式拉开帷幕。这场战争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彻底改变了林徽因和梁思成夫妇的生活轨迹。

就在战争爆发前夕,林徽因前往协和医院进行了一次例行体检。检查结果显示,她的肺部出现了异常阴影。医生建议她立即住院治疗,但林徽因却选择了推迟。她说:"现在国难当头,我怎么能躺在医院里?"这句话不仅体现了她的爱国情怀,也预示了她在接下来的岁月里将面临的艰难处境。

随着日军逼近北平,林徽因和梁思成夫妇不得不做出艰难的决定:离开他们深爱的这座城市。1937年8月,他们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与营造学社的同仁一起,踏上了南下的旅程。这段旅程异常艰辛,他们辗转多地,最终在1938年9月抵达了四川李庄。

李庄是一个位于四川省宜宾市的小镇,因为地处偏远,成为了许多文化名人和学者的避难所。然而,对于习惯了北平生活的林徽因和梁思成来说,李庄的生活条件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挑战。

他们的住所是一间简陋的农舍,屋顶漏雨,墙壁潮湿。林徽因曾在一封信中描述道:"我们的房子就像一个大水缸,每逢下雨,屋内就会积水成潭。"尽管如此,他们仍然努力适应这里的生活,继续他们的研究工作。

在李庄,林徽因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由于缺乏proper的医疗条件,她的肺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但即便如此,她仍然坚持工作。在病榻上,她继续协助梁思成整理资料,校对文稿。有时候,她甚至会强撑着病体,参与一些实地考察工作。

1940年,是林徽因和梁思成在李庄度过的最艰难的一年。这一年,林徽因的病情急剧恶化,不得不长期卧床。同时,他们的小儿子梁从诫也患上了严重的肺炎。在这种双重打击下,梁思成不得不一边照顾妻儿,一边继续他的研究工作。

然而,正是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中,林徽因和梁思成完成了他们最重要的学术著作之一——《中国建筑史》的初稿。这本书后来成为了中国建筑史研究的奠基之作,影响深远。

除了学术研究,林徽因和梁思成在李庄期间还参与了许多教育工作。他们在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北大、南开三校在昆明的联合校区)教授建筑课程,为战时的高等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林徽因虽然身体虚弱,但仍然坚持给学生们上课,她的课堂常常座无虚席。

1944年,抗战形势开始好转,林徽因和梁思成夫妇接到了前往美国进行学术交流的邀请。这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不仅可以获得更好的医疗条件,还能与国际学术界进行交流。然而,林徽因却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她选择留在中国。

林徽因对梁思成说:"你去美国吧,我留在这里。现在国家最需要人才,我虽然身体不好,但还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就这样,梁思成独自前往美国,而林徽因则留在了四川,继续她的工作和治疗。

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尽管身体状况每况愈下,林徽因仍然坚持工作。她参与了重庆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的工作,为中国文物的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她还继续她的文学创作,写下了多篇散文和诗歌。

1946年,抗战胜利,林徽因终于能够回到阔别多年的北平。然而,八年的战争岁月和长期的病痛已经严重损害了她的健康。尽管如此,她仍然坚持工作,参与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多项重要建筑设计工作。

林徽因在抗战岁月中的坚持,不仅体现了她个人的坚韧品格,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国主义,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抗战胜利后,林徽因和梁思成夫妇回到北平,开始了他们人生中最为辉煌的一段时期。尽管身体状况每况愈下,林徽因仍然以惊人的毅力和智慧,在建筑设计领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46年,林徽因被聘为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在这个位置上,她不仅传授知识,更将自己多年的研究心得和实践经验倾囊相授。她的课堂总是座无虚席,学生们被她渊博的学识和独特的见解所吸引。林徽因认为,建筑不仅仅是砖石的堆砌,更应该是文化的载体和时代的印记。这种观点深深影响了她的学生,也体现在她后来的设计作品中。

1949年,新中国成立。林徽因作为著名建筑学家,被邀请参与多项重要的建筑设计工作。其中最为人知的,莫过于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这座纪念碑不仅要体现中华民族的精神,还要能够代表新中国的形象。林徽因和她的团队经过反复讨论和修改,最终提出了一个既庄重又富有寓意的方案。

纪念碑采用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式,但又融入了现代元素。碑身高达37.94米,象征着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的年份。碑身的八个面分别雕刻着不同时期的革命史实,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历程。碑顶的浮雕则描绘了人民英雄的形象,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不屈精神。

林徽因在设计中特别注重细节。比如,她建议在纪念碑的底座上铺设花岗岩,这不仅增加了纪念碑的庄重感,还能起到防滑的作用。这种既考虑美观又注重实用的设计理念,充分体现了林徽因的智慧。

除了人民英雄纪念碑,林徽因还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工作。国徽作为一个国家的象征,其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林徽因和她的团队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国情。

最终确定的国徽设计,采用了天安门、齿轮和谷穗的组合。天安门代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地,齿轮象征工人阶级,谷穗则代表农民。这三个元素的巧妙结合,既体现了新中国的性质,又彰显了工农联盟的基本国策。国徽外围的红色五角星和红色缎带,则象征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林徽因在设计国徽时,特别注重比例和平衡。她多次调整天安门、齿轮和谷穗的大小和位置,以确保整体视觉效果的和谐。同时,她还考虑到国徽在不同场合的使用需求,设计了多个版本,以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

除了这两项重要的设计工作,林徽因还参与了北京市政规划的制定。她提出了保护古都风貌与发展现代化城市并重的理念,这对后来北京的城市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北京市政规划中,林徽因特别强调了古建筑的保护问题。她认为,北京作为一座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古都,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城市布局应当得到尊重和保护。她建议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尽可能保留古建筑,并在新建筑的设计中融入传统元素,以维持城市的整体风貌。

同时,林徽因也认识到现代化发展的必要性。她提出了在城市外围建设新区的构想,以缓解老城区的人口压力,并为现代化建筑提供空间。这种古今兼顾、协调发展的理念,为北京后来的城市规划指明了方向。

林徽因在建筑设计中展现的智慧,不仅体现在她对细节的把握和对美学的追求,更体现在她对文化传承和时代发展的深刻理解。她的设计作品,既传承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又融入了现代元素,成为了新中国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

1955年4月1日,林徽因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51岁。她的离去,不仅是中国建筑界的巨大损失,也是整个文化艺术领域的遗憾。然而,林徽因虽然离开了,但她的思想、她的作品,以及她对中国建筑和文化事业的贡献,却永远地留在了这片她深爱的土地上。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尽管身体状况每况愈下,林徽因仍然坚持工作。她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因此更加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她常常在病床上工作,有时甚至需要靠吗啡来缓解痛苦。但即便如此,她仍然坚持完成了多项重要的设计和研究工作。

1953年,林徽因参与了中国科学院建筑研究所的筹建工作。这个研究所的成立,标志着新中国建筑学研究的新起点。林徽因为研究所的组织结构和研究方向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她特别强调要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要重视中国传统建筑的研究和保护,同时也要学习和吸收国外先进的建筑理念和技术。这些建议后来成为了研究所的指导方针,影响深远。

同年,林徽因还参与了北京十大建筑之一的民族文化宫的设计工作。这座建筑是新中国成立后北京的第一批重要公共建筑之一,其设计理念充分体现了林徽因的建筑思想。她主张在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如大屋顶、飞檐、斗拱等,但又不拘泥于传统形式,而是进行了现代化的改造和创新。这种"中西合璧"的设计理念,成为了新中国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方向。

在生命的最后时光,林徽因还完成了一项重要的学术工作——整理和修订《清式营造则例》。这是一部记录清代官式建筑规制的重要典籍,对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具有重要价值。林徽因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对原文进行了详细的考证和注释,使这部古籍焕发出新的生命。这项工作直到她去世后才由她的学生们完成出版,成为了建筑史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除了建筑设计和研究工作,林徽因晚年还致力于文学创作。她创作了多篇散文和诗歌,其中不乏对生命、艺术和人生的深刻思考。这些作品后来被收录在《林徽因文集》中,成为了了解她思想和情感世界的重要窗口。

林徽因去世后,她的丈夫梁思成继续他们共同的事业。1961年,梁思成根据林徽因生前的建议和遗愿,提出了著名的"北京城市规划建议书",主张保护北京古城的整体格局。虽然这个建议最终未能得到采纳,但它体现了林徽因和梁思成夫妇对城市发展和文化保护的深刻思考,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林徽因的离去,在中国建筑界和文化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许多人都认识到,她的去世不仅仅是一个杰出建筑师的逝世,更是一个时代的结束。她所代表的那种兼具中西文化修养,又能在多个领域都有卓越成就的知识分子,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变得越来越稀少。

然而,林徽因的影响并未随着她的离去而消失。相反,她的思想和贡献在后来的岁月里不断被人们重新发现和评价。她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研究和保护工作,为后来的古建筑保护事业奠定了基础。她提出的"新中式"建筑设计理念,影响了几代中国建筑师。她参与设计的建筑作品,如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等,至今仍是中国重要的文化符号。

林徽因的一生,是才华与坚韧、理想与现实、个人与时代的交织。她在建筑学、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她的人生轨迹也见证了中国从晚清到民国再到新中国的巨大变迁。她的故事,不仅是一个杰出女性的个人传奇,更是整个时代的缩影。

0 阅读:3

没有心的史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