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汽车业
核心资产经历五次流拍,总价从19.15亿元跌至约9.5亿元,最终被非汽车行业企业
核心资产经历五次流拍,总价从19.15亿元跌至约9.5亿元,最终被非汽车行业企业收购。其衰落主因在于产品力不足:自由光频发烧机油、变速箱故障,技术更新缓慢;渠道管理混乱,经销商大量退网;股东内耗严重,错失电动化转型时机。广汽菲克的案例警示行业:依赖品牌红利、忽视产品与渠道建设,终将在激烈竞争中被淘汰。
长城汽车这位老板前几天说了个大实话:"资本已经不炒电车了,因为它们已经赚钱走了。
长城汽车这位老板前几天说了个大实话:"资本已经不炒电车了,因为它们已经赚钱走了。"这话像记耳光,抽在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脸上。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欧拉新车预售会上的一句话,直接撕开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遮羞布,让不少还在狂欢中的车企猝不及防。这话听着扎心,却句句都是大实话。回想2020到2023年那阵子,新能源圈简直疯了,不管有没有造车技术、有没有量产能力,只要拿出一份光鲜的PPT,就能拉来上亿投资。做地产的、搞手机的、甚至没碰过汽车的跨界玩家,都扎堆涌入这个赛道,新车发布会开得比演唱会还热闹。可这股热潮背后,没几个是真心想造好车的,大多是盯着政策红利和资本套现的机会。资本有多疯狂,现在的行业就有多狼狈,有数据显示,一家头部新能源车企的负债从2020年的1366亿,飙到2025年4月的近7000亿,负债都快是净资产的6倍了。更离谱的是,不少造车新势力每卖出一辆车就亏10万,完全是“赔本赚吆喝”,而那些早期入场的资本,早就借着股价暴涨套现离场,留下这些车企独自扛下所有压力,有的甚至被资本反向绑架,为了维持市值不得不硬撑。魏建军更戳心的还在后头:“总靠财政支持就是啃老!”国家早年给补贴、给牌照,是想帮新能源行业“扶上马送一程”,可没谁能一直当“奶爸”。现在有些车企没了补贴就活不下去,既没形成可持续的盈利模式,也没拿得出手的核心技术,完全是在靠借贷和政策输血续命。魏建军直言,要是未来十年还建不成商业闭环,这个产业就真的危险了。更让人看不懂的是,一些早就停工停产的“僵尸车企”,2025年居然悄悄“还魂”了,原来都是地产、基建领域的热钱没地方去,又盯上了新能源这个大资金池,说白了就是冲着稀缺的造车资质来的,根本不管产业死活,只想再捞一笔快钱。就连魏建军自己,日子也不好过,2025年上半年长城汽车营收刚微涨,净利润就跌了10.21%,但他一直坚持“敬畏资本不被裹挟”的原则,不搞过度营销,沉下心做技术,自主研发的智能电混四驱系统还拿了行业最高奖项。这和那些为了讨好资本,一年换三个CEO、战略朝令夕改的企业,形成了鲜明对比。现在行业数据看着挺光鲜,2025年10月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次超过总销量的一半,达到51.6%,可光鲜背后,是多数企业的盈利难题。魏建军甚至警告,汽车产业里的“恒大”已经存在,只是还没爆而已,那些高杠杆扩张、只追市值不赚利润的企业,迟早要出问题。放眼全球,欧美国家早就不玩简单的补贴游戏了,美国用税收抵免绑定本土供应链,欧洲靠碳关税推动电池回收,人家拼的是完整的产业生态,而我们的不少车企,还在依赖政策和资本,没学会自己造血。魏建军的话虽然狠,却是给行业敲了记警钟。资本退潮、泡沫破裂后,新能源汽车行业终于要从“资本游戏”回归商业本质。那些只想赚快钱、没核心技术的企业,迟早会被市场淘汰,而真正沉下心造好车、练内功的,才能在接下来的硬仗中活下来。买车的人要的是靠谱的代步工具,不是资本炒作的玩具,行业终究要靠实力说话。对此你怎么看?
【#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恶意抹黑汽车企业的账号被处理#近期,国家网信
【#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恶意抹黑汽车企业的账号被处理#近期,国家网信办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深入开展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从严整治散布虚假不实信息,恶意抹黑诋毁汽车企业、汽车产品等违法违规行为。现将部分典型案例通报如下:1.“大眼哥说车”等账号发布贬损性信息,侵害企业商誉和产品信誉。抖音账号“大眼哥说车”、今日头条账号“电电加电”、快手账号“森哥电车”等,随意发布贬损性言论,恶意诋毁某汽车企业品牌、辱骂企业家并持续炒作。涉及的账号已被依法依约采取关闭等处置措施。2.“高见观潮”等账号散布虚假不实信息,恶意诋毁攻击企业。今日头条账号“高见观潮”、微信公众账号“象视汽车”、微博账号“大D有态度”等,编发涉某汽车企业虚假信息,诋毁攻击企业产品质量,恶意唱衰企业经营状况。涉及的账号已被依法依约采取处置措施。3.“我是大彬同学”等账号恶意集纳企业负面信息,诋毁攻击企业产品。微博账号“我是大彬同学”、抖音账号“石头搞机”、哔哩哔哩账号“赛车星冰乐”等,为博眼球、吸流量,集纳企业负面信息、蹭炒涉企热点事件、煽动群体对立。涉及的账号已被依法依约采取处置措施。4.“易车榜”等账号巧立名目发布汽车销量榜单,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微博账号“易车榜”“孙少军09”、微信公众账号“数典汽车排行榜”“中汽数研”“大侠侃车”等,频繁发布未经核实,甚至捏造、杜撰的汽车销量数据,误导消费者,干扰汽车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涉及的账号已被依法依约采取处置措施。5.“王武松”等“转世”账号继续发布不实信息,抹黑诋毁汽车企业。抖音账号“王悟空说车”“987疯狂奶爸”因多次歪曲事实诋毁新能源汽车性能,恶意抹黑某汽车企业形象声誉被依法依约关闭。上述账号使用主体,在抖音、小红书、百度等平台注册“王武松”“疯狂斯坦森”等账号,继续发布主观测评信息,抹黑攻击某新能源汽车企业产品质量。涉及的账号已被依法依约采取关闭措施。(央视新闻)
日本断臂求生!11月6日,日本汽车巨头日产,竟然把自己的老巢横滨全球总部大楼给
日本断臂求生!11月6日,日本汽车巨头日产,竟然把自己的老巢横滨全球总部大楼给卖了!买家还是咱们中国的敏实集团和美国财团联手,交易价高达970亿日元(约45亿元人民币)。时间回溯到上世纪90年代,横滨总部大楼的落成曾是日产汽车的高光时刻。这座1990年建成的建筑,不仅见证了日本汽车横扫全球的黄金年代,更是无数核心技术蓝图的诞生地,成为承载“日本制造”精神的重要地标。2009年从东京银座迁至横滨黄金地段后,这里兼具办公与车型展示功能,成为日产向世界彰显实力的“企业门面”。谁也未曾想过,半个多世纪后,这座象征着企业根基的建筑会被摆上货架,更以“出售后回租20年”的方式延续办公,活脱脱上演了一出“抵押房产度日”的行业大戏。日产走到这一步,早已埋下伏笔。在日本本土市场,它长期被丰田集团压制,同时还要应对本田、马自达等同行的激烈竞争,即便在燃油车时代也始终处于行业第二梯队,根基本就不算稳固。进入新能源时代后,这种被动局面进一步加剧。中国市场上,曾经靠轩逸、奇骏等车型走量的好日子一去不返,面对比亚迪、吉利等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型冲击,销量从2021年的138.1万辆直接腰斩至2024年的69.6万辆。全球范围内,除北美市场勉强维持增长,中日欧主要市场均出现下滑,2025上半财年全球销量同比下跌7.3%。市场溃败的背后,是财务状况的全面崩盘。2024财年,日产净亏损高达6709亿日元,创下25年来第三大亏损纪录;2025上半财再亏2219亿日元,公司甚至预估全年将出现五年来首次营业亏损,金额高达2750亿日元。账面上的现金仅够支撑12个月,叠加美国关税政策吞噬1497亿日元利润、汇率波动持续冲击等外部压力,日产的资金链已濒临断裂。为了自救,日产启动了号称比当年戈恩改革更激进的复兴计划,全球裁员2万人、关闭7家工厂,试图通过腰斩产能止血。但真正让业界震惊的,还是出售总部大楼的决定。这笔交易能为日产带来740亿日元的净收益,公司计划将其全部投入电动化研发和系统升级,对外宣称这是“主动轻量化”战略,意在抽离房地产资产资金聚焦核心技术。但现实骨感,6.3亿美元的交易额,甚至不及头部新能源车企单年研发投入的零头,对于滞后的电动化转型而言,不过是杯水车薪。此前九州地区一座投资80亿元的电池工厂,因自身75美元/kWh的成本远高于宁德时代50美元以下的水平,启动四个月便被迫停建,足以见得日产在核心技术上的短板。与日产的窘迫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买家敏实集团的强势崛起。这家1992年起家的香港上市企业,以生产风挡饰条、电池盒等汽车零部件发家,早已进入日产的全球采购系统,此次“供应商买下老板老巢”的身份反转,堪称行业佳话。凭借覆盖全球80%主流车企的广泛客户网络,以及新能源业务爆发带来的百亿年产值,敏实集团手握充裕现金,此次联手美国财团接盘,绝非单纯的房地产投资。横滨总部地处东京湾区产业带,周边聚集着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敏实正是看中这一区位优势,希望借此贴近日本市场的技术资源和客户,实现从零部件“配套者”到“全球化玩家”的身份跃迁。这桩交易的背后,是全球汽车行业话语权的悄然转移。曾经由日系、欧美巨头主导的燃油车时代,核心竞争力聚焦于发动机与变速箱技术;如今新能源时代来临,中国企业凭借完整的产业链优势,美国企业依托领先的科技研发,共同重塑着行业规则。日产的困境并非个例,整个日系车产业都深陷转型滞后的泥潭,固守燃油车技术吃老本,难以跟上电池与智能驾驶的发展节奏。对于日产而言,卖楼所得的资金或许能换来短暂喘息,但20年的租约意味着未来每年都要向新东家支付租金,长期运营成本将进一步增加。若不能借此机会突破技术瓶颈、挽回市场份额,当这笔“救命钱”耗尽,未来可能真的再无资产可卖。而敏实集团的入局,不仅获得了优质资产,更打响了全球知名度,成为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实力提升的生动注脚。这场地标易主的交易,早已超越了单纯的资产买卖范畴,成为全球汽车业新旧交替的缩影。在时代浪潮的冲刷下,没有永远的行业巨头,唯有主动拥抱变革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这一点,值得所有传统车企深思。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对此事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讨论,感兴趣的可以点击头像加关注,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我们下期见。
AUV,启境汽车开始“搞事情”了!启境CEO在线收简历,让不少汽车行业的年轻从业
AUV,启境汽车开始“搞事情”了!启境CEO在线收简历,让不少汽车行业的年轻从业者蠢蠢欲动。对于这个事情,我的看法很简单:其一,这次CEO亲自下场招兵买马,本身就是一个强烈信号,启境不只想造好车,更想组建一支能打硬仗的“梦之队”。其二,华为几百号研发骨干直接驻场广汽,引用新的合作模式,华为×广汽"深度共创"并且沟通"零延迟",能直接和高手过招,对个人成长必然是个宝贵的机会。作为一名深度体验过华为合作品牌车型的用户,我真心期待明年年中的首款产品能为我们带来哪些更有意思的新体验。
全球汽车行业正经历大规模裁员潮。近一年来,奔驰、奥迪、大众、福特及日产等巨头已宣
全球汽车行业正经历大规模裁员潮。近一年来,奔驰、奥迪、大众、福特及日产等巨头已宣布裁员总数超过十万人。头部供应商采埃孚与博世也计划削减三万个岗位。市场需求疲软是裁员主因,尤其是欧洲电动车市场增长放缓。德国汽车行业过去两年已减少约五万五千个职位,预计到2030年还将流失数万岗位。产业链上下游受到严重波及。一个整车厂岗位的消失,可能意味着供应链上多个关联岗位的流失,对就业市场形成连锁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