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董明珠
股东会开成“朋友会”董明珠为何这么说?
面对股东提出的“董明珠健康家销量及渠道改革”等问题,格力电器销售总监卢陆群回应称:“自今年2月,董明珠健康家面市以来,落地门店已超千家。在我们的观察中,从最初的空调与非空品类7:3的销售比例,发展到如今,部分...
央视破例为董明珠延时!一分钟发言封神,这格局谁看了不竖大拇指?央视直播的一
央视破例为董明珠延时!一分钟发言封神,这格局谁看了不竖大拇指?央视直播的一场演讲中,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因发言超时获得主持人特殊“通融”,后续一分钟的即兴表述引发全网热议,成为展现企业家担当的经典片段。演讲进行中,沉浸于分享的董明珠突然意识到时间问题,转头向主持人陈伟鸿确认是否超时。陈伟鸿的回应既巧妙又饱含认可,称因董明珠是为中国制造发声,多次看表发现超时后,甚至怀疑是自己的手表出了问题。得到这样的回应,董明珠干脆提出再补充一分钟的请求。这短短一分钟的发言含金量十足。董明珠公开格力经营数据,去年企业利润与税收均接近150亿元。她抛出尖锐反问,强调企业纳税的社会责任,直言不纳税的企业算不上好企业。国家的国防建设、公共基础设施改善等诸多领域都需要财政支撑,而实体经济正是这些需求的核心保障。谈及国家发展,董明珠态度鲜明。她以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为戒,指出盲目跟风资本运作只会让少数人获利,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破坏性,坚定主张中国强国之路必须依靠实体经济。对比部分深陷资本游戏的企业家,董明珠这番话堪称一股清流。她多年来为提高个税起征点积极奔走,即便因行事风格耿直饱受争议,这份家国情怀也值得肯定。有人说董明珠太过强势,也有人赞她敢说真话。你眼中的董明珠是怎样的企业家?
董明珠回应格力玫瑰空调争议:行业首创,将空调打造成艺术品
2025年11月19日消息,据南方都市报,近日,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出席第二十届中国经济论坛,对于玫瑰空调引发网络热议,她表示,这(玫瑰空调)是格力的一次创新尝试,在空调行业,还没有人将空调打造成艺术品,这是我们(格力...
格力“董明珠健康家”在南京新开两店
10月30日,格力电器在南京市场迎来重要布局,位于南京百家湖与新街口的两家“董明珠健康家”体验店同步开业。这标志着格力深耕华东市场、推进全屋智能健康生态战略迈出关键一步。据介绍,格力南京百家湖店作为华东首店,承载着...
荷兰这波操作真是绝了!刚出台新规卡我们脖子,不准中国买高端光刻机,结果你猜怎么着
荷兰这波操作真是绝了!刚出台新规卡我们脖子,不准中国买高端光刻机,结果你猜怎么着?格力反手就上演了一出"教科书式反击",三十台进口设备订单直接甩进垃圾桶,转头就和北方华创、中电科48所签下21.8亿天价大单!而这批国产设备比原定进口设备提前四个月交货,顺利衔接上格力碳化硅芯片工厂的扩产计划。格力敢把三十台进口订单扔进垃圾桶,压根不是一时冲动,是攒了整整七年的底气。2018年董明珠在行业会上撂下狠话“倾家荡产也要造芯片”时,多少人笑她“一个造空调的懂啥半导体”?可没人知道,那年格力因为进口芯片断供,一天就损失上百万,仓库里堆着的空调壳子成了废铁,这份憋屈让她当场拍板成立集成电路公司,第一次就砸了30亿进去。这钱没白花。从最基础的空调主控芯片做起,格力拉着近千人的研发团队泡在实验室,2022年研发投入直接涨了20%,专利申请量一年多增30%,其中一半全是半导体相关的。等到2023年斥资近百亿建碳化硅工厂,从打桩到量产只用了388天,成了亚洲首座全自动化基地,生产线每分钟能流转20片6英寸晶圆,良率飙到99%以上,早就不是“PPT造芯片”的玩笑了。选北方华创和中电科48所,更是早就算好的一步棋。北方华创的碳化硅外延设备累计订单超百台,MARSiCE115机型的厚度均匀性、缺陷密度都是行业顶尖水平,早就在国内主流工厂稳定量产。中电科48所更狠,作为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的牵头单位,是国内唯一能提供碳化硅成套装备的,从高温炉管到封装设备全能搞定,格力工厂里超过半数工序都靠它家设备撑着。荷兰以为卡着光刻机就掐住了命门,却忘了碳化硅芯片制造的核心设备早被国产突破,这波限制纯属打错了靶子。荷兰新规本身就透着心虚。2025年9月突然把限制从7纳米扩到14纳米,审批周期拉长到90天,嘴上喊着“安全”,连份像样的证据都拿不出,说白了就是迫于外部压力的妥协。可他们没算过账:中国占全球半导体市场38%的份额,14纳米以上中低端芯片需求超70%,这正是DUV光刻机的主场。ASML股价当天就跌了8.2%,转头就推出合规新机型,还赶着在苏州建技术服务中心,储备5亿美元零件——企业比谁都清楚,丢了中国市场根本扛不住。格力的反击,本质是戳破了“技术霸权”的泡沫。它的碳化硅芯片早就用在自家百万台空调上,性能能和国外产品掰手腕,价格还便宜20%,连车规级领域都在验证使用。这种“以用带研”的路数太聪明:每年上亿台家电的芯片需求,自己就能养活研发团队,不用看别人脸色。就像董明珠说的,“投资外部是开路,内部创新才是长城”,之前抛售闻泰股份把钱砸回自研,现在看来全是精准布局。更有意思的是时间差。国产设备提前四个月交货,刚好赶上格力工厂一期二阶段扩产,年产能要冲24万片晶圆。反观荷兰,一边卡设备出口,一边看着ASML偷偷给中国客户发新订单,这哪是“封锁”?分明是给国产设备让路。这场较量哪是企业间的博弈?是“自主可控”对“技术垄断”的一次完胜。格力用21.8亿的订单证明,被卡脖子不可怕,怕的是没提前备好“后手”。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