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三家分晋”的正式完成为什么间接导致魏国的霸业走向衰落?

“三家分晋”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被很多人视为是春秋与战国的历史分界点,《资治通鉴》便以“三家分晋”开篇。但鲜

“三家分晋”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被很多人视为是春秋与战国的历史分界点,《资治通鉴》便以“三家分晋”开篇。但鲜为人知的是,“三家分晋”还影响了战国第一个霸主魏国的霸业,“三家分晋”的正式完成更是间接导致魏国霸业走向衰落。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本鬼说说一家之言。

首先要说明的是,与很多人固有印象不同,“三家分晋”是一个持续了五十多年才正式完成的历史事件。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年),赵、魏、韩三家消灭智家,晋国公室名存实亡,晋国实际上一分为三。但直到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天子周威烈王才将赵、魏、韩册封为正式诸侯。

也就是说,“三家分晋”起于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年),但直到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才正式完成。在“三家灭智”到“三家分晋”的五十年里,赵、魏、韩实际上是诸侯,但名义上还是晋卿。既然名义上还是晋国卿士,赵、魏、韩轮流出任晋国执政上卿的制度和惯例依然保持存在。

周贞定王二十四年(前445年),魏桓子去世,其孙魏斯继位,是为魏文侯。魏文侯继位后励精图治,魏国国力强盛,完成了对外称霸的准备。可是魏文侯此时面对一个战略问题:魏国的东方是齐国、西方是秦国、北方是赵国、南方是楚国和韩国,魏国的战略地缘是非常不利的“四战之地”。

不过老天爷给了魏文侯一个机会。周威烈王元年(前425年),担任晋国执政上卿的赵襄子去世,魏文侯继任执政上卿。因为赵、魏、韩当时名义上都是晋国卿士,所以赵国和韩国在名义上要服从魏文侯。虽然实际上不一定服从,但赵国和韩国还是承认时任晋国执政上卿的魏文侯为“大哥”。

正因如此,魏文侯便利用晋国执政上卿的法理优势打造了以魏国为盟主的“三晋联盟”。“三晋联盟”让魏国摆脱了战略上非常不利的“四战之地”缺陷,北方再无威胁,南方的韩国则变成了阻挡楚国的屏障。“三晋联盟”是魏国成为战国第一个霸主的关键条件之一,没有“三晋联盟”就没有魏国称霸。

然而在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赵、魏、韩被正式册封为诸侯,“三家分晋”正式完成。如此一来,魏文侯就不能用“晋国执政上卿”来维持“三晋联盟”了。于是“三晋联盟”在魏文侯晚年就出现了不稳的迹象,最终在魏武侯时期破裂。而“三晋联盟”的破裂是魏国的霸业走向衰落的关键。

评论列表

夜幕山河
夜幕山河
2025-10-17 07:24
说明晋西北铁三角具有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