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醒吧!上海交大 2026 年要招 5000 个博士的消息,这哪是什么 “给年轻人机会”分明是把 “学历内卷” 的绞索又勒紧了一圈,把年轻人往更绝望的坑里推!

现在的博士早不是 “香饽饽” 了!2025 年光博士毕业生就有 10 万到 12 万,可高校教职岗位撑死了 6 万个。上交大这 5000 人一毕业,本就挤破头的职场更得变成 “修罗场”:以前硕士能进的企业岗,现在卡博士;以前博士能争的教职,现在得有海外经历 + 好几篇顶刊论文,连清华博士都得跟牛津、剑桥的海归抢饭碗。

更恶心的是那个叫 “非升即走” 的催命符!94% 的高校都在搞这一套,6 年里要发 4 篇核心期刊、拿 1 个国家级基金,不然就得卷铺盖走人。上交大现在多招 5000 人,未来就多 5000 个抢饭碗的 “青椒”,到时候考核标准只会更变态,淘汰率只会更高。那些说 “博士好就业” 的,怎么不说说冷门文科博士拿着 6 千月薪都找不到对口工作的窘境?怎么不说说 60% 以上的延毕率,让博士毕业就面临 35 岁失业线的尴尬?

而且你去问问现在的应届生,找工作有多难?硕士毕业抱着一摞证书跑招聘会,HR 扫一眼简历就丢到一边,嘴里还念叨 “现在硕士一抓一大把”;好不容易咬咬牙决定读博,想着拿个更高学历能多些底气,结果转头就看到上交大这 5000 个名额砸下来 —— 这哪是给机会,分明是给本就拥挤的赛道,又塞进了五百辆卡车,出门就撞大运!

以前读博是 “精英选择”,现在读博快成了 “无奈退路”。你以为博士毕业就能高枕无忧?醒醒吧!高校里 “非升即走” 的规则越来越狠,6 年里要发够 4 篇核心期刊、拿到国家级基金,不然不管你多努力,都得卷铺盖走人;企业招聘更现实,35 岁的门槛像道生死线,博士毕业就快 30 岁,没几年就要面临 “被优化” 的风险;就连考公务员,很多岗位都只写 “硕士及以上”,博士去了和硕士拿一样的工资,几年苦读的时间成本,连个回响都没有。

那些还在幻想着 “读博能逆袭” 的人,别再被画的饼忽悠了!你以为多了个博士名额,是多了条向上的活路,其实是把原本就窄的独木桥,拆成了更细的钢丝 —— 走上去的人越多,掉下去的风险就越大。等你熬完三五年博士,发现身边全是和你一样的竞争者,到时候别说挑工作,能不能找到一份能养活自己的差事都是问题。

上交大一句 “根据情况调整” 轻飘飘带过,可年轻人的时间耗得起吗?读博的学费、生活费是真金白银,错过的求职黄金期再也回不来。这 5000 个名额,不是啥能指望的盼头,是把年轻人困在 “学历陷阱” 里的牢笼 —— 毕竟学校只需要漂亮的招生数据,谁会真的在乎,你毕业那天会不会站在人才市场上,茫然无措地问一句:“我的出路在哪?”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