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江都兵变后,那些参与弑杀隋炀帝的将领,最后都是什么下场?

隋朝末年,隋炀帝远在江都(今江苏扬州),关内隋军力量薄弱;中原瓦岗军与王世充激战方酣,均无暇西顾。于是,李渊李世民父子迅

隋朝末年,隋炀帝远在江都(今江苏扬州),关内隋军力量薄弱;中原瓦岗军与王世充激战方酣,均无暇西顾。于是,李渊李世民父子迅速占领长安,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拥立代王杨侑为帝。到了义宁二年(618年)三月,杨广在江都之变中被杀。那么,问题来了,江都兵变后,那些参与弑杀隋炀帝的将领,最后都是什么下场?

一、宇文化及

宇文化及(?—619年),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隋大将宇文述之子,隋末叛军首领。大业十四年(618年),统领骁果的武贲郎将司马德戡发动叛乱,推宇文化及为主,缢杀隋炀帝,宇文化及自称大丞相,引兵10余万西归。

不过,宇文化及显然没有掌控局面的能力。因此,不久之后,弑杀隋炀帝的将领就发生内讧,司马德戡等被杀。东都群臣奉越王杨侗即帝位于洛阳,招瓦岗军领袖李密为太尉,命李密讨伐宇文化及。次年,唐朝遣李神通攻宇文化及,宇文化及东走聊城(今山东聊城东北)。

到了武德二年(619年)闰二月,窦建德攻陷聊城,擒宇文化及,槛送襄国(今河北邢台),与其两子同时处斩。对此,在笔者看来,弑杀隋炀帝让宇文化及很难获得原先隋朝将士的支持,又容易成为其他诸侯集火的目标,从而难以善终。

二、宇文智及

宇文智及(?—619年),代郡武川(今属内蒙古)人,隋朝权臣宇文述之子,宇文化及之弟。宇文智及早年凭借父功受封濮阳郡公,因多次违法及私德败坏引发家族矛盾。《隋书》记载其自幼凶顽,常与市井之徒斗鸡纵犬,行事放纵无度。

隋炀帝在位时,宇文智及历任将作少监,为江都之变主要策划者。宇文化及称帝后,宇文智及担任尚书左仆射兼领十二卫大将军,封齐王。但是,宇文化及不是可以辅佐的对象。等到窦建德攻破聊城后,宇文智及与宇文化及一同被斩首示众。

三、司马德戡

司马德戡(580~618年),字德戡,扶风郡雍县(今陕西凤翔县)人,隋朝时期将领,北周都督司马元谦之子。司马德戡幼年家贫,以屠猪为生。开皇年间,选为侍官,渐升至大都督。大业初年,司马德戡跟随司空杨素讨平汉王杨谅叛乱,授仪同三司。大业三年(607年),拜鹰扬郎将。在此之后,司马德戡从伐高句丽,进位正议大夫、武贲郎将,深得隋炀帝的信任。

因此,司马德戡随驾游幸江都。不过,司马德戡显然辜负了杨广的信任,也即他联合宇文化及发动兵变,缢杀隋炀帝,拜光禄大夫,封温国公。不过,司马德戡遭到了宇文化及的猜忌,随即迁礼部尚书,失去兵权。大业十四年(618年),司马德戡图谋袭杀宇文化及,谋泄被杀,时年三十九岁。

四、裴虔通

裴虔通(?~635年),字号不详,河东闻喜(今山西省闻喜县)人。当时,裴虔通与司马德戡同谋作乱,先开宫门,骑至成象殿,杀将军独孤盛,擒帝于西阁。宇文化及称帝,裴虔通被授为光禄大夫、莒国公。宇文化及引兵之北也,令镇徐州。宇文化及失败后,裴虔通归于唐朝。贞观二年,追究谋逆之罪,裴虔通被流放除名,最终死于岭南。相对于以上几位,裴虔通的结局已经相对不错了。

五、元敏

元敏,隋朝大臣元寿之子,以辩才著称而品性轻险多诈。隋大业十四年(618年),元敏参与宇文化及发动的江都兵变,作为核心谋士策划弑杀隋炀帝杨广。不过,元敏后来因叛变行径遭隋将沈光诛杀,其事迹载于《资治通鉴》等史料。

六、元礼

元礼为隋朝末年武贲郎将,公元618年江都兵变中,元礼参与弑杀隋炀帝杨广 ,公元619年,聊城之战后,元礼被窦建德俘获并处决。唐太宗贞观七年(633年),因为弑杀皇帝的行为,其子孙被朝廷列入禁锢名单,不得参与官职选拔。

评论列表

清风满重楼
清风满重楼 9
2025-11-19 06:48
隋炀帝死的不冤,司马家的人敢当街杀皇帝,这种人你还敢信任,结果你成了第二个被司马家杀死的皇帝。。。

用户10xxx87 回复 11-20 09:29
杨广确实都是下大臭旗,不停的干大工程,惠及后世,结果民怨沸腾,身边还都是弑主谋反的小人升大官,最终受害。不知道杨广做皇帝信任谁,谁给杨广出的这些馊主意,做为皇帝,杨广不可能有这么多想法,大概率被人忽悠瘸了。

用户94xxx16
用户94xxx16 8
2025-11-18 10:42
资治通鉴还是宇文化及跟宇文智及是胡人,是宇文述收的养子,是杨坚送给他做奴仆用的,我觉得不太可能,江都兵变宇文化及开始根本就不知道,司马德戡他们商量好了强推宇文化及当领头人。宇文化及都吓的不敢说话。最后失败时宇文化及还埋怨语宇文智及为什么要让他承担弑君的罪名。弑君也不是他的意思。司马德戡才是第一主谋。 果然司马家有遗传性谋反症。
境·界
境·界 6
2025-11-14 16:32
不错不错
用户94xxx16
用户94xxx16 6
2025-11-18 10:45
王世充是隋朝最后的将领了。虽然最后篡位了,那是觉得活不长了想过把皇帝瘾。隋朝的文武人才是真的多,杨广把一手好牌打的稀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