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刚上大学还是已经在大学里度过一段时光的大学生们,不知道大家生活费都是多少呀?
根据网络调查,大学生的生活费被分为以下5个等级:
节约型:1000 元以下;
大众型:1000-1500 元;
小康型:1501-2000 元;
大城市:2001-3000 元;
富裕型:3000 元以上。
不知道大家的生活费都在什么等级呀?家长们肯定也好奇学生的生活费都花在哪里了。
那我们就来算一算大学生一个月究竟能花多少钱。

Let's go!
01
生活费花在哪里
大学生们每月的基本花费包含了衣食住行四个方面。
首先吃饭,食堂的饭菜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便宜的。按照早饭5元,中饭10元,晚饭10元的标准来算,差不多一天要花费25元。这样一算一个月750元。
每到周末学生们可能想出来换换口味,改善一下伙食,那就按照两周一聚会,一次50元来算,一个月100左右。
水果,必不可少吧。校园内,学校门口都有很多水果摊,这些水果摊因为离学校近,所以相对贵一点;离得远的水果摊可能更便宜或者新鲜一点。折中一下,一个月80元。
注意注意:有的水果摊贩会看人下菜碟,一看是学生,不仅会漫天要价,甚至还卖不好的水果。所以大家买水果一定要擦亮眼睛嗷,拿不准的可以在学校的集市上问问哪家水果更好。
奶茶,牛奶和小零食:大学生应该都抵抗不了这些零食奶茶的诱惑吧,晚上下课了回寝室说不定顺手就买一些带回去,而且奶茶现在一杯都十几二十块,节约一点,那就按照一个月100来算。
网费,电话费:这些一个月60元。
电费:冬天可能电费稍微便宜点,夏天一开空调,电费蹭蹭上涨。那就按照电费一个月50来算。
生活用品:比如卫生纸,洗发水沐浴露等等这些按照一个月100来算。女生还要额外多一些,比如化妆品,生理用品等等,多个150元。
这样杂七杂八算下来,一个月差不多:
750+100+80+100+60+50+100=1240
女生:1240+150=1390
以上还不包括网购,买衣服这些。
02
隐形消费
除了上面的基础消费,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还有很多隐形消费。
比如考证,买复习资料,买课,买书等等。
就拿考教资来说,一科考试好像是70,一共三科。过了以后还要有面试,面试一次好像是200多,之后还要有体检什么的,也要另算。
以上的费用只是报名费,还不包括买复习资料,报名课程什么的。
再比如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研,考公,这些考试都要有报名费。
当然,还要算路费,因为某些考试并不在学生所在学校考,还需要去别的学校参加考试。
有的同学可能大学里还加了社团,比如为了参加活动要交一些费用呀,或者大家出来玩儿,要一起AA呀等等。
对了还有毕业的时候,论文查重需要花钱,每个学生要打印自己的毕业论文,还要花钱。
这些毕业论文还不能只打印一份,不仅打印5-6份,后面还要有装订的部分。字数的多的还会更贵。
我记得我当初忙着毕业论文的时候,前前后后花了得小三百,我说我当时怎么生活费有点捉襟见肘了呢。
除此之外,不知道大家还有没有别的隐形消费呀。

03
到底该给多少生活费?
每当聊到生活费,家长和学生们总是不能观点一致。
父母觉得学生长大了,应该尝试自己兼职赚钱。
学生觉得自己平常上课够累够忙了,有时还要兼顾比赛和活动,不想去干一些廉价劳动。
所以双方在讨论的时候总是不能达成一致。
站在家长角度:一个月就那么点工资,有的家长还需要每月还房贷等等,压力确实也挺大的。保证学生的基础生活就不错了。
站在学生角度:每天忙着上课,写作业,做汇报,时不时还要参加比赛,根本没有时间或者精力再去找个兼职做做。就算有时间,也想着好好休息休息,放松一下。
对此,只能说双方相互体谅一下吧。学生体谅一下父母,别嫌给的少,等上班了就知道这钱也不好挣。
家长也稍微理解一下学生,比如学生好不容易熬过一周的学习,出来吃个好吃的,逛一逛,玩一玩也无可厚非。更重要的是大学阶段可能是大学生们最无忧无虑,快乐的时光了。
最后就是这个生活费还是取决于家庭情况,有条件了多给点,稍微有点紧张了就少给点。毕竟多少钱有多少钱的生活法则嘛。
反正这个生活费肯定还是双方商量着来吧,只要不特别离谱,一般都能接受。
因为有的时候逢年过节的家长还会转个红包啥的,庆祝庆祝。
所以大家的生活费都是多少呀,评论区讨论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