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牛栏坑的茶树,做了几斤白茶,任何茶树品种都能做白茶吗?

小陈茶事 2024-06-04 19:44:32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大鱼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毫无疑问,牛栏坑是自带光环的。

自从天价茶叶蛋横空出世之后,不但武夷岩茶成功翻红,干掉铁观音和正山小种,成为了彼时茶圈的主流茶品,牛栏坑肉桂也以一己之力,扛起了武夷岩茶的半边天。

时至今日,在武夷山茶农们集体无意识的大势所趋之下,其它的茶品大多号召力不再、跌落神坛,但牛栏坑肉桂,仍旧以它高企的价格,稳立潮头,成为武夷岩茶一张永不贬值的人民币。

无论茶圈的江湖如何几起几落,牛栏坑肉桂都一枝独秀,拥趸成群。

基于此,牛栏坑的山场主们,说起自己家的牛肉时,总是拥有一种得天独厚的得瑟。

且不管他们的先辈们是通过何种方式得到了这片牛栏坑的茶地的耕种权利——自古英雄不问出处——当下,他们是最风光的既得利益者。

所以,当有人用牛栏坑的茶树(不一定是肉桂),效仿白茶,也做出了几斤白茶的时候,世人的眼光是惊讶的,艳羡的,食指大动想要喝一杯的。

那是一种神坛上的仙子终于莅临凡间,我辈凡夫俗子也能一亲芳泽的,原始诱惑。

百胜刀王为何能记得陈圆圆跟他说过几句话?便是基于这种从源自灵魂深处的仰望与祟拜。

当然,牛栏坑的坑主们仍旧是很高高在上的,动辄就煽情一番:

用牛栏坑的茶青做白茶,那可是亏大了!

殊不知,被普洱茶效仿,现在连武夷岩茶也来效仿,在动手之前,有谁问过白茶的意见么?

若白茶仙子有灵,自然会站在太姥之巅,与世人叹道:不招人妒是庸才,且由他们去吧。

《2》

任何茶树品种都能做白茶吗?

当然不是。

如果随便哪种茶树都能做白茶,那白茶早就在神州大地上遍地开花、风生水起了,也早就复兴得一塌糊涂了,又何必由福鼎茶人们辛苦十几二十年,走过这一段艰难的重起之路呢?

唯只白茶产区的人,这样跰手厎足地奋进,才有了白茶复兴的这一场开幕。

等终于可以坐下来,享受一杯成果的时候,全国各地,便星星点点地,开始效仿制作白茶了。

谁都可以来做一做了,谁都想来试一试了。

在白茶默默无闻深耕内功的时候,谁能想得到,有朝一日它会成为被模仿却无法被超越的那一个呢?

瘦田无人耕,耕开有人争。

其实,这就是东施效颦。

从理论上来说,东施是有效颦的自由的,这是上天赋予东施的权利。但世人也是有嘲笑东施的自由的,谁叫你让我们审了一次痛不欲生的丑呢?

不同的茶树品种,就算都严格按照白茶的生产加工标准来制作白茶,最终成品之后呈现出来的香气滋味汤感,仍旧是不一样的。

白茶是有特定树种要求的,白茶国标规定:“大白”,“大毫”,“水仙”,“群体种”这四种茶树上采下来的青叶,按白茶加工的工艺流程严格加工出来的,才能称作白茶。

所以这些非白茶树种做出来的茶,是不能定义为白茶的。

《3》

当下来看,市场上的大多数牛栏坑茶树做的白茶,在白茶的产品体系里,是排不上等级的。

就像一个42码的女生,在女鞋店里,是买不到鞋子的。

只能逛到男鞋专柜去。

白茶分为:单芽的白毫银针、一芽一二叶的白牡丹、一芽三四叶的寿眉,以及群体种嫩梢的贡眉。

大家看一下,白茶家族里的这几位,都是要有芽头的。

没芽的,可不敢妄入。

而众所周知,武夷岩茶开采的时候,已经是中开面到大开面了,也就是说,枝梢上是没有芽头或者是芽头非常少的。

而且,开面开到这个程度才采摘,那茶青嫩梢上就算是有芽,也是极小极小的,经过萎凋之后,它就开芯成一片极小的叶子,风选的时候早飞到爪哇国去了,成品茶身上找也找不到它的身影。

这种无芽的茶,定位为白毫银针,还是白牡丹,还是寿眉呢?

它跟它们相比,差了一个芽头的距离。

谁都不像,自然不能归属于白茶这个茶类。

所以,哪怕它贵为牛栏坑的茶青,乱入到白茶的领域里来,照样是只能被边缘化的。

不是一个族类。

《4》

牛栏坑的茶树做白茶,据说是2斤茶青做一斤成品茶。

而按照白茶的工艺,白茶树种做白茶,是4.5斤到5斤茶青做一斤成品茶的。

2斤 VS 4-5斤,原料差了一半还多。

不得不竖起大拇指:牛栏坑茶青做白茶,就是省料。

如果牛栏坑的茶青采下来之后,是严格按照白茶的工艺来制作的,那为何会产生原材料上的巨大差异呢?

这一半的茶青原料,武夷岩茶省在哪里呢?

看采摘的时间就知道了。

牛栏坑的茶树采下来做白茶,必定不是在武夷山茶季的正日子里,那会耽误他们做茶,有可能损失一整年的营业额。

更不可能在做茶季之前采——把嫩梢采掉,那岂不是后面都没有岩茶青可采了?

只能是武夷山茶季之后,等武夷岩茶的茶青采完之后,等武夷岩茶初制完成之后,腾出手再来采和做。

那自然就是在茶青开面较大的情况下采的,在几乎没有芽头的情况下采的。

并且,那时节天气酷热,雨水充足,茶青疯长,长成宽阔的大叶,粗长的大梗。

这样的青采下来,做成白茶,看体积,估计是白茶里正常寿眉长度的两倍还有余!

料,就省在了这“宽阔大叶”和“粗壮长梗”上。

一梗抵四芽,还有富余。

这种茶,茶汤里主要是茶梗的滋味感,茶叶的滋味感是较淡的,更别提芽头上所出的毫香了。

于是,村姑陈觉得这种茶的名字要修正一下。

不应该叫牛栏坑白茶。

唤作“牛栏坑梗茶”,更贴切一些。

《5》

牛栏坑的茶树做的所谓白茶,无论从法规来看,还是从生产工艺来看,都不属于国定规定的白茶这个茶类。

它们只是茶农自己的玩票之作。

采自己家茶园的茶,按自己心意来做,无可厚非。

实在要给它起个名字,就叫农家手作茶吧。

几千年前,牛郎没有娶到织女。

几千年后,牛肉戴上了岩茶界的桂冠。

而这位新晋小生牛白,它能顶着牛家的基因,利用牛肉的人脉与江湖号召力成为茶界明星么?

当然有可能。

但前提是,把牛梗去掉。

我们喝牛,但不要梗。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1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