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成都东部新区与
中电建地热开发有限公司
签署合作协议
中电建地热西部区域总部
及综合智慧能源项目正式落户
成都高新西湖科技园
首个制造业项目正式投产
捷达首款新能源车
明年9月将在蓉批量下线
生产线正在改造
……
多个项目迎来最新进展
一起来看
中国电建集团首个“地热+”
综合能源区域总部落户成都东部新区
11月21日,成都东部新区与中电建地热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电建地热”)签署合作协议,标志着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建集团”)首个“地热+”综合能源区域总部正式落户成都东部新区。
近年来,“地热+”综合能源通过整合地热与光伏、风电、储能等多元清洁能源,成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的重要支撑。
作为中国电建集团开展分布式能源领域唯一投资平台,中电建地热通过“地热+”综合能源模式全力打造清洁供能全产业链链长单位,已投建浙江中国轻纺城、雄安电建智汇城、北京大兴双碳基地等项目。
根据合作内容,中电建地热将在国际空港经济区(东部新区片区)投资46.5亿元,建设西部区域总部(含装备制造中心)、源网荷储用一体化的综合智慧能源系统,打造“永不停电”的低碳智慧园区。
效果图
其中,西部区域总部集规划、科研、生产、结算等功能于一体,打造中国电建集团清洁能源业务展示窗口;综合智慧能源系统将实现“地热+”集中供冷供热、新型储能、虚拟电厂、屋顶光伏、能源托管、充电桩等,通过多能互补为周边工业、商业、住宅等提供供冷供热服务,有效满足企业的电力长效保障需求。中电建地热总经理田洪亮说,该项目是中电建地热公司战略发展重要布局,将打造国家首批零碳产业园示范和央地合作典范。“我们还将利用天府国际机场的通达性优势,开展清洁能源设备展示与出口业务,拓展中东、欧洲、东南亚等市场,推动成都东部新区产品‘走出去’。”
当前,随着成都东部新区建设加速推进,入驻企业数量持续增长,对稳定可靠、低碳节能的能源保障需求日益迫切。
中电建地热西部区域总部及综合智慧能源项目的落地,将进一步推动新区能源消费低碳化、能源供给清洁化、能源利用高效化转型,为新区能源配套升级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成都高新西湖科技园
首个制造业项目正式投产
近日,随着首批中低压配电柜完成组装、调试,顺利下线,四川云上锦和电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上锦和电气)在成都高新西湖科技园正式投产,标志着成都高新区与大邑县结对联动取得实质性进展,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走进云上锦和电气总部生产车间,工人们忙碌在生产一线,有的在调试设备参数,有的在操控设备组装产品,一片繁忙而有序的生产景象。
据介绍,云上锦和电气总部是集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智能电气装备基地,聚焦高速,光伏,矿山等行业,致力于为电力、新能源、工业制造等领域提供高效、可靠的电力解决方案。
“项目一落地成都高新西湖科技园,我们便斩获近3000万元新增订单,订单落地与项目投产实现无缝衔接。”云上锦和电气总经理邓小寒表示,企业有信心在投产后第一年达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标准,实现“当年投产、当年上规”,同时力争三年内累计销售额突破2亿元大关,并同步启动总部基地二期建设。
云上锦和电气总部是成都高新区、大邑县结对联动深入实施“立园满园”行动,落地成都高新西湖科技园的首个制造业项目,也是两地打破区域壁垒,深化产业协同创新机制的务实成效。
截至目前,成都高新西湖科技园已签约重点项目30余个,协议投资超80亿元,成都高新区电竞龙头企业AG电竞集团全资子公司、德克影业等10余家企业注册落地。接下来,将聚焦潮玩制造、工业机器人、智能交互终端等细分赛道和影视文体旅产业方向,持续攻坚项目落地,推动特色立园、企业满园。
计划30天完成产线改造
捷达首款新能源车
明年9月将在蓉批量下线
近日,记者从龙泉驿区获悉,一汽-大众捷达品牌成都分公司东区的焊装车间新能源汽车产线改造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计划30天完成产线改造,明年9月捷达品牌首款新能源车将在蓉批量下线。
生产车间
“一汽-大众捷达品牌J01项目改造正式启动,意味着捷达品牌首款新能源车型正式进入生产准备攻坚的关键阶段,将为成都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再添新动能。”一汽-大众捷达品牌成都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作为捷达品牌电动化转型的先锋项目,J01项目直接关系到品牌在新能源赛道的起跑速度与市场地位。“此次改造恰逢年底产量冲刺的关键节点,在确保全年生产任务圆满完成的前提下,项目团队将原定35天的工期压缩至30天。”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规划技术部产线改造负责人张理恒告诉记者,改造完成后,在试产新能源车型的同时,原有的3款油车车型也要迅速进入继续生产状态。
记者了解到,J01项目改造是在原有厂房设施的基础上,对生产线进行大规模的设备更新以及智能化、数字化、柔性化技术改造,并新建全新电池工厂,导入捷达品牌首款电动车。
“本次改造计划新增设备2900余套,涵盖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车间,共计88项改造调试任务,超1000名技术人员、施工人员与生产员工参与。按照计划,首款成都造捷达品牌新能源车将于2026年9月正式投产下线。”张理恒坦言,虽然改造产线一个月时间就能完成,但此项计划已筹备了近两年时间。
事实上,这场高强度的生产线改造,也离不开政企协同的坚实支撑。今年8月28日,中国一汽、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与成都经开区管委会正式签署《捷达事业发展合作协议》,三方携手筹备成立捷达品牌新公司,引入本地投资整合资源,发挥区域产业协同优势,为电动化转型注入强大动力。
根据协议规划,捷达品牌将在2028年前推出5款全新产品,其中包含4款新能源车型,首款车型预计2026年上市,J01项目生产线改造正是实现这一规划的核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