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除了“南京是省外”,马鞍山还有什么能上热搜?

很多时候,在各大社交平台上遨游,常常刷到一些比较有地域特色的“品牌梗”而感到乐趣无穷,比如合肥的“卡巴詹鸡”,又或者芜湖

很多时候,在各大社交平台上遨游,常常刷到一些比较有地域特色的“品牌梗”而感到乐趣无穷,比如合肥的“卡巴詹鸡”,又或者芜湖之前能火到“惊动央视”的大锅卤菜…

但马鞍山的品牌们,在中文互联网上,似乎总是缺少点什么?

当然,今天来思考与探讨的可能不仅仅是餐饮品牌,所有在马鞍山“叫的上号的”皆可以称之为“品牌”。

何谓品牌?品牌是在消费者心智中占据独特定位,代表特定品类且具有差异化的名称、符号或概念,是连接消费者情感与认知的纽带。

这不是笔者定义的,这是综合美国营销战略家杰克·特劳特和营销大师艾·里斯的理论总结出来的。

所以,马鞍山的品牌宣传,到底缺少点什么?

首先品牌宣传是需要常年累月的、分不同阶段的持续。不知道有没有人还记得,有一些品牌,某些广告词,抓住一句话,多次反复地提示,公交车电视、车站牌、高铁站,在这些位置反复出现,

比如之前的锅圈食汇:在家吃火锅,就找锅圈,又比如曾经经常在周围1-2公里的老乡鸡道闸广告:老乡鸡,月月上新…都是在针对核心需求,打造某个阶段的定位和想给消费者的认知。线下广告如此,线上品牌宣传更要与之匹配。

马鞍山有些品牌,道闸等线下广告可能也用的风生水起,但不知道为什么,明明更能出圈的各大社交平台上,却屡屡失声。

其次就是不要不认为自己是个品牌。在一座城市家喻户晓,在当地人面前都可以称之为特产,都占领了当地人一个品类的心智,怎么不算是个品牌呢?

不要以店小、没有吹嘘的点而看低品牌的力量。比如马鞍山特产,采石矶茶干、金菜地牛肉酱…洪滨丝画甚至是国礼,亦或者是小吃类,当涂大肉面、渣肉蒸饭、安工大肉饼…以及间断性开过的的很多爆火的门店。

采石矶茶干能不能和李白联动上?金菜地牛肉酱前几年网上都火过,为什么不持续?洪滨丝画是不是高端的离普通市民太远了?

当涂大肉面到底可不可以和兰州大肉面或者是某家麻辣烫一样,统一个商标,品牌统一运营,这样也方便走出去?渣肉蒸饭是否在品牌上强到都可以把隔壁的比下去?安工大肉饼可不可以像日本的百年老店一样一直传承下去?

这些都是可以思考的方向,可以宣传的点与面。但似乎,马鞍山的当地品牌,都沉浸在每一天的经营之中,有口碑,但不利用,以及做大做强。

一次和出租车师傅沟通,我们谈到现在马鞍山的发展,谈到峰玲饭店,永远在老市里,似乎不做大,也不愿意变大,过年时候甚至放15天假。出租车师傅说,可能这样也就足够了,很多店一做大就可能要玩完,现在这样可能也就刚好。

说得似乎不无道理,但真可以一直保守下去吗?

但更多时候,尤其是餐饮业,不进则退,市场永远不乏后来者居上。马鞍山似乎很喜欢小而美,但一个店,一家企业,没有品牌的力量,如何能经历时代的浪潮呢?

最后一点,笔者想强调的方向就是要有网感,要营销,要学会造梗、用梗和接梗。不知道还有人记得,马鞍山发布当时一句重点强调的“南京是省外”,直接冲上热搜,引爆地域梗,这就是用梗的能力。

互联网上,绝大多时间,大家都是在寻找有趣的内容。如果不提前准备好一些接梗的举措,那么即使来了泼天的流量。把握不住,那真是极其可惜了。

本文仅为纸上谈兵,实际行动还需要群策群力,打造属于马鞍山的“热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