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口腔临床治疗中,局部麻醉是保障患者舒适度的第一步。无论是拔牙、根管治疗还是牙周手术,准确的麻醉操作既能减轻患者痛苦,也是后续治疗顺利开展的基础。然而,传统教学中,学生常因看不见内部结构手法生疏导致进针位置偏差、麻醉效果不佳,甚至引发患者不适。
基于VR口腔局部麻醉术的口腔数字化虚拟仿真系统,通过高度逼真的口腔组织三维建模,还原口腔局部麻醉术教学的三维环境。帮助学生突破盲扎困境,学生可无限次练习注射角度、深度与药物扩散路径,系统会实时反馈操作数据,让学生掌握更精准、更安全的操作技能。

术前准备--体位
传统教学的难点:解剖、手感与风险的平衡在传统实训中,学生围绕离体牙模型或真实患者练习时,常面临以下挑战:
解剖结构难辨识:仅靠书本图谱难以形成空间概念,学生常因“找不准位置”导致进针深度或角度偏差;
手感经验依赖强:进针时需控制力度(避免刺穿骨板)与速度(防止患者疼痛),而初学者常因手法不稳定,出现进针过深损伤神经、或进针过浅麻醉不全的情况;
风险预判能力弱:注射速度过快可能引发血肿,消毒不彻底易导致感染,而传统教学中这些问题往往在术后才被发现,学生难以提前规避风险。

口腔局部麻醉术--消毒
VR口腔局部麻醉术教学训练系统如何破解难题?口腔结构的透视化学习
系统模拟高清三维口腔,学生可通过旋转、缩放视角清晰观察等。例如,在进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时,虚拟界面会标注进针点位于颊脂垫尖上方,朝向对侧前磨牙方向,这种透视式学习让学生快速建立空间概念,告别盲猜位置的低效练习。
操作技巧的分步纠错训练
从消毒(虚拟棉球擦拭注射区域)、隔湿(模拟吸唾器保持术区干燥)到进针(控制针头角度与深度),系统将操作流程拆解为标准化步骤。每一步操作都会触发实时反馈,帮助学生精准掌握轻柔进针匀速推药的核心技巧。

麻醉技能
智能评价体系:从经验传承到数据纠错
系统内置考核评价模块,可对练习和考核操作等指标进行量化分析。按照学生操作记录是否规范、标准的进行操作,并生成相应的评估报告。教师可通过管理平台查看操作考核数据,针对性指导薄弱环节。
目前,星慧口腔数字化虚拟仿真系统已在全国多所医学院校应用,通过还原真实场景和操作流程、量化操作细节、强化风险预判,让口腔局部麻醉术教学从依赖经验转向基于数字科学,为培养更专业的口腔临床人才提供了坚实支撑。